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扶贫动态

多彩篇章 辉映“魅力小镇”

礼门乡俯瞰 钟陈灼 摄 礼门集镇新貌 蝙蝠洞 别开生面旅游文化节陈峭风光 周勤 摄

藏在深山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四方。如今,周宁县礼门乡这个美丽山乡,正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快速发展。

群众安居乐业,在乡村画卷中谱写幸福篇章;游客慕名而来,尽享“乡在林中,家在绿中,人在画中”之美……回首70年,礼门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下了坚实的步伐。

“近年来,我们围绕乡村振兴这个中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礼门乡党委书记陈文忠说。

无论是旅游开发,还是集镇建设,抑或精准扶贫,礼门乡全体干群用自己的努力,在山水田园间留下了多彩的篇章,尽显“魅力小镇”的独特风采!

文旅添彩 生态华美变现

礼门乡生态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周宁县第一个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的乡镇。千年火山口上的陈峭、“八闽首景”的滴水岩、洞中藏洞藏秀水的蝙蝠洞、“闽东西双版纳”的后垄大峡谷、大碑村的千年红豆杉等景点,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实实在在的收入?礼门乡按照生态立乡的原则,创新发展思路,主动融入周宁县“全域旅游”发展大局,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把点扮靓,把线做美”,进而“串珠成线、连片推进”。

随着宁武高速的建成通车以及国省干线的完善,与屏南鸳鸯溪隔溪相望的陈峭景区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关注。

陈峭有着千年遗存的古民居、险峻宏伟的岩石峭壁,绝美的日出云海,名声在外。此前,村中陈氏五兄弟出资5000多万元,村民众筹200万元,成立陈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兴建景区,引得四方游客纷纷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助力景区发展,礼门乡争取上级古村落保护资金900多万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10万元推进乡村建设,并投资100多万元建设引水工程,开展村庄绿化,推动小花园、小菜园等“微田园”建设,栽种红豆杉、红叶石楠、樱花等树种5万多株,进一步完善景区配套设施。

悄然间,一批以民宿、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快速崛起。目前,该村已发展民宿17家。“云山古舍民宿”老板陈孙壮此前一直在外地打工,看到陈峭的发展前景,便于2017年回来打造民宿。他表示,现在来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民宿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如今,该村已被评为首批“中国乡村游模范村”、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每年吸引约17万人次游客前来一睹“芳容”。

无独有偶,礼门乡仕本村是一个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据传,该村肇基始祖系唐昭宗皇帝的后人。为了纪念先祖缔造之艰辛,不忘尊宗敬祖之意,千余年来,仕本村李氏族人恪守宗规,每逢农历寅、巳、申、亥之年仲冬举行大型贡祖祭祀活动,至今依然保留着隆重的宫廷祭祖礼仪。族人谓之“三年一贡弘祖德,四境七迎谢宗恩”。其中的礼生“走礼”是礼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唐朝宫廷特色。

近年来,仕本村深入挖掘传统礼仪文化,建设景观湖、祭台、唐韵古道等独具文化特色的设施,推进文旅事业发展。“我们将融入礼门乡旅游发展蓝图,致力打造以宫廷礼仪、民俗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游。”仕本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双说。

近年来,礼门乡把推动旅游发展作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实施陈峭村传统古村落提升,秋楼、仕本、大碑、山头、常源、溪兜美丽乡村建设,滴水岩岩麓书院、蝙蝠洞栈道、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旅游设施,大力推动滴水岩、蝙蝠洞、玉笔峰、明矾厂遗址等景点开发,打造乡村旅游新增长点。同时,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红心猕猴桃、葡萄、西瓜等瓜果采摘园,将立兹曼茶博园、梨坪山里中药材基地纳入乡村游线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为了配套旅游发展,打通沿线滴水岩、蝙蝠洞及陈峭景区等众多景点通向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线的通道,礼门乡还着力建设周宁县X952礼门至陈峭(政和

界)公路工程。该公路里程长度13.587公里,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路基宽度为7.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总投资6119万元,沿途涉及礼门、秋楼、常源、陈峭、大林、玉山等6个行政村。

一系列有效的举措,让礼门乡旅游事业焕发新生机。去年,陈峭3A景区、蝙蝠洞、滴水岩等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累计超过15万人次,旅游带动作用逐步凸显。

集镇筑基 孕育发展希望

整洁宽阔的“白改黑”道路、五彩斑斓的礼门星村、灯光华美的夜景,如今,走进礼门乡,感受到的是现代化集镇的独特韵味。

大手笔描绘大蓝图,这是礼门星村村民对于集镇建设最为真切的感受。2012年,为满足30户以下自然村、地质灾害点、生存条件恶劣的自然村群众异地搬迁安置需求,礼门乡在集镇所在地规划土地85亩启动实施造福工程。

该造福工程由政府统一征地、规划,牵头配套“三通一平”,并引进新兴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带动人口聚集,把礼门星村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为旅游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的新型农村集镇。

