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宁德足迹

红土地上 光芒绽放

屏南县路下乡是闽东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路下乡以红色文化为抓手,深入挖掘老区资源优势,打造“红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

一阵春风、一场春雨,唤醒了满山的翠绿。4月16日,记者从屏南县路下乡驱车前往仙山牧场,一路层峦叠嶂、青山绿水,蜿蜒的山路亦不觉烦闷。20多分钟后,到达目的地,眼前豁然开朗,只见牧场山地缓坡起伏、牧草丰茂,千姿百态的黄山松点缀其中,令人称奇。

仙山牧场位于屏南县县城西北部,与古田、建瓯两县交界,现有面积约3万亩,场部海拔1260米,年平均气温13℃,被誉为“北方少有、南方仅有”的高山牧场。山上有仙山湖、李生岩、聚仙岩等景观,是避暑、疗养、度假、采药、钓鱼、生物考察等专项旅游的绝佳场所,为江南难得的草原旅游胜地。

在牧场场部右侧小山坡上,伫立着闽东北特委、军分区驻地纪念碑。1936年春,中共闽东北特委、军分区进驻仙山,领导方圆数百里的闽东北苏区军民坚持游击斗争;1984年7月,中共屏南县委、县政府立碑以示纪念。

忆往昔不忘初心,看今朝砥砺前行。牧场美景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成为路下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身处革命老区,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路下乡乡长陈家宠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我们要铭记先烈们的奉献与牺牲,秉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精神,挖掘路下乡丰富的老区资源优势,打造‘红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陈家宠介绍,“红色小镇”是以路下乡集镇为起点,沿着前往仙山牧场的G237为轴线,以仙山牧场为目标的一个大型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沿线涵盖了三万里村、门里村、中秋村、山峰村等村庄。其中,三万里村便是“红色小镇”的中心所在,1936年春,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成立后,受革命思想的薰陶,三万里村全村老少几乎都参加了革命,老一辈革命家饶守坤、黄立贵、左丰美、陈邦兴、王助等都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书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

走进土墙黛瓦的三万里村,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在村口伫立着一座红色记忆馆。“红色记忆馆主体已经完工,正进行内部展板设置,预计7月份就可以开馆。”三万里村驻村第一书记庄世堂说,近两年来,该村充分挖掘红色革命史,新建屏南红色记忆馆、红色文化广场、军号吹响三万里和瞭望台等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导的景观工程项目。

同时,为了更好融入路下乡“红色小镇”发展,三万里村积极推进民生事业建设,完成建设农村幸福院,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完成县交通局实施三万里村国道连接线按6.5米标准提升改造,改善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完成香港郭氏资金实施亮化工程,方便群众夜间行走……村容村貌的改善,不仅让村民直赞“村庄彻底变了样”,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红色小镇’建设不仅改善了沿途村庄的面貌,同时带动沿线区域商贸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陈家宠介绍,依托“红色小镇”建设,路下乡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高山花卉、竹业、食用菌、茶叶、棘胸蛙等五大特色产业,做响“一村一品”品牌,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可为前来参观“红色小镇”的游客提供更多选择,吸引人流,带动小镇周边产业协同发展。

□ 本报记者 叶陈芬 通讯员 甘叶斌

责任编辑:汤少贵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309374 闽ICP备08006857号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876799

新闻热线:17759335807 举报邮箱:ndwww@qq.com    宁德网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