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典型示范

巩固脱贫成果 续写幸福答卷

——写在周宁县脱贫“摘帽”之际

本报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林志勇 黄起青

谷雨过后,草木葱茏。云端之城,一派生机。

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公告,明确明溪、宁化、政和、连城、周宁、柘荣等6个县均达到脱贫退出条件,同意其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标志周宁正式脱贫“摘帽”了。

消息刷屏周宁人的朋友圈,也让正在战贫战疫中的周宁干群倍感振奋。年过九旬的黄振芳激动地说:“30多年前,造林致富造就了一段‘山鸡飞上凤凰台’的佳话,如今整个周宁县都脱贫了,现在是‘山窝里要飞出金凤凰’,真是让人高兴。”

补短板   山城老区添活力

老区基点村苏家山村位于距周宁县城东20余公里的大山中。过去,尽管山清水秀,却因地处深山密林,交通不便,农资进不来,农特产品出不去,村民出村入城都得花上好几个小时。

路,成为周宁所有乡镇脱贫的最大制约,交通闭塞,产业自然落后。针对这一短板,周宁县全力攻坚打破交通瓶颈,提升山区的交通运输能力。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全县公路里程从当年的40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1140公里。周宁县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建设一批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和新型村镇出口路,一条条与旅游业发展、特色产业开发等相结合的“四好公路”成为群众的“脱贫路”。

周宁县还大力推进纵三线建设,随着纵三线南段、环城北路等顺利完工,连接起了城关、七步、咸村、玛坑的交通大动脉,打破长期限制乡亲们发展的“紧箍咒”。

“全县基本实现‘镇镇有干线’,100%行政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周宁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将加快纵三线北段建设,构建县域“半小时”交通圈。

路畅通,让村民尝到了交通发展的甜头。“如今的苏家山,越来越多村民选择回到家乡,围绕农旅融合发展产业、就地就业,村子热闹起来了,村民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苏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苏文达说。

2012年,宁武高速的顺利开通,结束了周宁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成为该县连通沿海、延伸腹地的“黄金通道”。“路通物流通,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也打通。现在每天有三四吨花菜运往温州、福州等地。”李墩镇云埔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孙发说。

发展没有止步,大伙儿翘首以盼的衢宁铁路预计今年9月20日通车。“我们每年销往浙江的茶叶都有一两千吨,原来走高速公路运输成本很高,现在每天都盼着铁路通车,等铁路通车就大干一场。”周宁咸村镇云门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永发高兴地说。

兴产业   群众发展增动力

产业是脱贫的基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近年来,周宁县充分发挥高山生态气候优势,紧紧围绕打造亿元年产值花卉产业目标,着力抓规划、优环境、促招商,高山冷凉花卉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目前,全县花卉苗木年产值9071万元,花卉产业已经成为周宁县“8+1”新兴特色产业,有效助力生态富民、乡村振兴。(下转第8版)     (上接第1版)

延周现代农业百合基地与浦源镇44户贫困户152人“结对子”,贫困户出资认种百合花,公司统一管理销售,年底获得收益,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发放认种收益5.7万元;天蓝蓝花卉基地吸纳贫困户入股和参与劳作,帮助他们成为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周宁县按照“城郊融合型、龙头带动型、资源开发型、农旅融合型、电商引导型、生态保护型”六种发展模式,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大力发展晚熟水果、高山蔬菜、乡村旅游等项目。

与此同时,周宁县鼓励贫困户开办“日有喜”线上网店和线下实体店,通过解决村民不方便“买”的问题来促进贫困户低成本创业;培育“印象周宁”“小农大事”等电商平台,通过帮贫困户“卖”农产品,有效打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齐发力、上行下行促增收。

“今年春节以来,通过‘印象周宁’‘小农大事’等电商平台,我已经卖出100多只鸭子。”七步镇八蒲村贫困户许传堂说。春节以来,该县通过微信商城、电话购物、邮政销售物流平台等,累计销售农副产品超过133吨。与许传堂一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副产品的贫困户有24户,销售农副产品总价值20余万元。

产业兴,就业稳,贫困户生计有保障。受疫情影响,李墩镇东山村贫困户陈孝葵迟迟无法外出打工,一家人生活失去了来源。镇村干部得知情况后,帮助他对接李墩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实现家门口就业。“之前一直待在家里,真叫人着急。”接到上班通知后,陈孝葵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在这里上班,一个月4000多元,还可以照顾孩子。”

强保障  脱贫攻坚有定力

一组数据展示周宁脱贫攻坚成效: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0.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6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38.8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8.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6456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08%;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率95.4%……

近年来,周宁县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全县累计投入产业补助资金3200万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5953.8万元,落实产业扶贫项目1500余个,帮助全县530户贫困户纳入低保,在产业综合带动、扶贫“造血”项目、增收致富门路等方面千方百计拓渠道,做到只要家庭有劳力就有项目、能就业、吃穿不愁。浦源镇东升村贫困户周孙庭在产业扶持下,养殖山羊脱贫,还与朋友成立了兴东养殖专业合作社,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去年合作社共出栏山羊140余只,收入20多万元。”周孙庭说。

周宁县先后筹集资金1515万元,由县国投公司运营收益项目,做到完全无劳力的贫困家庭生活应兜尽兜、应保尽保。2019年,该县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13192元,增长率为32%。近年来累计发放贫困学生助学金977万元、惠及4516人次,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无一辍学。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2019年又拿出县级自有财力,出台医疗扶贫叠加政策,将贫困人口大病救助报销比例提高至95%。

2019年,纯池镇纯池村贫困户徐应传因摔伤导致脑淤血,妻子又被确诊癌症,急坏了他。女性安康险理赔4.7万元、意外伤害住院津贴3000元、医疗兜底救助1000多元、大病补助3000元、“先诊疗、后付费”等服务……政策“组合拳”,确保了他们及时就医。“党和政府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徐应传感激地说。

近年来,周宁建成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8个,实施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1395户5520人、新建和修缮四类重点对象住房605户1787人,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48处,实现贫困对象“居者有其屋”、住房和饮水安全有保障。

李墩镇楼坪村贫困户张妙康,一家7口人长期在周宁城关租房居住。2017年实施造福工程易地搬迁,他家获得补助款9.4万元,在浦源镇区建起三层砖房。“现在再也不用寄人篱下啦。”张妙康开心地说。

周宁县还进一步加大县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县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增长率每年都达到10%,累计投入县级资金达1.41亿元。

“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幸福生活的起点。“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奋力写好周宁答卷。”周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扶贫办主任吴发兴说。

责任编辑:汤少贵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309374 闽ICP备08006857号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876799

新闻热线:17759335807 举报邮箱:ndwww@qq.com    宁德网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