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摆脱贫困 奋力奔向小康——宁德市“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回眸
▲柘荣岭后茶园 魏发松 摄
▲周宁百合花基地里工人正在打包鲜花 叶陈芬 摄
丰收的喜悦 林陈芳 摄
▲食用菌成古田县富民产业 叶陈芬 摄
▲海上田园 郑培銮 摄
宁德网消息(记者 叶陈芬)
收官之年不松懈,慎终如始战正酣。
12月,闽东大地脱贫攻坚脚步依然铿锵有力:群山深处,一个个蔬菜瓜果基地托起百姓的“致富梦”;大海之滨,连片的渔排串联成最美的风景线;上山下海,扶贫干部们不畏寒风走村入户,精准“对标补短”……
脱贫,希望所在;奔小康,目标所在。
“十三五”以来,我市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检验“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久久为功,实现了7.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精准脱贫,453个贫困建制村退出,5万多名偏远村庄贫困群众“挪穷窝”,霞浦、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等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面“摘帽”。
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在闽东大地上徐徐展开,宏伟的小康梦也正在这片土地逐步变为现实。
尽锐出战 吹响攻坚集结号
闽东,一度被称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辖区内9个县中曾有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120个乡镇中有52个是省级贫困乡镇,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农村贫困人口达77.5万人,约占全地区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地资源、不尽如人意的基础设施、薄弱的产业基础等因素,成为闽东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路上的“拦路虎”。
直至“十二五”末,闽东还有7.2万贫困人口、453个贫困村,9个县(市、区)中还有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中有45%以上因病因残致贫,贫困村中有95%是产业和村集体经济薄弱村。
脱贫攻坚越“事艰”越要“有为”。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脱贫攻坚是政治、是民生、是大局,不断健全完善脱贫攻坚的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考核等各项制度体系,汇聚各方力量,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战;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拿出过硬办法,下足绣花功夫,全身心打好脱贫攻坚硬战。
立下愚公志,誓圆小康梦。几年来,全市上下尽锐出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和速度向贫困发起猛攻。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脱贫攻坚,担任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坚持每月开展一次脱贫攻坚查访调研,每季度研究一次脱贫攻坚重点难点,每年听取一次脱贫攻坚总结汇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一线”督战,建立脱贫攻坚“例会”制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传导工作压力、落实工作责任,在脱贫攻坚期间,连续开展了“季节攻势”“百日会战”“脱贫质量提升年”“脱贫成效巩固年”等脱贫攻坚专项行动。2020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四次脱贫成效“回头看”,全面营造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全市动员促攻坚的工作格局
坚持把最精干的力量用到一线。市、县党政领导认真开展重点县和贫困村“遍访”活动。市领导率先垂范,每人挂钩1个贫困村和2户贫困户,建立双月17日“干部挂钩帮扶日”制度,带动全市1.28万名干部挂钩2万多户贫困户。全市包户干部累计开展入户帮扶38.4万次,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筹集帮扶资金3.2亿元。453名驻村干部累计为贫困村争取帮扶资金13.5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9000多个,促进了贫困村加快脱贫。
脱贫攻坚不是党委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的“大合唱”。我市累计发动30多家国企挂钩帮扶贫困村、贫困户,争取扶贫资金6300多万元;推动宁德时代新能源、厦航等大型公司到贫困村建立特色农产品直供基地;寿宁、周宁、屏南等地积极发动乡贤、在外商会支持贫困乡村文化教育、社会事业发展……2016年以来,累计有1300多名社会个人以各种方式支持贫困群众2.1万人,5.3万人次志愿者开展进村入户帮扶活动。
有家有业 脱贫摘帽有盼头
56岁的袁满铃一家从柘荣县城郊乡靴岭尾村搬至城关王竹坪造福工程安置点已有两年。现在在县城开一家餐馆的他,每月都有稳定可观的收入。
和袁满铃一样,“十三五”期间我市共有5万余人因为造福工程搬出“穷窝窝”,过上新生活。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易地搬迁扶贫1.1万余人。
新村拔地起,万家俱欢颜。造福工程是闽东在推进扶贫开发中率先全省实施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在工作过程中,我市建立了落实搬迁用地在县城城郊、中心集镇、中心村“三集中”,搬迁补助资金、建设规划和基础配套“三保障”,注重就业、就医、就学配套“三就地”的“三个三”工作机制,让造福工程在我市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到“一方水土养活多方人”,成为闽东山区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安居”方能“乐业”。“十三五”以来,我市注重把扶贫嫁接到产业上,坚定不移走好“大农业”的发展路子,持续加快建设特色现代农业,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在霞浦,小小海参成就大产业。2019年,全县成品参产量1.8万多吨,产值超过20亿元,已成为当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在古田,食用菌已然成为富民兴县的“增收花”。全县279个村中,有235个是食用菌专业村,70%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食用菌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在柘荣,太子参是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保持在2.5万亩左右,年产量3500吨至4000吨,受益于太子参的农户有4万多人……
