首页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领导关怀

滴水穿石奔小康

——写在寿宁、古田、屏南三县脱贫“摘帽”之际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赵巧红 张颖珍)今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到问题根源,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及时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寿宁、古田、屏南三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摘帽’了!”连日来,闽东上下奔走相告这一喜讯。

至此,曾为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宁德市除柘荣、周宁外,其他4个重点县市全部“摘帽”退出。

这又是一个闽东摆脱贫困历史上的里程碑。

秉承“弱鸟先飞”理念,赓续“滴水穿石”精神,坚定“久久为功”志向,举全市之力攻坚拔寨,集各方之智啃“硬骨头”,宁德,这只曾经的“弱鸟”如今振翅高飞。截至2018年底,宁德市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3.2%降至万分之一以下;453个建档立卡贫困建制村完成退出419个,占总数的92%;“十三五”以来,完成“造福工程”搬迁4.8万人,其中贫困群众“挪穷窝”11595人。

勠力同心

汇聚扶贫开发“巨能量”

旧时荒山坡,如今遍地都是葡萄种植园。

初夏,记者走进寿宁县凤阳镇,一垄垄枝繁叶茂的葡萄架整齐排列。经过多年培育推广,全镇富锌葡萄种植面积已过万亩,去年销售总额2亿元左右。

凤阳的葡萄发展之路走得坚定而扎实,领导干部深知脱贫需要凝聚力,需要把千百户农民吸引到一起,而讲凝聚力,必须讲核心,农村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就是基层党组织。

依靠组织,凤阳葡萄产业从无到有,葡萄种植户实现了脱贫致富。曾担任过官田村多年党支部书记的老支书缪义其对此深有感触:“从当初的不足百亩到现在的过万亩,凤阳葡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离不开党员的带头示范,如今家家户户种葡萄,村民收入提高了,村子美了,人心也齐了。”

放眼全市,7.25万贫困人口、453个贫困村,宁德的扶贫工作等不得、慢不得,也拖不得。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摆上统揽全局的突出位置。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决策部署,拿出过硬办法,下足绣花功夫,打好脱贫攻坚硬战。各县(市、区)结合工作实际,在医疗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持、造福工程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啃下了脱贫路上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人才来了。落实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全市动员促攻坚,2014年以来,先后选派两批共645名党员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1640名干部驻村蹲点,实现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

资金活了。在破解扶贫产业资金问题时,找准发力点,在全市推行屏南金融扶贫模式,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资金池1.4亿元,深入开展服务网点进乡村、“背包银行”垄上行等便民金融服务。2016年以来,累计为1.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7.9亿元,累计贷款额和覆盖率居全省前列。

技术硬了。每年组织实施“雨露计划”等实用技术和就业培训1万多人次,实现转移就业2000人以上。发动4000多名乡土人才与10000多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1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安排生态护林员、村级保洁员、公路养护等公益性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

……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形式各样的扶贫模式尽显效益。在脱贫攻坚战中,闽东350多万干部群众汇聚成一股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决战决胜,完成历史使命。

精准施策

提升扶贫攻坚“内动力”

仲夏,屏南的乡村田野上遍布希望,半圳村的茶树菇、仕洋村的花椰菜、梧洋村的芙蓉李、新田村的毛竹……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为农民打开了增收新渠道,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

眼下,屏南县棠口镇仕洋村片区万亩高山蔬菜基地正迎来繁忙生产季。这片基地由仕洋、孔源、西村、上厝等4个村的蔬菜基地连片而成,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屏南最大的高山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量达1万多吨。通过无人机镜头,从百米高空俯瞰,大大小小的菜地串连成片,宛若一个调色板,五彩斑斓、蔚为壮观。

土地相连,发展抱团。菜农们联合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起14个存储冷库,蔬菜收成后经筛分品级,销往广东、江苏、浙江甚至香港市场,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昔日屏南又贫又难,今日屏南有点名堂,明日屏南点缀江南。”这句在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满载着群众的憧憬和期盼。当下屏南,农业产业发展已成为群众致富的“内动力”,小康路上喜洋洋。

纵观“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宁德,过去经济落后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山区资源开发缓慢,沿海优势难以发挥。

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潜心绘制闽东产业发展蓝图,立足地方资源和产业基础,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以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下足功夫帮助贫困群众“改穷业”。

