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乡村,借振兴的潮汛百舸争流
——奋力推进“一优两高”调研报告之二
在乡村振兴中建设起来的柏树山新村。
阳光映衬下的光伏大棚。记者 刘法营 摄
在海西,乡村算得上是这里独特的风景。夏秋时节,在铺向天际的辽阔瀚海戈壁上,一团团绿意的浓密处,便是安顿乡村的地方。
星罗棋布的乡村,从岁月深处走来,守望着柴达木的苍莽,成为这块亘古之地孕育和缔结农耕文明最初的发端。这注定了海西的历史必然是从乡村开篇,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笔墨和脉息。
昨天的足迹观照着今天行进的指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置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漠和草山深处的无数乡村,迎来了振兴和重塑的春天。
产业的“金钥匙”打开乡村振兴之门
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是乡村振兴的题中要义,说到根子上,这一切都要靠着产业开路。对于长期沿袭传统农耕模式的海西而言,唯有创新发展方式,才能打破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增效缓慢和农民增收滞后的困局。“一优两高”新发展理念为海西乡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
海西州都兰县香日德镇的柴兴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以前全村的90多户人家380多名村民,守着仅有的86公顷土地维持温饱,增收,成为村民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政府牵手农户从“地里该种啥?”这一朴素的变革开始,从“种口粮”掉转方向种植经济作物藜麦。由村里的种植能手牵头成立藜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效益风生水起。因为有了得力的产业抓手,带动了整个柴兴村由内而外发生了巨变。
海西当地龙头企业发挥了支撑作用。目前都兰、乌兰、德令哈等地的藜麦种植规模已达15.33万公顷,带动起农牧户上万人脱贫致富,以年总产值超6亿元的发展后劲,让以前的“温饱田”变成了“增收田”,为乡村振兴探出路、搭起桥。
无疑,这是“一优两高”新发展战略在泥土中的鲜活实践。而围绕这一新理念在整个海西大地结出沉甸甸的果实,海西州的决策层以高站位强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多轮驱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之树“开枝散叶”。
枸杞产业生发固本强基之效。通过完善产业标准体系,有序推进柴达木枸杞基地、黑果枸杞的质量整体标准制定,有效扩大有机枸杞认证规模,柴达木枸杞种植成为全国第二大生产基地,有机枸杞种植和出口占据全国首位。设施果蔬产业的崛起,结束了柴达木没有自产果蔬的历史,建成8个规模化种植基地,果蔬综合自给率达到66%。
产业变革由农区延向草山。以高原牦牛、藏羊为核心的肉牛肉羊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全州六大有机生态牧场和八个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117家畜禽规模跨过省级资格认定“门槛”,莫河特色养殖产业园步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行列;41个试点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提质增效,全州畜牧业合作联社入社牧户1678户,打造出畜牧业产业“航母”;在乡村振兴的主旋律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农牧业+”等现代农业新业态,在快速发展中焕发勃勃生机;海西农畜产品通过在全国17个省区市设立76家实体专营“窗口”向外延伸出发展的触角。而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同时,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得到空前改善,2019年,海西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52元,增长8.4%。
家住德令哈市畜集乡伊克拉村的永花,以前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在各级政府扶持下,永花做起了奶制品产业。日子红火起来的永花,在今年抗击疫情中,捐出2000元现金支持抗疫,也表达出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感激之情。乡村,在产业经济振兴的同时,也让一个又一个永花们提振着乡村的精神之魂。
生态文明之水润泽乡村每一个角落
乡村振兴战略在海西的千里沃野深扎根须,助力海西州率先实现全域整体脱贫,而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又为海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绵绵不竭的活力。
在全面实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目标的基础上,以开展村集体经济“兴产提质”工程作为切入点,全州295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覆盖。乡村的“腰杆粗了”,庄户人的“腰杆直了”。
