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创新招商机制 开启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加速跑”
宁德地处福建省东北部,靠山面海,是一座典型的沿海“山城”。长期以来,宁德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曾一度被称为中国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高质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过去几十年,宁德主要以电机电器、船舶修造、汽摩配件等草根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创新落后,大多处于价值链条低端,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宁德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加快跨越式发展”的殷切嘱托,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先后引建了锂电新能源系列、宁德上汽基地、青拓不锈钢系列、中铝铜冶炼等“金娃娃”项目,培育形成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和铜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构筑起了宁德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四梁八柱”。随着原有项目迅速扩大规模、新的项目不断接续引进,以及新的产业集群孕育生成,宁德工业经济已经逐步形成“3个3000亿”的滚动接续态势:即目前全市工业总产值3000多亿元,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达产产值3000多亿元,正在洽谈对接的项目达产产值3000多亿元,未来几年将迈入“万亿工业时代”。
一、锁定“三个方向”,变“撞商碰商”为“精准招商”。过去,宁德市的招商工作普遍缺少规划,没有招商地图、产业地图导航,碰到什么就招什么,往往招来的都是“低小散”,形不成聚群效应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宁德市主动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坚持每年制定实施千亿招商计划,全面推行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龙头招龙头”、高位嫁接招商等模式,持续引进一批细分领域的“金娃娃”项目,推动四大主导产业形成“以点带线扩面、加速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2018年以来,全市共签约工业类项目总投资近1400亿元,其中四大主导产业链项目投资占比达到70%左右。具体工作中,注重把握三个方向:一是“跟着龙头走”。注重加强与龙头企业的战略协作,坚持从全球、全国视野,与龙头企业一起探讨产业规划、谋划产业布局,准确捕捉市场需求和市场动向,做到前瞻布局、抢先发力。比如,充分发挥宁德时代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政企联合招商,促成上汽集团宁德乘用车基地落地建设,打造东南沿海最具竞争力的千亿汽车产业基地;依托青拓集团,引进青美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项目,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的锂电新能源材料产业园。二是“沿着链条引”。依托龙头企业的高成长性,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重点引进一批关键零部件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链裂变扩张,达到了“一个龙头打造一个产业集群”的效果。比如,锂电新能源产业,已引进落地34家配套企业,涵盖正负极材料、隔离膜、电解液及电池构件材料等核心部件,使两家龙头企业80%的采购可就近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上汽项目同步引进31家一级核心配套商企业,并纳入整车厂主流程同步规划建设,使占汽车80%体积的零部件在一个园区内实现配套。三是“盯着集群补”。立足四大主导产业关联度高、协同性强的特点,着眼打通四大主导产业的协作通道,通过引进格林美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立起从原材料—正极材料—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拆解提取原材料的闭环链条,实现了我市制造业“正向、逆向”循环发展;通过对接引进世界500强的铜加工企业正威集团,打通了铜产业与锂电产业、汽车产业协作通道;通过加快三祥锆材料产业链延伸,推动锆产品在不锈钢、钢铁、汽车配套等领域的开发应用;通过促成时代新能源与青拓集团建设全球最大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在满足时代新能源需要的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快构建龙头支撑有力、产业链有机衔接、不同产业协同发展、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产业生态圈。
二、理顺“三个层级”,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过去,宁德的各县(市、区)招商引资工作缺少联动互动,不仅容易出现一些同类项目“你引我也引”的现象,在产业发展上形成同质化竞争,而且由于招商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导致一些本可以在市域内落地的大项目好项目最终落户市外。围绕形成全市共抓招商的整体合力,宁德市注重理顺市、县、部门三个层面的职能定位。一是市级层面抓统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全市产业布局,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链项目向市内其他县(市)延伸拓展,实现一个个“小而专集群”支撑四个“大而强集群”,基本构建起了合理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比如,在沿海县(市、区)重点布局龙头企业的重大项目,推动霞浦时代一汽、福鼎邦普等项目相继落地;在山区县重点布局主导产业的链条项目,引导柘荣不锈钢产业集中区、周宁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屏南新能源核心材料和汽车发动机、寿宁镁合金项目、古田杉杉负极等一批百亿级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建设,实现了四大主导产业链项目在全市县域全覆盖。二是县级层面抓联动。以探索创新山海联合招商机制为突破口,大力推行“飞地”政策,加快推进工业用地“腾笼换鸟”改革,引导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的蕉城、福安、东侨等市(区)与山区县开展产业帮扶行动,推动一批优质项目向相关山区县延伸,推动沿海与山区共建产业集群、共享溢出效益、实现携手发展。比如,东侨经济开发区与古田县合作开展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建设。三是职能部门抓服务。充分发挥发改、工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帮助县里和企业加强与龙头企业的战略对接,争取市场、技术等各方面支持,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和招商引资吸引力。同时,对各地的招商项目,从严把好环保准入关,严禁各地引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淘汰落后的项目,保证招商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三、跟进“三个环节”,变“被动作为”为“主动服务”。为有效解决过去存在的签约率高、落地率低的现象,宁德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优化完善体制机制,全程跟进项目引进、落地、建设等环节,努力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一是在对接洽谈上体现“宁德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带头领衔项目、带头外出招商、带头协调会商,并定期晒“成绩单”、亮“考评表”,促进项目快谈判、早落地,打造形成宁德招商引资的新竞争力。2018年,全市党政“一把手”开展小分队招商、对接洽谈394次,对接、洽谈项目334项;今年前三季度,党政“一把手”带队招商、对接洽谈达577次,对接、洽谈项目420项。二是在项目推进上展示“宁德速度”。市四套班子全员出动,职能部门及时跟进,全面推行一线跟踪考察干部、蹲点调研、容错纠错等机制,以“大干晴天、抢干阴天、巧干雨天、干好每一天”的精气神,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特别针对四大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分别成立专项指挥部,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中铜项目从建设到投产只用17个月;上汽项目在雨天占总天数近60%的气候条件下,仅用17个月时间就建成投产,创下国内同类项目的最快速度。三是在服务企业上传递“宁德温度”。以制定实施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市级“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提高到94%、位居全省前列,中心城区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仅去年就新增市场主体5.3万户、同比提高41.76%。同时,实施“三都澳人才计划”,落实好人才房子、孩子、票子等一揽子政策,加快补齐高端教育、高端医疗等短板,帮助企业引才聚才。目前,仅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就累计引进包括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福建省百人计划专家在内的各类高端人才1500余人。
(该案例由宁德市委改革办供稿,在《福建改革财经情况》上刊登,并由省委改革办推荐上报中央改革办)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