一朵菇,兴一座城;一根参,旺一方人……在“改穷业”的道路上,我市着眼于不同区域的优势进行产业政策的制定,科学地选择主导产业,如古田的食用菌、柘荣的太子参、福安的电机等,使产业政策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于此同时,扎实开展“一户一增收”行动,逐步推进精准扶贫的政策,涌现出福鼎赤溪“旅游扶贫”、屏南长桥“订单养羊”、霞浦崇儒“众筹蜂箱”等产业扶贫典型。探索形成了政策推动、龙头带动、能人引路、定制产品、帮带分红、旅游增收、电商扶贫、地标扶贫等8种产业扶贫模式,推动90%以上贫困户都落实一项脱贫增收的稳定项目。

今年5月6日,第二届中国(古田)食用菌大会在古田举行,全国食用菌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菌都”。这是一个县级城市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华丽转身,从曾经的作坊式生产到如今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古田县通过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分工、社会化合作,建起食用菌全产业链体系,撑起了古田农业70%的产值,养活古田70%的农业人口,每年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古田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之一。

古田县副县长俞仰林介绍,在古田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生产可得到政府贴息贷款,获得标准化菇棚建设专项补助,还能免费参加技术培训,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得到分红,到食用菌龙头企业打工增收。

思想一变天地宽。在解决致富门路的同时,针对性地对贫困户进行扶志与扶智,抓思想观念转变、知识层次提升、精神面貌改变,最终实现致富动力和致富能力“双激活”。

据统计,古田全县12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实施产业扶贫的有1140户,其中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就有386户。在食用菌产业的有力支撑下,全县贫困户在2018年底全部脱贫。作为闽东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范例,食用菌产业在古田有着“一朵菇养活一个县,富裕了一个县”的佳话。

久久为功

高奏脱贫致富“集结号”

沧海桑田,宁德“聚”变。

而今闽东,从穷山恶水到福地新村,从泥泞小路到通衢大道,从茅草屋、土坯房到砖瓦房、小别墅,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寿宁县平溪镇环溪村安居工程点,200多座砖混楼房掩映在绿树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花香扑鼻……明媚的阳光下,村民胡春光发觉自己正和过去的生活告别。

今年60岁的胡春光是龙头坑村山头自然村村民,以前他与村中20多户村民居住在土木结构的老房子里,房间阴暗、空间狭窄。山头村离镇上远,来回一趟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间小路。

凭风好借力。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扶下,胡春光在环溪村安居工程点建起了一座新房。“如今,回村的公路也通车了,每次骑车回村只要20分钟。”农忙时,胡春光与老伴仍然回山头劳作;农闲时,他在乡里打工每天可赚100多元。

安居方能乐业。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围绕贫困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住房安全、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等问题,我市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把住房安全作为脱贫的重要评判标准,把易地扶贫搬迁造福工程和危房改造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和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来抓,组织力量对建档立卡对象住房情况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建立档案。

上岸下山,落地安家。近年来,搬迁扶贫工作一一落到实处,县城城郊、中心集镇、中心村等便于群众生产生活的地方,划出210个地块进行集中安置,通过新村建设和造福工程迁入新居,迎来新生活的居民已超过38万人次。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为确保每个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搬迁安置项目的基础配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项目全面跟进。

隐于青山绿水间,百年老宅遍布村落,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古韵绵长。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龙潭村仅有100多人留守,大多为老人和儿童。2014年起,屏南县以传统村落为平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17年,龙潭文创项目加快发展,修复古村、复兴文化,一座座破败老宅化为书吧、茶室、民宿,八方游客慕名而来,村子重现生机。

新龙潭村“筑巢引凤”,首批10位居住已逾半年的新村民领到了公安部门发放的居住证,村里复办了小学,村民陆续返乡创业,开餐馆、办民宿,全村人口已恢复到600多人,日渐热闹。“乡村振兴了,回到故乡,再也不走了!”刚刚返乡创办餐馆的龙潭村民陈子藏由衷地说。

寿宁、古田、屏南三县脱贫“摘帽”,是宁德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用“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干劲、“久久为功”的坚持,讲述的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摆脱贫困,是书写在闽东大地上的当代史,也是在这片土地腾飞希望的起点。“亿万千百十,皆起于一”,正如《摆脱贫困》一书中写到的,“闽东跨越了这一条‘贫困线’,若能继续卧薪尝胆,矢志如初,再接再厉,奋斗不息,必能彻底摆脱贫困”。

责任编辑:郑力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309374 闽ICP备08006857号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876799

新闻热线:17759335807 举报邮箱:ndwww@qq.com    宁德网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