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指导员助力“加速跑”
宁德网消息(□ 记者 郭晓红 )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近年来,我市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底气从何而来?关键在人才。在走好具有闽东特色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市把人才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去年以来,在全省率先实施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选派市县领导干部返乡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着力破解乡村人才紧缺问题,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乡村振兴之路注入强劲人才活力。
人才向乡村回流
“大家抓紧新村装修,加快推进站口经济规划……”夏末初秋,难掩酷热,市派蕉城区九都镇九仙村乡村振兴指导员孙德明依然忙碌于各个项目点上。
九都镇九仙村原本由半山腰上的7个村落组成,曾因泥石流灾害进行易地搬迁。随着衢宁铁路宁德段建设,如今又迎来一次规模搬迁新建的机会。自从被组织选派驻点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以来,孙德明常常走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话家常,倾听群众呼声,协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是我市奋力答好闽东乡村振兴答卷的一大创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和给下党乡乡亲们重要回信精神,2019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实际需求,按照“双向选择、择优选派”的原则,市级先后2批择优选派51名政治素质过硬、具有乡土情怀、工作经验丰富的处级领导干部到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承担起推动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加强乡村治理、抓好乡风文明、加强人才培养、夯实基层组织等方面职责。
驻村后,市派蕉城区南岗村乡村振兴指导员张恒宁就立即着手抓“三通一明”工作,帮助南岗村筹集修路资金近百万元;市派福安市下岐村乡村振兴指导员陈瑞萍帮助争取各类资金140万元,有力推动了“海鲜一条街”“白马下岐军民融合工业”等项目建设;市派柘荣县湖头村乡村振兴指导员章伯专带领村两委班子逐户开展闲置劳动力摸排工作,组织引导30余人参与生态林景观工程建设、花桥缘合作社果树补植及果园管护,切实做到防疫、复工“两不误”……
科学选人,精准定村。驻村半年多来,乡村振兴指导员大力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脚踏实地、扎根基层,纾困解难,积极推动基层党建、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解决民生难题、推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工作,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充分肯定。
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在市级首批选派试点的基础上,各县(市、区)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带动256名县级乡村振兴指导员到村任职,实现产业薄弱村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
点燃振兴新引擎
8月31日,福鼎市贯岭镇松洋村开心家庭农场内,棚架交错,果香沁人心脾,赣南脐橙、红心脐橙、猕猴桃等水果挂满枝头,丰收在望。
松洋村是市级产业薄弱村,原先村内农场管理、基础设施配套等都较落后。在多次走访后,福鼎市乡村振兴指导员陈锡鹤积极协调对接有关部门,申请优势产业项目补助资金20万元及特色产业以奖代补资金10万元,为乡村振兴发展寻找良方和路子。
将最能打仗的人派到最需要的村,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市委高度重视,加强部署推动,实行主要领导亲自谋划,组织部门具体选派,县乡党委推动落实机制,给全市有志于乡村振兴事业的领导干部发出一封信,号召大家回到乡村一线发挥作用、贡献力量,大力营造爱才惜才的良好环境,着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鼓励人才向一线下沉,营造拴心留人好环境。在明确岗位职责的同时,各级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坚持把驻点村作为领导干部“四下基层”的联系点,进一步推动资金、项目、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向驻点村集聚,积极为乡村振兴指导员干事创业提供有力保障、创造良好环境。
市委组织部采取“一对一”方式,从优秀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中选配28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助理,协助指导员做好乡村振兴政策宣传、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工作。
人才聚集,干事创业才有后劲,乡村振兴才有底气。市县乡村振兴指导员充分发挥人脉、信息资源,想方设法跑项目、找资金、要政策、谋发展,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市县307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共筹措各类帮扶资金2亿多元,实施帮扶项目1400多个,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300多个。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