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显担当 矢志为扶贫——记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闽东日报社原总编辑王绍据
宁德网消息(记者 张颖珍)这是一位大半辈子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从业三十余载,采写稿件数千篇,其中以“三农”为题材就有360多篇,获评省(部)级一等奖好新闻达12篇。从1984年的《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到2018年的《叶子变票子,鼓起钱袋子》(人民日报全文刊登),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闽东日报社原总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记者王绍据,在闽东大地的崇山峻岭中,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出身农村的王绍据,对贫困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我12岁时失去父亲,13岁辍学回家放牛,白天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晚上自学文化知识。”他回忆,当时家里穷得连煤油灯也点不起,只能捉萤火虫装在鸡蛋壳里,用微弱的亮光照明学习、写稿,笔耕不辍、日积月累。时光不负有心人,王绍据走出山门,成长为一名基层记者。年少时的艰难经历,使他对贫困山区有着独特的感情。
1984年春天,时任福鼎县委办副主任兼县委报道组组长的王绍据,深入磻溪公社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采访后,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从县城乘车一个半小时到公社,再走26公里崎岖山路才抵达目的地。畲村村民的口粮除了番薯丝就是野苦菜,居住的茅草房破败不堪,大人小孩衣衫褴褛,连双像样的拖鞋也没有……
回到县城后,他彻夜难眠,提笔给《人民日报》编辑部写了一封读者来信,反映下山溪自然村贫困状况,讲述了村民“祖祖辈辈吃番薯度日,买不起鞋子光脚板”的辛酸状况,提出了必须实施三项特殊政策,帮助老区群众早日摆脱困境。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地方刊登这封来信,同时配发了题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点燃了全国性扶贫的星星之火。从此改变了一个穷苦山村的面貌,也改变了这个山村几代人的命运。
30多年来,在赤溪村脱贫的道路上,总能看到王绍据忙碌的身影,他用手中之笔,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提出建议。他撰写的《烂泥也能糊上墙》《十年贫困帽,为何摘不掉》等评论与通讯,为村民鼓劲立志,总结探索异地搬迁经验;他送去科技书籍,为村民养殖提供参考;他多方奔走,兴办初小班。1996年,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他把自己获得中国新闻奖的6000元奖金,全数捐赠赤溪小学,为18名失学儿童缴纳了学费,让这些穷孩子读上了书……
“只要有颗为民心,记者也能扶真贫”成为王绍据的座右铭。
王绍据退休后仍惦记着赤溪村,他多次邀请省扶贫协会、省诚信促进会领导到赤溪村调研,帮助完善村级发展规划,拓宽村民致富门路。听说赤溪村学校操场建塑胶跑道缺资金,他向市教育局争取来10万元;得知村里一些老人患慢性疾病难治愈,他多方联系组织市医院老中医到村里义诊……这些年来,赤溪村的大事小事,王绍据始终牵挂于心,倾力相助。
2016年2月19日,对王绍据而言,是个十分特殊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与赤溪村干部群众代表视频连线时,嘱咐他要协助总结宁德的扶贫经验,为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余热。
习近平总书记的赞扬鼓励和殷切嘱托,令王绍据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加班加点28个昼夜,全面总结了赤溪村从“输血”“换血”到“造血”3个历程的7个方面经验,撰写了10万多字的《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纪实》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接着,他又撰写了12万多字《下党在向上》扶贫专著,主编40万字《滴水·筑梦》,介绍扶贫的“宁德模式”。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既要有敢担当的‘铁肩膀’,更要有干成事的‘真本领’。这个‘真本领’,就是要靠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来磨炼。”在与年轻记者交流时,王绍据常说到践行“四力”的体会。他在新闻和扶贫的道路上从未歇过脚、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坚定。
每当为省内外扶贫培训班授课时,王绍据总爱引用萧伯纳的一句名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对他而言,为新闻写作和脱贫攻坚奋斗了一辈子,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一颗充满爱、善、真的“火炬”传承给下一代。
责任编辑:陈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