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乍洋:妙笔绘新村 合力促发展
村民采收槟榔芋
□记者 赵巧红 通讯员 游艳 文/图
春夏交汇时节,记者驱车来到柘荣县乍洋乡,只见田间地头春耕忙碌,工业园区机器轰鸣,溪口桥边游人如织,处处散发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与闯劲。
乡村旅游提速发展,农业经济活力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近年来,乍洋乡结合乡村实际和区域特色,紧紧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任务,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向着景美、人兴、业旺的美丽家园坚定迈进。
建设美丽乡村 让“姿色”变“资本”
“溪口村环山聚水,村外河流围村,村内城墙围屋,村里每个景都别具一格,这里真是个好地方!”5月1日,在乍洋乡溪口村,穿梭在石头城墙内的游客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轻声慢语仿佛怕惊扰尚未苏醒的古村。
纷至沓来的游客让溪口村成为“网红”打卡点,也成为乍洋乡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乍洋乡以打造美丽乡村为契机,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社会民生问题。”乍洋乡党委书记郑坤荣说,该乡每年投入30多万元,采取委托第三方开展农村垃圾转运处理模式,聘请了25名农村卫生保洁员,负责全乡13个村日常生活垃圾收集,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一体化处理体系,“垃圾围村、垃圾入田、垃圾堵路、垃圾排河”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如今大家逐渐都有了环保意识,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游客也就越来越多了。”乍洋乡乍洋村村民陶守成说,过去靠务农和打工谋生活,一年到头也就万把块钱收入,现在村里人气很旺,办家庭农场一年的收入顶过去八九年。
道路洁净了,房舍敞亮了,游客多了,村民富了。来到这里的游客可以纵情观九龙井飞瀑,赏十里翠竹,听古桥流水,访古村名居,或古朴、或清新、或风情万种,皆有一番风味,别致悠然。
汇聚人才“活水”
让新农人变“兴农人”
“多亏乡政府的帮助,排水渠、防护坡等农业设施及时得到修复,不然损失就大了。”5月12日,默苟耕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建新告诉记者。
“去年夏天的一场暴雨,导致基地农田防护坡严重受损,农作物被冲毁,预计修复水渠和防护坡的费用要大几十万元,对于刚起步的农业企业来说,根本无力承担。”黄建新说,乍洋乡农业部门干部得知情况后,多次到基地核实,并多方联系、积极争取相关项目和资金,让水渠、防护坡等基础设施得以修复。
黄建新说,当初选择回乡创业,主要是看中家乡怡人的风景。如今,随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和乡村旅游的兴起,默苟耕农林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休闲观光、研学旅行、田园体验等方式吸引游客、聚集人气,带动周边10多个村乡村旅游发展及农民增收。目前已向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70多个,人均年增收可达1.8万元左右。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近年来,乍洋乡巧打“乡情牌”“乡愁牌”,大力实施“燕归来”工程,通过组建“致富帮帮团”“乡贤理事会”加强与在外乡贤、优秀人才、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对接联系,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吸引和动员他们返乡创业,主动参与乡村事务和家乡建设。
截至目前,乍洋乡共吸引支持各类人才创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6 家、农民合作社10家。同时,着力培养一批能带富、善治理的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进入村级班子,一个能人带动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渐形成。
打造特色产业
让产业振兴充满“智慧”
乍洋乡素有“十里翠竹,万担茶乡”的美称。近年来,乍洋乡牢牢抓住农业产业发展契机,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发动群众种植茶叶15000亩,培育毛竹林示范面积3000亩,推进石山洋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产业转型升级、宝鉴宅大学生创业基地提质增效,扶强石山丰收农业企业和水碓油茶产业,支持鑫荣竹制品公司外贸出口,持续开发“南北纵向”的精品农业经济带建设。
产业旺、农村兴,现代农业造福一方百姓。为加快农业产业链延伸,乍洋乡积极引导提升玉龙峰、老茶山、恒实等产业功能,将单纯的农业种植与加工、营销等环节联系起来,尝试产品精深发展,攻坚克难,通过进驻大型超市、发展“互联网 +”营销模式,加速产品推广,稳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农业附加值。同时,全力帮助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和 SC 认证工作,引导经营主体参加各类茶叶博览会 20 场次,全面提升乍洋茶叶品牌知名度。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乍洋乡还充分利用自然禀赋,深刻打造“山海协作”乡村旅游示范路线,通过举办溪口摄影旅游文化节,整合永安桥、十里翠竹、凤岐古名居等特色旅游资源,提升乍洋知名度,发挥九龙井景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基地、摄影采风观光基地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构建 “石山洋生态旅游圈”,年吸引游客超过 10 万人。同时支持村民经营农家乐7家,销售农特产品户均增收超过6000元,带动4个沿线村村财收入超过10万元,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共享乡村发展红利。
责任编辑:汤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