有着百余户人家的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连湖村,位于市区西南方向10余公里处。因与以前的农场旧址相距不远,周边林木繁茂,夏季里绿洲掩映,使乡村增添了几分宁静和恬适的乡间意趣。
村民李永志家住在一排排院落的南头,新建的住房和屋内的家什,让李永志一家4口人感到眼前的日子的确受益于乡村振兴。李永志和弟弟都从事护林员的工作,家里每月5600元的稳定收入,都是弟兄俩在生态管护岗位上挣来的。李永志还在自家院里干起了养猪的副业,养猪虽然带来收入,却与村庄的美丽环境显出了不协调。在村里组织了生猪养殖合作社,并在德令哈市生态养殖基地占据3000多平方米的地盘后,李永志拿出积攒的资金入股。在这件事上李永志看得开:“在院里养猪既成不了规模又污染了村里的环境,只有为环境保护让开了路,自己的产业才能有出路。”
李永志在寻常日子中积淀的想法,分明浓缩了海西州统筹施治、加快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已植根于百姓的心田,也为乡村生态振兴在基层夯实了基础、明晰了“主角”。
而在另一端的海西州各级党委政府也在为乡村振兴精心谋划出绿色发展的鸿篇巨制,推动海西农牧区生态环境日趋改善,让身处其中的乡村群众切实享受到绿色发展释放的“红利”。
——伴随各项生态环境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1.95万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43.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升到3.86%,海西州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海西,以空前勇毅挥别了曾经“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苍凉与贫瘠;
——持续推进草原奖补机制,以减畜不减收,带来草原生态的日益好转。农业污染面源防控日益强化,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农牧业,海西的田间地头在实践中亮出绿色发展的歌喉;
——以绣花的细密针脚,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农牧区乡村人居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以273个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和114个村庄绿化,乡镇和村庄的饮用水源得以有效保护,海西乡村交上了“美美与共”的答卷。
乡村振兴在“强筋健骨”中迸发活力
海西州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稳步推进的同时,更把它作为检验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考卷”,在乡村的广袤空间回答每一道发问。在筑起一个个支点和搭建一个个平台中,乡村告别了曾经的积贫积弱,冲向与新时代对应的坐标高度,为决胜建成小康社会输入满满乡村能量。
2019年,海西州挥洒出“大考”前的关键一笔。把《海西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挂图乡间牧社对标对表,在15个省州级示范试点村实施各类项目39个,1个美丽城镇和5个高原美丽乡村脱颖而出;新增630公里农牧区便民公路向乡间延伸,新建37座桥梁及农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惠及数万乡村群众;电子商务进乡村综合示范工程实现全覆盖,14家农畜产品企业纳入追溯平台…… 瀚海的乡村,依托振兴激荡的潮汛,各擅风流。
距离海西州大柴旦行委所在地近百公里的马海村,是我省唯一一个哈萨克族384户群众聚居的村落,2002年搬迁至此,村民主要以放牧为主。“当年因放牧的草场少,基础条件差,村民生产生活很困难,村集体的腰包里掏不出一分钱……”老支书焦力保力德至今难忘那段“难心”的日子。
2018年,海西州出台《联企兴村1+1行动方案》,引导州内的223家企业与全州295个行政村建立联企兴村发展集体经济的1+1长期帮扶关系。
为使帮扶变“输血”为“造血”,联村企业出资5万元为马海村在大柴旦当地的翡翠湖景区购下经营摊位,村里每年都能在旅游旺季收到稳定的“活钱”。同时,马海村还与另一家企业签订乡村振兴参股企业协议书,三年内村里每年可获20%的固定分红。马海村由穷变富的翻身仗,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事例。
德令哈市河东街道办事处东山村以党建助力乡村发展。村党支部在推进集体经济公司化的基础上,又推出了“334”的集体收益分配模式,将收益的30%用于村里的股民分红,30%用于全体村民分红,40%投入到村集体的扩大再生产。
乡村振兴产生的活力也逐步传导向新型城镇建设。从茶卡镇到柯鲁柯镇,两座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主体的新型城镇,一个背靠自然资源说文化,一个依托历史沧桑话人文,恰如凝望瀚海戈壁的“一双眼”。在“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中,既突显了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的厚重,又为城镇产业集约和可持续发展作了充分铺垫,为“一优两高”战略实施,开辟出启示性路径……
海西乡村振兴显化出“一优两高”在这块土地上行进的里程。这里的每一个乡村都恰似饱含生机和希望的露珠,在新时代的朝阳下,折射出伟大国家和优越制度的光辉。
责任编辑:汤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