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小康梦 ——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回眸
▲太子参丰收 林陈芳 摄▲清新下党 王志凌 摄▲在古田县凤埔食用菌产业园区的一家食用菌厂,工人在分装刚刚采摘的海鲜菇 龚键荣 摄屏南路下乡造福新村 王志凌 摄 周宁百合花基地里,工人正在打包鲜花 叶陈芬 摄
宁德网消息(记者 叶陈芬)一组数据展示了30多年来我市扶贫开发事业取得的成就:全市77.5万人实现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329.65元提高到2019年的18022元。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全市7.2万现行标准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全面脱贫,全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5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退出……
数字是枯燥的,但最具说服力。从穷乡僻壤到福地新村,从泥泞小路到通衢大道,30多年来,我市坚守“摆脱贫困”使命,树牢“弱鸟先飞”志气,保持“滴水穿石”韧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和速度向贫困宣战,集各方之智啃“硬骨头”、举全市之力攻坚拔寨,形成了精准扶贫的“宁德模式”。
产业筑宽增收路
从露天种植到大棚种植,从原先的几十亩试种到2000多亩连片种植……作为福安市最早引进种植巨峰葡萄并取得成功的村庄,如今的赛岐镇象环村,拥有葡萄种植面积达2350亩,户均种植3.8亩,人均收入达到2万多元,老百姓过上了“甜蜜”新生活。
柘荣县英山乡凤洋村,是远近闻名的太子参种植专业村。近年来,凤洋村委以村企合作的方式,着力打造中药材种植示范村,实现土地集约化发展,带动村民增收。去年,村财收入突破1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6万元,太子参成为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时下,走进古田县卓洋乡树兜村,最抢眼的莫过于一座座新型标准化菇房。树兜村是花菇专业村,至今已有30多年种植历史,全村九成以上群众以种植花菇为主业。2020年,该村生产花菇350袋,产值1750万元,朵朵菌花铺就出一条条致富路……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在脱贫攻坚中,我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坚定不移唱好“山海田经”,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贫困群众“造血功能”,探索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子,下足功夫帮助贫困群众“改穷业”——
打好“特色牌”,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信息化管理、企业化运作“五化” 理念,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果蔬、中药材、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和乡村旅游业等“8+1” 特色产业,使96%以上贫困户都有一项脱贫项目,让群众搭上“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增收“快车”。
唱好“融合戏”,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农村电商,推动农旅、茶旅、海旅融合发展,为农村创新创业开辟新天地。
扶好“小农户”,做到“缺什么就帮什么”。缺资金,就每年统筹1.5亿元以上产业扶贫资金,并且加大信贷扶持力度,累计为贫困户贷款9.1亿元、覆盖率达56%;缺带动,就引导各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电商+农户”等方式,带动群众发展生产;缺市场,就发动干部、单位、工会等,利用“朋友圈”“亲友团”帮助打通销售渠道,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还有“雨露计划”、就业扶贫、消费扶贫……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点亮了无数群众的脱贫致富梦,更成为了闽东脱贫路上“不等不靠”的最生动诠释。
民生雨露润心田
实现同步全面小康,不能仅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上。为此,我市坚持民生优先,认真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切的住房、安全饮水、用电、出行、上学、就医、养老等突出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金秋十月,碧空如洗。明媚的阳光铺满一栋栋林立的小楼,房前溪水潺潺,屋后绿树成排,还有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一应俱全……这里是福鼎市贯岭镇茗洋村30户100余人易地搬迁户的新家,也是幸福的起点。
住进新房是幸福的开始,为了让幸福感长久地留在搬迁群众的心中,我市持续抓好“造福工程”这项民心工程,让其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成为闽东苏区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20多年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0多亿元,搬迁44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3000 多个,其中2.4万“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以船为家、居无定所”的“连家船民”实现全部上岸定居。
上世纪80年代,寿宁县下党乡不仅是宁德地区4个特困乡之一,还是全省唯一的“五无乡”——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
“由于交通闭塞、产业薄弱、思想落后,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很苦,农户甚至不敢把猪养得太肥,生怕抬不出去。”在下党村经营着幸福茶馆的王光朝老人说。
要致富,先修路。1991年,下党第一条通乡公路建成通车,从此进出下党的要道不再是那条崎岖陡峭的山脊小道。一年又一年,下党乡密织公路网。目前,已开通5条进乡公路、10条通村公路。
基础设施长期滞后,是制约闽东贫困乡村改变落后面貌的“老大难”问题。对此,一方面,我市坚持把改善交通作为扶贫开发的“先行工程”,几十年如一日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天堑”变“通途”、“劣势”变“优势”的华丽转身,实现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全市农村公路里程是30年前的10多倍,全面打通了贫困群众的致富通道。另一方面,我市以开展“一革命四行动”为抓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市行政村改厕改水、生活垃圾处理和104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完成。
同时,我市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措施。专门出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医疗补充保险政策,对贫困户自付医疗费用超过3000元部分,不分“目录”内外进行分段累加补助,并全面开展一次性定额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贫困群众住院治疗报销比例达90%以上。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全程实行教育资助,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全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此外,对一些无法自主脱贫的贫困群众,全面实行政策兜底保障,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掉队”。
扶贫路上党旗扬
2019年12月,我市108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部脱贫摘帽。两年多来,省派第一书记共筹措各类帮扶资金8.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15.2万元……
这一张张硕果累累的成绩单背后,是第一书记旗帜鲜明强化党的领导,引领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动实践。
“脱贫越深入,农村第一线党组织的力量越要增强”。30多年来,我市始终注重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突出尽锐出战,坚持工作力量向脱贫一线集结、干部队伍向脱贫一线下沉,真正把“最能打仗的人”派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2004年以来,累计选派2340名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1640 名干部驻村蹲点,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深秋时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天气渐凉,但乡村旅游的热潮却丝毫不减。今年国庆、中秋8天长假,龙潭接待游客约3.5万人,民宿、餐馆、农特产等收益共计约150万元。
藏于深山的龙潭村为何能吸引众多游客?关键便在“人”。2017年,龙潭启动文创项目,将古民居承租给外来的文创人才,改建成公共文化空间、艺术空间等,龙潭村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小山村欣欣向荣。
“家门口有美景,村里能赚钱,不用外出打工我们就能安居乐业。”说起村子的变化,村民陈子藏竖起了大拇指,村庄繁荣了,村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如今,已有400多名村民返乡创业,还有100多名“新村民”在这里扎根,去年村人均年收入1.8万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脱贫攻坚的丰功伟业,必须要由人才来推动和成就。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我市深入实施“三向培养工程”“能人回引工程”,选优致富带头人,着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全市村主干中致富能人占比达到74%。
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市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等各类人才下沉扶贫一线,并成立闽东乡村振兴学院、研究院,常态化开展乡村干部人才培养培训,为贫困地区发展带去新理念、新技术,推动贫困群众创业致富。实现市县领导、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挂钩帮扶306个产业薄弱村全覆盖,打造出一批批乡村振兴生力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30多年来,变的是欣欣向荣的生活,不变的是闽东人谋求发展的火热之心。我市将继续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巩固脱贫成果。
责任编辑:陈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