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红色历史,延续长征精神——回访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宁德网
新华网消息 在四川省巴中市城南的南龛山山顶,268块花岗石碑上刻着13万余名红军士兵的名字。苍松翠柏间,这片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记录着金戈铁马的历史,仿佛也述说着未来。
位于川陕交界地带秦巴山区腹地的巴中,曾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向西战略转移,于12月挺进川北。在川陕边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4个师的1.5万人发展到5个军的8万人之众,建立了4.2万平方公里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一直到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
“为了记住这段历史,让长征精神传承千秋。”1993年,时任巴中县人大常委委员的张崇鱼提出应该在巴中为红四方面军建立丰碑。从那时起,张崇鱼开始了寻访红军将士的漫漫“长征”之路。他自费800元,寄出信函3000多封。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也没有专款支持,这个过程异常艰辛。
也是在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四县组建成立巴中地区,老区发展从此翻开新篇章。
“灯不亮,路不畅,通讯挂号座机讲,办公住宿靠租房。”巴中市前政协副主席梁廷寿回忆,建立地区之初,全区户籍总人口310万,贫困人口占60%;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全境仅14公里柏油路,70%以上的乡镇不通公路,多数地区只有地区电网,甚至连居民生活用电也远不能满足。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区位条件,巴中地区行署迅速提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方针。
“大冬天,全县11万多老百姓,自己背上干粮和铺盖卷,在路上吃住,经过4个月封闭施工,我们终于建起南江县第一条山区二级公路。过程非常艰苦,但干部群众一条心一股劲。”巴中市前人大副主任何茂兴在讲述南沙路的修建过程时激动地说。
1995年,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破土动工,但红军史料的找寻工作仍在进行。“红军家属不支持、不信任,甚至举报我们是常有的事。在外地只住5元一晚的地下室、小旅馆,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各种困难并没有阻挡张崇鱼的努力。21年间,他外出170余次,行程达70余万公里。现已78岁高龄的他,依然行走在寻找红军将士的“长征”路上。
如今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从无到有,占地113亩,已建成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纪念碑长廊、红军纪念碑等13大碑区,共为红军将士立碑4000多块,石刻红军英名13万多人。
在将帅碑林,记者遇到了一位前来扫墓的退休职工黄先生,他的父亲曾是红一方面军士兵,生后安葬在福建。老人得知巴中建起了红军将帅碑林后,两年前专门将父亲的墓迁到这里。“能让父亲继续和红军在一起是我的心愿。”他说。
成立地区后的20年,巴中市也不再是旧模样。漂亮整洁、设施齐备的新农村在秦巴山区拔地而起;4条高速公路、1条铁路和即将动工的机场,打开了老区的“山门”,一大批企业相继落户这里……
“近20年巴中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但实现全面小康仍然任重道远,这将是我们在新时代的‘长征’。”何茂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