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宁德足迹

柘荣:“五大振兴”描绘农村新画卷 提升百姓获得感

从东狮山之巅到毗邻四县市之边,从田间劳作到耕山牧林,春分后的柘荣大地,奏响了农业复工复产的“春耕曲”。

2019年以来,柘荣县加快实施农业产业提质、乡风文明提升、生态环境提优、乡村治理提效、民生保障提档等乡村振兴“五大行动”,坚持高起点规划、分类型施策、分步骤推进,找准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匠心描绘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我县以产业振兴为引领,以推进产业升级为主线,立足本县农业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能,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实现良好开局!”柘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国干说。

创新发展模式

发挥产业引领效应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在城郊乡,全国首个产业化、智能化太子参种苗生产基地正在有序恢复建设中。该基地建成后,将年产多抗性、丰产性太子参生产苗1.05亿株……”城郊乡党委书记吴福惠表示,在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指导下,随着2019年城郊乡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该乡正在以太子参产业强镇项目为契机,全力复工复产,目前全乡太子参示范种植面积约15000亩,涉及太子参相关的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精深加工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太子参中药饮片年加工能力达1500吨,基本实现产业强乡的目标。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柘荣县农业农村局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职能,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充满活力的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201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农林牧渔业同比增长4.0%;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3%,比2018年高出1.8个百分点,迈向全面小康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6万亩,粮食总产值达2.16万吨,稳定在前5年平均水平以上。并建立形成农业“2+N”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新增百亩以上农业基地10个,市县级特色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基地23个,建立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

培育壮大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选第一批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5家,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总数超过500家,其中天人药业牵头创办的“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全市首家成功获批。

注重塑形铸魂

赋予乡村文明内涵

从柘荣城关驱车20多分钟,便可到达中华游氏仙姑香脉传承的圣地、远近闻名的明朝爱民清官游朴故里——黄柏乡上黄柏村。这个乡村游“网红”景点,得益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近年来,该村以“游朴故里”文化品牌为核心,以勤学、忠孝、清廉的游朴精神涵养着文明乡风,精心打造出集历史文化、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释放出了千年古村的新魅力。

乡村振兴需要塑形,更要铸魂。柘荣县坚持多措并举,把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做到既塑形、又铸魂,既激活文化、又提振精神。

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保护、传承、创新剪纸文化、马仙信俗文化等优秀乡土文化,投入1600万元启动凤岐吴氏大宅修缮,促进文旅融合产业加速发展。2019年旅游总人数累计180.59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收入累计15.65亿元,同比增长18.5%。

擦亮文化底色,推进示范计划。“乡土味”、个性化的美丽乡村——东源乡绸岭村围绕“长寿文章”,有针对性开展整治和提升,成功打造出“福建巴马、康养旅游”长寿文化特色村品牌。

提升服务水平,振兴农村文化。柘荣县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资源整合,完成2019年省级以奖代补示范点以及10个特色版、升级版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工作;启动鸳鸯草场清新小镇、东狮山马仙文化小镇、富溪商贸文化小镇、楮坪文旅休闲小镇、宅中生态人文小镇建设,其中鸳鸯草场清新小镇于2019年9月成功创建宁德市达标旅游小镇。

推进乡村治理

美化生态宜居环境

没有了污水排放,没有了柴草乱堆,没有了浊气扑鼻……取而代之的是村道干净整洁,庭院焕然一新和村民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楮坪乡湖头村党支部书记江小平说:“以前,我们村的房屋和村道都十分老旧,垃圾遍地,现在通过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大变样,群众都交口称赞。”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柘荣县一方面实施环境治理,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统筹城乡建设,提升群众生活环境。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计划,推进“一革命四行动”,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完成104个建制村污水治理,新建改造村庄三格化粪池2003户,实现建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实施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整治行动,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乍洋乡溪口村、黄柏乡上黄柏村等5个村落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投资1549万元完成建设农村公路7条;柘荣太阳能110千伏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黄柏35千伏输变电工程均已竣工并通过验收;数字乡村建设完成投资41万元,农村水利建设完成投资5550万元……一个个项目构建起了农村宜居舒适的环境,也编织出农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激发基层活力

形成农村善治格局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短短几年,英山乡半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的发展秘诀之一就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英山乡党委书记雷永清说:“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村级班子的带头人。其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柘荣县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实施“强基工程”“乡愁党建”“人才工程”,每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分别由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1个县直部门和1名县管后备干部挂钩,全县共抽调233名干部组建党建指导员、农技特派员、扶贫监督员队伍,顺利完成35个村的“进五”目标和14个村的“争十”目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全面启动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基本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备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和挂牌工作,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及农垦改革“两个三年”等任务。首次启动村级财务“一年一审一结”,从2019年起,每年审计村级财务40个建制村,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县村级财务审计。

采取扎实有效举措,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发挥法治小板凳普法宣讲团作用,建立“草根和事佬”工作室132个,调整充实维稳三支队伍881人、群防群治队伍127支1064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视频监控探头3993路,从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紧盯小康目标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一体两翼,我们要借助脱贫攻坚的力量,唱响乡村振兴‘新农歌’。”柘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国干表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由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为主要任务转入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逐步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柘荣县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推动“村企合作、一村一品”,连续4年入选全国“电商百佳县”,2019年城郊乡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目前,全县已有126家企业、合作社与112个建制村开展村企合作,培育市级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示范社15家,打造精准扶贫典型示范村8个,构建多元化农村养老和兜底保障体系,累计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贫3024人,现行标准的贫困发生率下降至零,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2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

强化人才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民。柘荣县制定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遴选办法,加强新型农民、返乡农民的职业培训,全县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人员达207人次,共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385户,创办农民田间学校23所,新建“五新”推广示范基地14个,实施太子参规范化种植等帮扶项目43个,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闽东日报 游书金 陈娟娟/文 吴霖/图)

责任编辑:汤少贵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309374 闽ICP备08006857号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876799

新闻热线:17759335807 举报邮箱:ndwww@qq.com    宁德网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