纵览闽东山海,山珍海味,一个个特色明显的产业,为农民打开了增收新渠道,筑牢了群众脱贫长久支撑。
我市通过政策推动、运作引导,加快形成茶业、蔬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畜牧业、渔业、林竹花卉和乡村旅游齐头并进的“8+1”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拓宽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8+1”特色产业覆盖100%贫困村和95%贫困户,形成带动广大农户增收的“大底盘”。
同时,在产业扶贫开发过程中,我市做到“缺什么就帮什么”。缺资金,“十三五”期间,共提供资金补贴3.7亿元,担保贴息贷款10.6亿元,受贷贫困户1.07万户;缺带动,全市1000多家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电商+农户”等方式,带动辐射贫困户1.5万户,占总户数的75%以上;缺市场,就通过举办大型流通消费活动、发挥电商平台作用促进流通消费、动员倡导社会集团消费等措施,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扶贫产业遍地开花,脱贫攻坚硕果累累。数据显示,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2738元,增长到2020年的15573元;贫困村农业总产值从2016年初的60亿元增长到2020年118.74亿元,100%的村都落实了村财项目。
接续用力 响鼓重槌再出发
脱贫攻坚,重数量更重质量。
建立防贫机制,从动态监测、措施跟进和政策兜底等方面,防止返贫问题;强化基层组织,坚持工作力量向脱贫一线集结、干部队伍向脱贫一线下沉;着力扶持稳定就业,把转移就业作为贫困群众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市在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同时,也强调要边脱贫边巩固,确保脱贫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隆冬时节,气温走低却抵不过人心温暖,福鼎市太姥山镇方家山村里,村民邱乐生例行察看茶叶长势后,开始盘点起一年收入,发现今年收入竟然有10万元左右。
“这都要感谢‘党员帮带计划’。”邱乐生激动地说,他年事已高,儿子和儿媳也没有稳定工作,一家子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几亩茶园。但多年来,由于缺乏发展资金和技术指导,他家茶叶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经济效益并不高,只能勉强糊口。
2020年,福鼎市“党员帮带计划”启动后,方家山村村委邱本熠主动请缨,成为邱乐生的党员帮带责任人,通过送政策、想点子、筹资金等手段,带着邱乐生以百米冲刺的劲头,脱贫增收,向小康道路大步迈进。
“党员帮带计划”是市委组织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市委组织部组织334名党员致富能手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方式与392名无创业手段、无就业渠道、无生产资源的困难党员“结穷亲”,从带思想、带作风、带资金、带技能、带信息等方面帮扶困难党员创业就业,巩固脱贫成果,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
全力推动脱贫攻坚从“打赢”向“打好”转变,我市坚决交上高质量的脱贫攻坚优秀答卷。
“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创办扶贫就业基地、扶贫车间150多个(家),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5600多人次。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帮助贫困群众务工就业的“七条措施”,对稳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的企业实行补助,鼓励就近就地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实现稳定增收。至今年底,全市累计有2115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其中,本县域内就近务工的达到12240人,占57.9%。
在全省率先实施“能人回引”工程,引回1200多名有志于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外出能人,使全市村主干中致富能人占比达到74%,进一步选优配强了脱贫致富带头人。累计安排2090名干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驻村蹲点,实现贫困村全覆盖,打造一支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建强一个个巩固脱贫成果的战斗堡垒。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当前,我市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见效,确保高质量打赢收官战。
我市着力“抓两头带中间”,一手抓试点示范建设,一手抓“产业薄弱乡村建设”,确定全市产业薄弱村306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有58个),涉及103个乡镇,全覆盖建立市、县两级领导联系重点乡镇、帮扶产业薄弱村庄的工作机制。同时,在全省率先推行“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选派388名政治素质过硬、具有乡土情怀、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返乡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率先选派25名金融机构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为实现和乡村振兴无缝对接注入活力。
责任编辑:陈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