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红色文化

闽东革命苏区首府机关遗址

2016-07-26 09:47

在崇山峻岭、河谷平原交相错落的闽东北,有一块弹丸之地,可以说它毫无奇特之处,甚至在中国的政区图上也找不到它的准确位置。但是,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却留下了它光辉的名字,它,就是闽东的柏柱洋。

柏柱洋,位于福安市溪柄镇东南,是一片群山环抱着的山乡小平原。因一山腰间有块巨石中央呈白色柱状而得名。柏柱洋的地形犹如一个大布袋,首坝的"松树下"便是布袋口,那是进入柏柱洋的惟一通道。驱车从溪柄出发,一路峰回路转,但一进入首坝,便可见得柏柱洋上良田千亩,四周群峰罗列,井顶山、虎头山、八斗岗、大东峰等大小山岭逶迤绵亘,气势不凡。山上林木苍翠、浮云薄雾,与山间山下的层层田园、农家村舍,构成了一派美丽的山乡风光。

柏柱洋山青水秀、地灵人杰,自古以来就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地,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惊动朝野的不凡举动。南宋末年,爱国虎将、柏柱洋洋头村人郑虎臣,在漳州木棉庵怒杀奸相贾似道,为世人所赞颂。洋头村口的那棵奇特的"九头榕"终年长绿。它像一个弓身柱杖的历史老人,千百年来,向后人不断地讲述着郑虎臣的传奇故事。

在这里真正彪炳千古的英雄虎将,当数领导千百万闽东劳苦大众挣脱锁链的革命先驱者。1927年,这里爆发了闽东革命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在进步青年学生施霖、张少廉、张宝田的发动领导下,柏柱洋远近72村的3000多农民成立"柏柱乡农民协会",举行示威游行,同地主豪绅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抗捐抗债斗争。这场斗争揭开了闽东农民运动的序幕,从此,闽东革命的历史风云多次在这里汹涌聚散。

1929年之后,柏柱洋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入了轰轰烈烈的"五抗"斗争和游击武装斗争。闽东苏区鼎盛的1934年,柏柱洋几乎全民皆兵。青壮年参加红军、游击队;孩子们参加少先队,站岗、放哨和送信;老人、妇女们努力生产,积极支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柏柱洋更是英雄辈出,担任县以上党、政、军、团重要职务的有马立峰、施霖、张少廉、张宝田、张裕弟、冯文熙等十多人,在册的烈士近百人。他们是柏

柱洋人民最优秀的儿女。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群众基础雄厚等各方面的原因,自1933年冬起,柏柱洋就逐渐成为闽东地区革命斗争的中心。1934年初春,福安中心县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筹备处移至柏柱洋。曾志、詹如柏在这里主持培训土改干部,进行分田试验。随后,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和连江县委在离柏柱洋不远的采花桥村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中共闽东临时特委,书记为苏达。紧接着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柏柱洋隆重召开,正式成立了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为马立峰。中共闽东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先后下辖宁德、福霞、安福、连江、罗源、霞鼎、周墩、霞鼎泰等9个县。从此,柏柱洋成为闽东土地革命的指挥中心,叶飞、曾志、马立峰、詹如柏、阮英平、叶秀蕃、范式人等一批闽东党的精英在这里运筹帷幄,领导着方圆11000多平方公里、100多万人口的闽东苏区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苏区各项建设。

在那峥嵘岁月里,柏柱洋卷起过波澜壮阔的历史风暴,如今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还保留着大量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

斗面村位于柏柱洋的中心,村头矗立的四座纪念碑和一个纪念亭,充分显示了这个小山村在闽东革命史上的显赫地位。当年闽东特委、苏维埃政府、红军独立团、共青团特委、闽东妇女工作团等首脑机关的办公地点就设在村里的四座民房中。如今在这些房子的墙上仍然清晰可见当年机关工作人员和红军战士写下的一些标语。现在这些房子经过修缮,已基本恢复原貌,墙上标语也被保护了起来。

坐落在虎头山麓的千年古刹--狮峰寺,始建于唐景福元年。明代永乐年间和万历年间虽二度重修,但仍保留着唐代建筑风格。该寺建筑结构严谨,宏伟壮观,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技艺。特别是大雄宝殿的斗拱构造,更是别具一格,为省内外所罕见,备受国内建筑行家的关注。1933年12月,闽东红带会总部成立于狮峰寺内。正是这支带有浓厚迷信色彩、自恃"刀枪不入"的愚昧而勇敢的农民武装,后来在党的教育领导下,成为闽东工农武装坚强的一翼,为闽东革命史增添了丰富内涵和显著特色。1934年间,闽东党、政、军不少会议在狮峰寺里召开,使古老的建筑焕发了新的光彩。

