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畲族文化 畲乡古迹

闽东畲族博物馆

2016-07-26 10:16

宁德市(俗称闽东)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现有畲族人口18.3万,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宁德畲族人民创建了美丽富饶的家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了大量的文化遗存,形成了独特的风情。为进一步保护文物,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宁德市委、市政府于1988年5月拨款兴建闽东畲族博物馆。该馆于1989年9月竣工并开馆展出。

该馆成立于1989年10 月15日,隶属宁德市文化新闻出版局。

闽东畲族博物馆接待了广东、浙江、江西等地畲族同胞以及日本、韩国、台湾等各界人士和学者前来参观和交流畲族研究活动。1995年,配合行署举办了首届中国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博物馆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畲族同胞,并向他们展示了闽东畲族风采。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我市文物工作者及闽东畲族博物馆的当务之急,只有抓住我市畲族文化这一特色,充分展示畲族民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文物扩大宣传影响,树立闽东特色形象,促进闽东经济的发展。创建畲族文化重点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配合做好创建畲族重点文化村工作,市局领导及文物干部多次陪同陈少勇、钟雷兴等市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霞浦溪南镇白露坑及半月里自然村,就抢救畲族文化工作进行调研、考察,拍摄了大量反映畲族民俗、民风的实物照片,完成了畲族文化调查以及创建白露坑畲族文化重点村的工作,加强对古民居的保护;并配合霞浦县博物馆做好民俗文物的收集、登记、集中保管工作及对古籍、手抄本、歌本的保护和整理研究工作。市政府于四月份命名白露坑村为首批“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5月26日,陈兴生副市长还到白露坑村授匾。市局还拨款1万元补助该村建立文物陈列室。霞浦县文化文物部门正积极做好该村的规划及环境整治工作,充实条件,争取向省里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为配合市抢救和保护畲族文化遗产工作,市局于10月份向各县(市、区)文体局发出通知,要求完成全市现有畲族村的畲族文物调查工作,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摸底登记,并作出保护规划,为申报市第二批畲族文化重点村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畲族博物馆申报的《宁德市虹梁式木构廊屋桥考古调查与研究》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2001年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并顺利组织实施。去年底完成了课题结项工作,并出版了《宁德市虹梁式木构廊屋桥考古调查与研究》书籍。

馆舍介绍

福建省闽东畲族博物馆旧馆于1984年10月该馆批准筹建,1988年8月1日宁德市地区文化局大院内破土动工。

福建省闽东畲族博物馆(宁德市博物馆)新馆则坐落于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华庭路西侧,新展厅面积800平方米,陈列分为宁德历史和闽东畲族两大部分,陈列文物800多件。宁德历史文物陈列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记、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五大类,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展示了宁德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闽东畲族文物陈列则以丰富的馆藏内容,从宗教祭祀、服装首饰、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方面展示了畲族的婚礼、不同地区不同样式的传统服饰以及生产生活习俗等面貌,为观众了解畲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提供一个直观而又生动的视角。

展览设置

宁德历史文物陈列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记、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五大类,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展示了宁德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闽东畲族文物陈列则以丰富的馆藏内容,从宗教祭祀、服装首饰、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方面展示了畲族的婚礼、不同地区不同样式的传统服饰以及生产生活习俗等面貌,为观众了解畲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提供一个直观而又生动的视角。

馆藏文物

闽东畲族博物馆(宁德市博物馆)是一家以收藏、展示、研究宁德历史文物和闽东畲族文物为宗旨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藏文物以历史文物和畲族民俗文物为主,藏品类型有石器、陶瓷器、玉器、木雕等。最具特色的是畲族民俗文物,大致分5个门类:宗教祭祀,服装首饰,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水下沉船出土的元代青釉瓷器也是本馆的特色藏品,其中绝大部分为青釉瓷碗。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闽东畲族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每天上午 8:30 -11:30, 下午14:30-17:00 开放(冬令时),下午15:00-17:30开发(夏令时)

馆址位置

福建省闽东畲族博物馆位于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华庭路西侧。

关键词

畲族 闽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