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媒体报道

产业扶贫 老区振兴

一年多来,宁德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发展要求,时刻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放在心上,一次次研究分析、一回回压力传导、一轮轮聚力攻坚,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角——产业扶贫 老区振兴

太子参种植鼓了农户“钱袋子”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并对老区苏区脱贫攻坚提出希望和要求。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

作为曾经的“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闽东老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尤为艰难。7.2万现行标准贫困人口、453个贫困村中,有老区乡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万名、革命老区贫困村401个。

脱贫攻坚越“事艰”越要“有为”。为了让老区人民早日摆脱贫困,我市延续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实施“老区工作优先行动”,加大老区扶贫攻坚力度,全市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工作要求,积极培育扶贫产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补缺补漏、补足短板,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坚持培育产业,是我市推进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每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亿元以上,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存量保持在3亿元以上,积极引导老区贫困乡村、贫困群众有组织地发展能够持续受益的产业,确保90%以上老区贫困群众都有稳定增收渠道。

千亩葡萄园酿就“甜蜜”新生活。初夏时分,漫步周宁县纯池镇豪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种植有序的葡萄园,绿油油的葡萄枝繁叶茂。农户们在葡萄园里来回穿梭,忙得不亦乐乎。原来的豪阳村,贫穷闭塞,发展了高山晚熟葡萄之后,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村”,不仅让村里贫困户顺利脱了贫、致了富,甚至还辐射带动了周边村落的葡萄产业发展。

太子参种出脱贫新希望。柘荣县英山乡凤洋村,是远近闻名的太子参种植专业村。近年来,凤洋村委以村企合作的方式,着力打造中药材种植示范村,实现土地集约化发展,带动村民增收。去年,村财收入突破1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6万元,太子参产业成为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片片茶叶铺就致富路。时下,走进福安甘棠镇观里村,最抢眼的莫过于一幢幢崭新的联栋村居。作为老区基点村,观里村群众不等不靠,充分发挥村子地处平原、毗邻镇区的地理优势,劳务输出就业及大力发展茶业,大步迈上了发展致富之路。如今,这里已是远近闻名的茶苗专业村,去年,仅此项人均增收1.2万元……

点亮一盏灯,光照一大片。我市累计发动近400家农民合作社、172个龙头企业,434个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参与带动老区村和老区贫困群众脱贫,形成了政策推动、龙头带动、能人引路、定制产品、帮带分红、旅游增收、电商扶贫、地标扶贫等8种产业扶贫模式,极大促进了老区群众增收脱贫。截至去年底,全市5.9万名老区贫困群众已全部实现脱贫,401个老区贫困村已全部实现退出“摘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市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按照脱贫 “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 “四个不摘”要求,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

开春以来,屏南县寿山乡普岭老区村精准扶贫户阮家飞有了一个新的岗位——负责村庄的值班巡逻和消毒。

原来受疫情影响,以往靠务工为生的阮家飞不能外出,没了经济来源。得知阮家飞的情况后,寿山乡采取“二分法”对他的就业问题进行跟踪服务,为他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多亏了政府,现在每个月还能有固定收入。”阮家飞说。

“针对贫困户就业受影响的问题,寿山提出了‘二分法’的工作思路。”寿山乡人大主席杨少湘介绍,“二分法”即“分段跟踪、分类化解”,就贫困户就业问题进行大排查、抓重点、提质量,提出针对性的就业服务。通过“二分法”,寿山乡43名受影响的贫困户通过分类“消化”均已实现了复工复产。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为此,我市出台了《宁德市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的若干措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期间精准扶贫帮扶举措。同时,围绕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补缺补漏、补足短板。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对老区村村财运营项目的运作力度,由市、县统筹资金和选优村财增收项目,依托“闽东时代乡村振兴基金”,将年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老区村全部纳入,实施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行动,确保每村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闽东日报记者 叶陈芬 文/图)

责任编辑:汤少贵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309374 闽ICP备08006857号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876799

新闻热线:17759335807 举报邮箱:ndwww@qq.com    宁德网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