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举措推动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叶陈芬)9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宁德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就业扶贫专场,通报我市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解读就业扶贫政策。
近年来,我市人社部门以实施“政策引领一批、招聘对接一批、车间吸纳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技能提升一批”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就业岗位,坚持“输血、造血、活血”并重,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搭平台,建成四级联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我市充分利用乡镇(街道)、社区(村)现有场地条件,持续增加经办场所的建设改造和设备投入,推进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了一批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建设先进典型和亮点工程,实现了乡镇(街道)、城区社区和常住人口300人以上建制村全覆盖,基本建成“市、县、乡镇、村”四级联网服务体系。为贫困劳动力开展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政策咨询服务等一系列公共就业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办好。通过平台,我市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群体全额代缴了城乡居民保费,目前已代缴保费达3000万元。
明底数,加强贫困劳动力信息库管理。我市通过建立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实名制数据库,动态管理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基本信息、就业、技能培训需求,为开展精准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依据,有效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就业扶贫信息数据库已采集贫困劳动力数据3.9万人,其中有就业意愿并实现就业1.72万人。
提技能,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我市把扶贫与扶智结合起来,努力让贫困家庭孩子接受更多教育,让贫困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避免贫困代际传递。组织开展了精准扶贫助学扶智三年行动,宁德技师学院采取“免试入学、免费培训”的办法以及减免其它相关费用等优惠措施,招收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和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技工教育,宁德技师学院累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52名。同时,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技能特长、个人意愿等特点,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开展针对性强的就业技能培训。(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 全市累计培训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8603人次,涉及茶叶加工、农艺、烹调、家政服务等工种。
拓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我市制定了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各类用工单位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建设,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目前全市有9家扶贫加工点、车间吸纳了3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发放精准就业扶贫奖补7.6万元,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定向招收贫困劳动力。对于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贫困家庭劳动力,特别是那些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设置了适合他们就业的岗位予以兜底安置,例如在农村开发保洁、护林、劳动保障协理员等公益性岗位。目前,我市公益性岗位累计兜底安置了197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
精服务,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我市组织开展了“就业扶贫行动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充分运用微信、手机APP等信息化、现代化服务手段,把各项政策、培训计划、岗位需求等信息送到群众家门口。对有转移就业愿望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一户一就业”岗位推送活动,为有就业意愿的每位贫困劳动力推送3个以上岗位信息。全市累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1.72万人转移就业。
责任编辑:陈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