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鸟先飞、滴水穿石”30周年突出贡献人物丨汤养宗:来自闽东的文化使者
“那一道青石路又光又滑,走过了多少代人,还在我们脚下;那一湾海岸口风吹浪打,停泊过多少船只,而今我们又把帆挂。接过祖传的方言呀,如今我们要重新表达,我答应过山,我答应过海,千年的穷根我们来拔……”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众多文艺工作者先后深入闽东地区,集体创作大型风光音乐电视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在12首广为流传的曲目中,一首抒发闽东人民通过改革开放改变命运心声的《乡诉》引人深思。这首曲子的作词人正是霞浦籍诗人——汤养宗。
从海洋诗到抒情诗,再到多维写作,这位白露时节出生的闽东诗人笔耕不辍,犹如一位文化使者,开辟了一条闽东与外界沟通的桥梁。44年来,他创作的大量诗歌作品及诗学论文被众多文集、年选及国家核心级年代选本选入,部分诗作在国外翻译发表。2018年8月,他的诗集《去人间》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成为鲁迅文学奖设立以来首获殊荣的福建诗人。回顾一路走过的风雨历程,汤养宗的目光饱含深情:“我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成就,是受闽东人民勤劳勇敢、誓把身上的‘穷根’‘穷帽’摘掉的奋斗精神所激励。”
1976年,年仅17岁的汤养宗向《福建日报》投出一篇小诗,从此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之后,汤养宗从霞浦到上海当兵,意识到自己没法完成大学学业,他开始自学大学语文,并利用业余时间写诗。退伍后,他当过8年剧团编剧,又在霞浦县文联上了8年班,后踏入新闻行业,负责当地电视台宣传工作,之后担任霞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诗人最大的苦楚就是:无法把诗歌写到最满意的程度。”汤养宗说。
深入现实,思考人生。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授予其的颁奖词中提到:“汤养宗持续探索写作的难度,在《去人间》中,对精神的持续砥砺,对生活的智性勘问,对事物隐秘结构打开方式的综合运用,对字词的反复掂量,都证明他的诗歌在修辞技艺、精神内质上的不断更新。”
“我的诗作来源于生活并深受‘闽东精神’的影响,诗歌写作要沉下来、降下来,面对大地、面对生活,才能深度思考生命、自然、社会、个我与大我等关系。而作为诗人,要有不断更新自我的勇气,就像闽东人民身上勤劳肯干、勇于告别过去贫困生活的精神一样。”汤养宗将自己的诗歌生涯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写实的海洋诗、上世纪90年代具有高蹈情怀(指向上向远向虚空的情怀)的抒情诗和迈入新世纪后尝试多维写作新文本的创作。勇于更新、接受挑战,是他成为诗坛“常青树”的秘诀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汤养宗就以海洋诗闻名,大海是他的故乡,也是他诗歌创作的不竭动力与源泉。他描绘了大量闽东海边渔民的原生态生活,不少诗中的词句随着时光流逝,演变成具有闽东特色的文化符号。时至今日,我们一提起“水上吉普寨”就会想到连家船民,说出“蓝色牧场”自然联想到海上养殖,《乡诉》中出现的“千年的穷根我们来拔”,何尝不是闽东人民奋力摆脱贫困的真实写照?
之后,汤养宗不断探索新地图、攀升新高度,先是写出《雁队》《伟大的蓝色》《琴十行》等抒情诗,后又注重诗歌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写出《光阴谣》《父亲与草》等引人深思的新文本……一颗闪亮的诗坛明星在闽东大地冉冉升起,偏隅一方的滨海之城也可以出现深沉持久的文化力量,汤养宗通过诗歌的语言与意象,将闽东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力量传入人心。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闽东的全面发展与建设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领域。当得知今年10月,被列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30周年”突出贡献人物候选人时,汤养宗表示,自己的成长实际上是闽东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他见证着闽东人民的奋斗史。
“希望闽东的文化能和经济一样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让我们的文化基因发挥应有的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闽东之光的价值所在。”这是汤养宗对闽东文化发展的希冀。
责任编辑:卓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