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别陷入个人信用记录三大误区
自从2006年中国央行正式开始建立个人征信记录,关于个人信用记录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过,尤其是对一些持有信用卡的民众而言,他们会更加谨慎的使用信用卡,害怕一不小心就上了银行的个人信用黑名单,影响以后的房贷车贷等各种跟银行打交道的借贷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对于个人信用记录还是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一定要澄清认识,避免因为这些错误的观念而导致对个人信用记录的认知不详。
认识误区之一:不良信用记录不可修正.
不管什么原因,当一个人在某些情况下失信而进入个人信用记录黑名单之后,总会有些慌张,甚至会去相信那些花钱想办法就可以消除个人不良信用的鬼话。实际上,我国现在对于个人信用记录的保留期跟国际惯例的保留7年是差不多的,普通的是5年,特殊的是7年,也就是如果有不良个人信用记录,5年或7年之后影响就不是太大了。当然这不是鼓励反复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即使因为某些非主观意愿的原因导致留下不良信用记录之后,一定要更加珍惜自己的信用,让自己重新建立起良好的信用记录。
认识误区之二:没有信用记录等于良好信用记录。
在一类人的心中,总是认为我不做也就不会犯错误,不犯错误也就等于良好,所以想当然的认为个人信用记录亦是如此。其实,银行不可能具体一个个去调查跟自己打交道的客户,他们所能凭借的就是你过去跟银行打交道的记录,所以没有跟银行打交道的个人信用记录是极其不利的。就像你跟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打交道,那么你肯定无法判断其人品问题,你的个人信用记录完全是空白的话,那么银行同样也无法确定你的信用资质。只有客户的个人信用记录丰富,并且处于良好状态,银行才乐意跟你打交道,这样可以降低遭遇违约风险的成本,因此要重视个人信用记录的建设。
认识误区之三:不良信用记录一定会导致无法顺利跟银行打交道。
一旦有了不良个人信用记录,在很多人心中就认为自己彻底进入了银行的黑名单,无论办理什么类型的借贷甚至抵押都很难顺利实现。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导致每一个不良信用记录的具体原因不同,加上不同的银行对于借贷风险控制的评估机制等存在不同,所以具体到不同的银行,对于不良信用记录者的借贷申请处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有些银行可能会批准,有些银行可能不会批准。对于那些已经有了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在跟银行打交道的时候,最好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和担保,并且说明不良信用记录的原因,这样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在信用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像鸟儿珍惜自己的羽毛一样去珍惜自己的信用,良好的个人信用会是信用社会的一张金融通行证,会让你在关键的时候获得银行体系的信任和帮助。
本文转自:温州网
责任编辑:吴圣锦
(原标题:注意!别陷入个人信用记录三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