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评论

河南日报评论员: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原标题: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在参加河南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三农”课,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提供了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亿万中原儿女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只有读懂乡村才能读懂中国。几千年中国乡村史,几乎就是一部农民苦难史。以“康乾盛世”为例,1793年访华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曾如此描述:“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当时农民的境遇,可见一斑。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广大农民才真正站了起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广大农民一天天富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空坐标,更能深切感受乡村振兴的时代分量。现在中国很多城市的面貌,已经不逊于发达国家,而农村则整体上较为落后。我国有13亿多人口,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014年5月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总书记又强调,要“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扭住乡村振兴这个“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就能为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画上句号,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梦写下惊叹号。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秉纲张目,执本末从,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才能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

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河南乡村振兴的“春苗”日益茁壮,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中原大地上演。目前,全省农业生产稳中有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群众安居乐业,乡村振兴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做好“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对我省而言责任尤其重大。我们要切实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快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撰写中原现代版的《山乡巨变》。

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兰考县谷营镇栗西村贫困户袁新中走上了创业路,新盖了三层小楼,开上了小汽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是优先任务,决定着乡村振兴的底色。今年我省要实现6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000个贫困村脱贫、14个国定贫困县摘帽,明年要实现近4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让贫困人口和全省人民一起奔向小康。对于贫困村和所在县乡来说,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脱贫攻坚,必须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

王蒙、王科这对姐弟,大学毕业后回到浚县屯子镇三角村种土豆,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引入农村,并成立农业合作社,不仅提高了乡亲们的收入,还借助互联网,将农产品销往全国。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乡村振兴需要一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的人去奋斗。筑巢引凤,吸引更多有眼光、有情怀、有实力的“能人”投身乡村建设;就地培养,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广袤田野才会不断升起新希望。

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当地通过改进花生品质、提高花生产量、拉长花生产业链,把小花生做成了大产业。走好河南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就要顺应高质量发展这个大势,以“四优四化”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绿色生产、高效生产。

农民的事就要发动农民一起干。发动农民、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在党的领导下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农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根基扎在泥土,枝叶沐浴阳光,亿万中原儿女齐心激发向上的力量,乡村振兴这棵大树就一定会枝叶参天!

责任编辑:晴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309374 闽ICP备08006857号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876799

新闻热线:17759335807 举报邮箱:ndwww@qq.com    宁德网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