“以前哪里敢想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多亏了政府的支持。现在不仅住房条件好,周边环境也好,出行、购物、工作都很方便。”梅度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新妹原本居住在村中破旧的土房, 2015年,她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享受造福工程搬迁政策,建起了4层半的乡村“小别墅”,过上了幸福生活。同时,乡政府为其提供公益性岗位,每年可增收2万余元。

如今,礼门星村多数居民已入住,自来水、电网、下水管道及部分巷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造福礼门星村24米主街道硬化、路灯铺设;沿街房屋统一立面、规划,安装仿古木质广告牌,形成风格古朴的休闲观光街;建成集文化舞台、休憩区等为一体的文化休闲广场,供群众日常休闲、娱乐。

礼门乡集镇旧貌换新颜,得益于该乡建设“多彩礼门·魅力小镇”的目标以及开展“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专项建设。2015年,礼门乡总投资2000万元,提升集镇功能。为了加大集镇道路提质改造,方便居民出行,结合重点民生实事启动了集镇道路“白改黑”项目,先后进行路面整修、垫层铺设、去土除尘等工作,期间还将人行道、路灯、绿化等一并翻修改造。

“群众最关切的,群众最需要的,就是我们为民履职、为民服务的初心。”礼门乡乡长郑春章说。

以集镇为承载平台,礼门乡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完成全乡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持续推动礼门洋头变电站建设,完成了周宁六中宿舍楼建设和礼门卫生院修

缮,实施贡川、首洞、溪兜等村级卫生服务室一体化、农村幸福院建设,建成了礼门村慈善广场、大碑村红豆杉生态园、贡川村党建园等公共服务项目……事关民生的一点一滴,都汇聚成礼门乡以人为本的多彩篇章,让群众共享发展的红利。

精准扶贫 铺就致富道路

发展的落脚点,在于民生福祉,让每一个群众都能过上幸福生活,是礼门乡一任又一任干部的初心。

礼门乡有精准识别贫困户215户826人,贫困村4个。近年来,礼门乡高度重视精准扶贫事业,通过造福工程扶贫搬迁、产业扶持、医疗救助、教育扶持、就业帮扶、社会兜底保障等方式,保障每一滴扶贫之水,都能精准“滴灌”到致贫症结。

夕阳西下,一抹亮丽的晚霞与青山峭壁相映成趣。在陈峭景区的栈道上,宋延月清扫着地上不多的垃圾。宋延月老伴早已过世,唯一的儿子因意外成了残疾人,年幼的孙女还在上学,原是陈峭村的贫困户。

了解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后,礼门乡政府安排她担任景区保洁员,每月有了固定收入。“多亏政府帮忙。现在的景区卫生不难做,也不用花多少时间。” 宋延月说。

像宋延月这样,在各景区担任保洁员、道路养护员、河道专管员的,全乡还有36人。这是礼门乡将旅游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通过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公益性岗位,助力精准脱贫。旅游产业的发展,还让当地许多村民能在农闲时到旅游公司就职打零工,赚点“外快”。

礼门乡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按照“不漏一村、不落一人”的总目标,重点围绕扶贫十七项工程和“春风行动”,全面落实各项扶贫措施。累计发放中央、省、市产业发展和贫困村产业小型基础设施专项发展资金311.428万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193户663人,签约率100%。目前,全乡精准识别贫困户215户826人已全部脱贫,山头、梅度、溪兜、常源等4个贫困村也有序退出。

精准扶贫,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是关键。在实施“点对点”精准帮扶的基础上,礼门乡立足乡情,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以村为基本单位,充分发挥科级干部“一对一”挂钩帮扶优势,以扶持“一批养殖示范户、一批种植示范户,一批产业示范户、一批手艺示范户”为突破口,村村培养示范户,努力培植乡村特色产业,建成一大批花果飘香、鸡鸭成群、农民富裕的专业村,强化扶贫保障。

为进一步加快产业扶贫步伐,礼门乡政府还出资在礼门星村建起一栋栋颇具北欧风情的小木屋,成立“旅游农产品销售平台”。老百姓自产的农特产品可以在这里销售,还可通过电商实现农旅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只要农户有农产品,打个电话,我们都会上门去收购。”这里的租户魏少春说,去年从农户那里收购农产品约4万元,乡里还会视收购情况,减免商铺租金。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前行,礼门乡在发展的浪潮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采,成为山水田园间一颗靓丽的“珍珠”。

多彩礼门的故事还在诉说,魅力小镇的发展方兴未艾,有理由相信,跨入新时代,礼门乡必将谱写更多辉煌的新篇章!

□ 郑雨桐 黄起青/文

(图片由礼门乡提供)

责任编辑:陈美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309374 闽ICP备08006857号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876799

新闻热线:17759335807 举报邮箱:ndwww@qq.com    宁德网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