位于八斗岗山腰的细日山村,当年是特委机关报《闽东红旗报》的社址。闽东特委在1934年间共编发《闽东红旗报》18期。《闽东红旗报》成为苏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重要宣传工具,对闽东苏区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指导推动作用。细日山村还是闽东特委机要部门的办公地址,特委政府的重要档案就是秘密地存放在那里。

山下村村头耸立着一座"闽东分田斗争纪念碑",当年那场使闽东五六十万贫苦农民首次分得土地的分田运动,就是首先在柏柱洋的36个村试点,然后呈梅花形、波浪式地遍及闽东全区。

除此以外,在柏柱洋内革命史迹和纪念性建筑还很多。在斗面村的"半月沉江"田野上,1934年4月柏柱洋36村的翻身农民曾以最热闹的场面,举行分田胜利庆祝大会,焚烧地契,

并在当夜兴高彩烈地持灯游行。当年闽东苏维埃政府在柏柱洋还建立了修械厂(设上金竹坪村)、红军后方医院(设东山村)、红军被服厂(设金竹坪村)、供销合作社(设楼下村)、闽东革命互济总会(设斗面村),并创办了列宁小学、工农补习所和工农剧社等等。

当年,苏区人民把柏柱洋誉为"闽东革命的圣地",国民党反动派却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1934年,国民党新十师顾宏扬团曾数次进犯柏柱洋,甚至调来飞机轰炸。苏区军民奋起反击,使敌人屡屡损兵折将。

随着闽东苏区迅速崛起,不断扩展,国民党最高当局如坐针毡,寝食不安。远在江西南昌行营的蒋介石,在发出"闽东军事发展迅速,日来突飞猛进,为向所未有"的惊叹之后,下达了全面"围剿"闽东苏区的密令。国民党6个正规师,加上民团大刀会共计6万之众,气势汹汹向闽东苏区扑来,锋芒直指苏区首府柏柱洋。是年10月15日,柏柱洋终于沦陷强敌之手。

卷土重来的国民党部队、豪绅地主,把仇恨和兽性倾泄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杀气腾腾地向苏区人民挥起了带血的屠刀。据不完全统计,柏柱洋来不及转移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有300多人惨遭杀害,1500多担粮食被抢,分到农民手中的土地也全部被还乡的地主豪绅夺走。

柏柱洋沦陷后,叶飞、阮英平、范式人等率领红军转移到外县继续战斗。留在中心苏区坚持斗争的马立峰、詹如柏、施霖、张少廉等,壮烈牺牲在1935年春那段血雨腥风的日子里。面对敌人的枪口,英烈们慷慨悲歌,浴血赛江。70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拂去了多少如烟的往事,滚滚赛江涛声依旧,传诵着先烈们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之歌。

共和国成立后,柏柱洋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楼下南山村农民李佬同,率先带领一帮农民组成贫农合作社,集中起最简陋的农

具,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生产自救。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北京中南海的注意。1955年9月,毛主席在《中国农村和社会主义高潮》一文中,亲笔为《福安县(柏柱洋)发生中农社和贫农社的教训》一文题写按语,为全国合作化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1958年,柏柱洋人民自力更生建造130万立方米的水库,全省少先队员捐款10万多元。为纪念这一壮举,柏柱洋人民将水库取名为"红领巾水库"。这是闽东最早建造的库容量最大的一个水库。它宛如一块明镜,镶嵌在碧绿的地毡之上,为秀美的柏柱洋风光锦上添花。

5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柏柱洋人民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努力生产,粮食产量逐年上升,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党和政府也没有忘记对闽东革命有过突出贡献的柏柱洋和这里的老区人民。柏柱洋建起了中小学、医疗站、邮政所,修通了柏油公路,完成了广播电视、自来水、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等工程建设,村中道路实现了水泥硬化。当年的柏柱洋如今换了人间。2002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柏柱洋被确定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综合实验区",这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柏柱洋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为了让历史告诉后代,斗面村党支部创办了村史教育室。当年苏区最高指挥中枢的四处办公旧址,由于是逃亡地主的宅院,幸免于战火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如今与村口的4座纪念碑、1座纪念亭和村史教育室相配套,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1985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柏柱洋的斗面村、细日山村、狮峰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闽东革命苏区首府机关遗址,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柏柱洋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和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相互辉映,光照千秋,成为屹立在闽东苏区人民心中的丰碑。

关键词

柏柱 闽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