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2020专题管理 全面深化改革宁德进行时 媒体关注

中国改革报|宁德:坚持“五抓五促” 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力量

2019-06-03 08:38 来源:中国改革报

编者按

日前,《中国改革报》关注我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五抓五促”经验做法,并以《坚持“五抓五促” 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力量》为题作了报道,文章指出“福建宁德市以思想宣传发动、骨干队伍建设、工作重心下移等为重点,实现脱贫攻坚有信念、有力量、有活力、有合力,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3.176%降至2018年0.028%。”

坚持“五抓五促” 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力量

福建宁德市以思想宣传发动、骨干队伍建设、工作重心下移等为重点,实现脱贫攻坚有信念、有力量、有活力、有合力,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3.176%降至2018年0.028%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党委书记王周齐与村民共同议事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着眼于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出台了福建全省首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制定“1+10”政策制度体系,深化创新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五抓五促”经验做法,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提升党员干部精气神

☞抓思想宣传发动,促脱贫攻坚有信念。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宁德市把《摆脱贫困》作为必读篇目,广泛开展“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专题研讨,全市千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2135个村讲党课、作辅导,宣讲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思想;坚持典型引路,选树百个“扶贫团队”、百名“扶贫先锋”、百个“脱贫之星”,提升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精气神;实施“领头雁素质提升工程”,乡村干部“万人大轮训”,市委书记带头为乡村干部上“第一堂课”等,提升干部脱贫攻坚能力。

☞抓骨干队伍建设,促脱贫攻坚有力量。注重建强贫困地区领导班子,把熟悉“三农”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县领导班子,乡镇班子中有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比例提高到93%。建强扶贫工作专业队伍,每个县(市、区)至少配备6名、乡镇至少配备2名扶贫专职人员;从县直单位抽调382名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组建125个扶贫工作队(服务团),做到一乡一队(团)。建强扶贫工作人才队伍,组织63批次1200多名专家深入一线扶贫,发动4000多名乡土人才与1万多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抓基层堡垒工程,促脱贫攻坚有活力。重视加强脱贫带头人队伍建设,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采取从经济能人中“引”、退休干部中“召”、返乡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培”、机关优秀干部中“派”等办法,村主要干部中经济能人从换届前的63%提高到74%。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脱贫功能,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等建立党支部600多个,在中心村建立党委(党总支)100多个。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支持4000多名党员创办领办致富带富项目5000多个,带领贫困户户均增收超过1.5万元。持续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全省率先开展“进五争十”3年行动,市财政在2018年~2020年每年新增1000万元(共计2500万元)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截至2018年底,全市全面消除“空壳村”。其中,5万元以上收入的村达67%,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7.5%,夯实了脱贫攻坚的物质基础。

☞抓工作重心下移,促脱贫攻坚有合力。坚持发扬“四下基层”工作作风,做到“四个覆盖”,即领导挂钩联系全覆盖,450多名市县领导分别挂钩联系1个~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下派驻村工作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出台驻村第一书记管理服务办法,激励第一书记比学赶超,仅第五批365名驻村干部就把3亿多元资金带到贫困村、薄弱村;结对共建全覆盖,市县85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5500多件,发展生产项目4700多个;干部包户全覆盖,全市1.28万名干部挂钩2.27万户贫困户,全情投入、真联真帮。

☞抓激励约束机制,促脱贫攻坚有动力。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出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系列措施。2016年以来,提拔重用脱贫一线乡镇干部270多名,择优选拔208名事业干部进乡镇班子。建立基础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实施“基层党建保障力工程”,制定加强基层党建基础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确保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干部基本报酬全面达到标准要求。新建修缮了288座村委楼,全面解决新一轮村级组织无场所的问题。建立考核督查机制,强化监督执纪,诫勉谈话38人、党政纪处理47人,有效传导工作压力。

增强战斗力激发内生动力

宁德市始终坚持传承弘扬习总书记抓基层党建、抓扶贫脱贫的方略,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宁德特色的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新路子。2018年,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上作出了重要批示:“请省委组织部总结推广宁德市委以党建促脱贫的做法与经验,更好推进我省脱贫攻坚战。”

●基层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着力在“组建好一批产业支部、建好一个服务平台、整顿好一批后进党组织”等方面下功夫,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组织动员起来,全力投身于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脱贫优势。全市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7.25万人降至2018年的668人,贫困发生率从3.176%降至0.028%。

●农村带头人队伍致富带富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实施“能人回引工程”,特别是今年结合村级组织换届,把1200多名有志于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外出能人引回来;在全省率先制定换届后村干部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村干部“万人大轮训”,特别是市委书记带头为村干部上“第一堂课”,组织赴省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提升村干部实施脱贫攻坚的能力。实施“人才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吸引返乡创业大学生2300多人,直接带动就业1.6万人。

●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结合党员就业创业培训班,实行创业“红色信贷”帮扶项目,解决党员创业启动资金难的问题。建立“扶持党员创业、带动群众就业”等机制,支持4000多名党员创办领办致富带富项目,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创业基地、“一帮一”结对子等实践活动,建立党员创业基地600多个,帮助和带领1万多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等项目。

●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始终把推动脱贫致富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始终坚持加强脱贫第一线核心力量建设,村干部领着党员干,党员带着村民干,探索出一条具有宁德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宁德模式”成为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成功实践,也成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典范。闽东最偏远的乡镇——寿宁县下党乡党委始终铭记总书记“三进下党”时的殷切嘱托,创新“扶贫定制茶园”模式,做强做大茶叶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2018年10月,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中,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获评组织创新奖。

找准创新驱动发力点

党建脱贫“宁德模式”是在贯彻好思想、传承好传统中找准了创新驱动的发力点,有效提升了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成效,对新时期做好党建脱贫提供了有益启示。

◆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引领,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增强脱贫攻坚的使命感紧迫感。始终坚持把“抓基层党建”与“促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同步推进,把党建工作重心聚焦到脱贫攻坚上,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考评党建工作的主要依据,找准党建与扶贫的结合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把党建工作变为脱贫攻坚中的生产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建与经济社会“两张皮”拧成“一股绳”。

◆必须盯紧目标弘扬好传承好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在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中培育精神力量,在全省扶贫脱贫大局中找准宁德定位,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展现宁德作为。各级党组织注重学习好传承好实践好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的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坚持“久久为功”,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强化农村扶贫一线战斗堡垒作用,实现沿海、山区县市对口帮扶,切实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内在活力、内生动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必须立足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党建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宁德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坚持问题导向,全过程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真扶贫扶真贫。创新提出“六到户、六到村、四到县”的“664”工作机制,建立“六项百分百责任制”,落实“红色信贷”党员创业基金,开展党员、人才结对助困行动等活动,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找准发展路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有效提高了党建脱贫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形成了独具闽东特色的扶贫脱贫“宁德模式”。

◆必须着眼长远找准发力点。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要义在于能否聚焦党建核心,超前谋划,找准脱贫攻坚发力点。宁德市用好用足中央、省赋予宁德市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和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众多扶持利好,及时出台《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和系列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在加强乡镇班子、建强村级组织、发挥党员作用、推动力量下沉、完善要素保障、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各类政策资源、项目资金、干部人才力量在基层精准投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