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2020专题管理 全面深化改革宁德进行时 典型案例

建设“四好农村路” 铺就小康“幸福路”——福安市创新推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设

2020-06-28 10:32 来源:福安市委改革办

“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福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个方面精准发力,高质量建设农村公路,成效显著。目前,全市18个乡镇建成农村公路里程1763.16公里,建制村实现100%通农村公路。

一、落实新举措,建好农村路。坚持统筹兼顾,创新管理举措,构筑畅通优质的农村路网系统。一是规划引领到位。制定出台《福安市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方案》,科学谋划整体建设布局;成立北部片区建设指挥部,强力推进范坑、晓阳、上白石、社口、潭头等5个乡镇农村公路建设,实施交通项目13个,着力补齐北部片区农村公路建设短板。二是规则制定到位。出台《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2018—2020年)建设实施方案》,科学谋划整体建设布局;全面实行“路长制”和“四好农村路”绩效考核,形成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抓、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同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如,设立总额1.2亿元的“市补”总资金池,提高本级配套补助标准(农村县道三级公路在上级补助基础上,本级财政予以安排150万元/公里或统筹各级财政按经审核后的竣工结算价90%进行补助;四级公路晋级改造补助从12万元/公里提高至50万元/公里,“单拼双”四级公路补助从5万元/公里提高至15万元/公里)。三是规范管理到位。制定出台《福安市农村公路建设流程》《福安市农村公路建设市场信用考核管理办法》《福安市关于加强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创新“施工自检、专业抽检、群众参与、政府监督”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农村公路标准化建设规范有序。

二、建立新机制,管好农村路。聚焦突出问题,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水平。一是创新“五道五长”模式。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公路“路长制”,将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纳入“路长制”管理范围,由市长任总路长,18个处级领导任挂钩乡镇市级路长,18个政府部门作为片区路长,乡镇政府负责人任乡镇路长,村级设置村路长,构建农村公路“路长”负责制责任体系。二是创新“三固定三随机”考评体制。制定《福安市“路长制”考评办法》,实行一月一考评、一月一通报,考评结果在媒体平台上通报。“三固定”即成立6个固定考评组,将全市18个乡镇划分为6个固定考评片区,抽取24人建立固定考评人员库。“三随机”即随机抽取考评人员、考评片区、考评路段,避免因考评尺度、人为等因素而影响考评的公正性、客观性。三是创新管理联动机制。一方面,建立专管员网络管理机制,每位专管员负责30公里的公路巡查,并引进智能化办公APP“路掌通”,实时传送养护不到位、水毁灾害以及损害路产路权等信息,实现第一时间信息共享、联动处置。另一方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大交通运输、公路、交警等部门联合执法力度,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巡查,保障道路通畅。同时,创新“党建带四好”模式,县道以支部为责任单位,路段设立党员责任区,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

三、推行新模式,护好农村路。结合县域实际,创新养护模式,破解农村公路养护点多线长面广、工作零散、规模较小的状况。一是完善养护模式。创新“一镇一工程包”养护模式,合理分配县、乡、村道养护经费,规范养护资金使用;创新“养护+扶贫”模式,如,范坑乡通过合作社招募建档立卡贫困户13名,参与养护作业,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创新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所有农村公路灾毁和管养人员保险金均由福安市财政承担。二是强化应急备勤。采取“集中+分散”模式,在城郊建立应急抢险基地、在乡镇建立养护应急备勤点、在灾毁易发路段设置公路灾毁应急抢险备勤点,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在强降雨和台风天气,安排人员到岗备勤,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健全考评办法。将乡镇“路长制”考评结果与市直联系部门挂钩,考评成效作为评定乡镇和联系部门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评得分的依据,进行奖优惩劣。如,将考评结果与乡镇年度养护经费挂钩,考评结果在前三名且分数在90分以上的,奖励养护经费;考评结果在后三名且分数在80分以下的乡镇,核减养护经费;对连续2个月考评末位的乡镇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同时,要求每个乡镇必须创建5公里以上的生态示范路,做到排水系统、指路系统、标志标线、安全防护、绿化美化“五到位”,为全域乡村旅游、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助力添彩。

四、探索新路径,用好农村路。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运营模式,实现农村公路运营高效、红利共享。一是推广“村村通”。在全省率先启动小型新能源客车“村村通”出行运营试点工作,突破了原有农村客运营模式。如,投放“村村通”5座小型新能源客车70辆,将“村村通”冷线客运车辆营运补助资金列入市财政预算,鼓励驾驶员从事福安市内包车等多种业务,确保农村客运车辆增加收入的同时,降低群众出行成本(小型新能源客车票价相比“黑车”优惠约50%);在偏远建制村设立“村村通”停车点,安装“村村通叫车服务”一键叫车设备,通过“宁德智慧交通”APP、一键叫车设备、95128电话预约等方式都可以预约车辆,满足农村居民就医、就学、办事等应急出行需要。二是推动“综合化”。针对农村物流寄递收件难问题,在溪柄、社口、松罗等乡镇设置交通农村寄递物流驿站服务点,依托客运班线与寄递企业、乡村便民店及民富中心开展业务合作,降低寄递物流成本,健全农村物流的末端网络,打通葡萄、水蜜桃等名优农产品高效“进城”渠道,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快“信息化”。在县道霞楼线等“四好农村路”生态示范路线上的港湾式客运站设立电子站牌,实时发布客运班线到站时间、班次信息,方便游客及群众出行。目前,福安全市拥有农村班线107条、农村客运班车318辆,已100%安装北斗终端并加入省厅卫星监控平台。

(该案例由福安市委改革办供稿,在《改革与调研》上刊登)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