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扶贫动态

【走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输血”+“造血”走出民族村寨特色路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寿宁县少数民族村寨致力发展乡村游和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p2_s

 坝头民族村帽底自然村一角

宁德网消息(□ 吴通华/文 叶含昆/图) 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一片片水稻扬花抽穗……8月12日,在寿宁县南阳镇坝头民族村寨,只见村民们在小河边的栈道上垒砌鹅卵石,将村庄打造成一个畲族特色村寨旅游村。

寿宁县有4个民族建制村寨和15个少数民族自然村。近年来,寿宁县委、县政府做好少数民族扶贫工作,通过“输血”+“造血”让民族村寨旧貌换新颜。“这些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资源丰富,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8月12日,带领县政协委员到少数民族村开展对口协商活动的寿宁县政协副主席吴松兰说。

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寿宁县通过“输血”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村硬件设施,弥补乡村发展短板。

南阳镇坝头村下辖帽底、坝头、上洋边3个自然村,是寿宁县4个少数民族村之一。2018年,在省委组织部下派驻村干部郭梅峰的带领下,坝头村先后完成畲族文化广场、小戏台、长廊、畲家寨门楼、幸福院、公厕等项目建设,一跃成了旅游特色村。

几年来,竹管垅乡李家洋民族村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了畲族文化长廊、村寨门、卫生所、畲族文体活动广场建设和古民居立面改造等工作。2017年被评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通过实施“打基础、促发展,强举措、深帮扶”等措施,该县将少数民族扶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分解细化成23个方面。寿宁县民宗局局长郑毅雄说,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倾斜政策,优先统筹安排民宗工作经费,完善民族村寨的基础设施,推进绿色产业崛起。

寿宁县将产业培育作为加快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坑底乡李家洋民族村发展高山雪松茭白300亩,全村42户少数民族群众种植茭白,种植大户每年增收10万多元。斜滩镇外洋民族村发展红心猕猴桃150亩,每户平均种植5亩;斜滩镇山田畲族天凤新村发展红心蜜柚260亩,每户平均种植6.5亩……在销售渠道上,以“下乡的味道”为品牌,以“平台+合作社+农户”为销售渠道,大力推广“定制农业”“消费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等模式,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市场,让少数民族村群众种得好又能卖得好。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309374 闽ICP备08006857号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876799

新闻热线:17759335807 举报邮箱:ndwww@qq.com    宁德网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