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文化名家 文学 禾源 评论

神话已死?

——认知语义学角度下浅析禾源《月在中天》的“月亮”隐喻

2016-09-02 11:47

在禾源老师所写的《月在中天》一文中,以“月亮”为切入口,在波澜不惊、娓娓道来的文字当中展现出了人与宇宙关系的嬗变。其中,“月亮”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隐喻”作用。正是通过以“月亮”暗喻“自然”,全文得以由优美的写景,升华为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同时带有一定哲学思辨色彩。

一.引论

认知语义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为“语言本质为人的心理图式,依赖于人的认知加工而生成”,主要从心理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词汇意义与句子意义的建构。鉴于认知语义学角度下的“暗喻”,与传统文学中所说的“暗喻”意义较为不同,在此有必要对“暗喻”进行再定义。一般意义上的“暗喻”定义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批评,他主张“隐喻”本质上为装饰性的文学工具,使得抽象的本体更为鲜活生动。后世的文学批评界对于“暗喻”的看法,基本围绕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展开,即将“暗喻”视为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与文学理论中的“暗喻”截然不同,认知语义学理论框架之下,“暗喻”则是一种在句子意义建构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脑思想意识加工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暗喻”在人脑认知当中最大的作用,便是“通过一物认识另一物”。而禾源《月在中天》一文当中“月亮”暗喻最为精妙的部分,便是成功以“月亮”这一本体,引导读者对其意义的延伸,进而将“月亮”成功拓展至“宇宙”这一喻体,使得文章的精神得以升华,脱离了单一的写景。

二.“月亮”-“大自然”隐喻的建构

从传统语义学角度出发,“月亮”作为一个名词,其具体指称指向的是作为一个真实天体的月亮。而在《月在中天》一文中,作者通过文本的描写,为读者将“月亮”与“宇宙”这一隐喻之间建立起了具体的语用情境,使得“月亮”由原本单一的具体指称,通过本体与喻体之间心理认知空间的填补,在语境之中衍生出了“宇宙万物”这一抽象的外延。

“心理认知空间”最早由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认知科学系教授吉尔斯·福康涅提出,其主要观点为:认知空间的填补与启发主要通过具体篇章中的语言结构。具体的语言结构为“开关”,可以触发一系列复杂的认知反应。如果以数学公式表达隐喻的建立,可以a代表本体,b代表喻体,F则代表具体的语用环境:

F(b=F(a)),在语用环境F的启发下,喻体b可以用于代表a这一本体。

《月在中天》的成功之处,就是在于通过三个部分,逐层深入引导,最终形成一个“实际天体-抽象宇宙”的空间链接:

具体篇章语境(连接)

a:天体(月亮)————————   b:抽象外延(宇宙)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着重刻画了村庄中“风水树”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以及“风水树”所承载的万千希望,却在结尾巧妙地笔锋一转,过渡到了位于中天的月。

“一直守候在树梢上空的月亮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简单的文字,却成功营造出了一种十分遥远的距离,以及将月亮先拟人化,营造出一种“旁观者”的淡然自若与默不作声,进而心理上给人以一种远在天边的遥不可及之感。

第一部分在全文中较为简短,却在结尾成功为接下来的延伸作了巧妙的铺垫。第二部分,作者成功将读者带入了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的世界。“滑溜溜的月,水殿堂的长明灯,照澈着四季经文……”作者在第二部分先是描写了乡村诗意般的生活,紧接却是叫人猝不及防的转折,开始一条条罗列着人类如何对月球进行肆无忌惮的开发,“月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总之,月球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原本默不作声的旁观者在忽然之间被侵犯。相较于第一部分朦朦胧胧中的神圣,第二部分显得尤为触目惊心。如此一来,人类对“中天的月”的觊觎,便在作者的无声的控诉之中震惊着读者。这是整个隐喻建构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在这一环节中,对于月亮的无节制开发,对于月球的探索,成功启发了读者在心理空间的想象。通过想象,读者得以发现作者隐射出了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对头顶宇宙的探索,抑或是企图“征服宇宙”的野心。可以说在第二部分,隐喻的链接基本成形。

进入第三部分后,作者通过“寺庙”这一载体,在基本成形的隐喻之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巩固,并且在第三部分,“寺庙”这个载体为全文增添了些许宗教与哲学思辨的色彩。作为为众生所祈福的寺庙,却依旧置身于“中天的月”之下,置身于宇宙苍穹之下。而作为宇宙中渺小的人类,面对月亮,面对头顶的天空,总是在无止境地向它们索取。朝拜的是遥远的月亮,头顶的是宇宙苍穹,而人心的欲望却似乎比头顶的天空更为无边无际,正如作者在文章最后所言,“他们恨不得像一只天狗”把整个月亮的好处全给吞下。通过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更加衬托出月亮的遥远与天地万物的宏大。至此,在鲜明的对比之中,作者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如同宇宙般浩渺的语境,使得“月亮”与“宇宙”的隐喻空间得以成功嫁接。

三.拓展:月亮崇拜的毁灭

简要探讨隐喻的建构后,在此也对本文的主题进行些拓展的分析。《月在中天》的精彩之处并不只在于老练精妙的文笔与令读者身临其境般的诗意。它的灵魂部分在于以贯穿全文的隐喻升华,以月亮的本体,升华为对当今人类社会“信仰缺失”的反思。此处的信仰,并非局限于宗教,而是在隐喻中体现出当下对大自然,对宇宙万物缺乏的尊重与敬畏。

再次回到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言明:“有她四倍大的地球都成了一个村,村里人已经对她动了念头。”看似波澜不惊,却是隐含着责备。

早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原始社会,作为天空中遥不可及的圣物,在不少古文明当中都出现了对月亮的崇拜,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有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嫦娥”、鄂伦春族打猎前对月亮的祭祀、古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等等。太阳主阳,月亮主阴,二者的并存体现了典型的“二元对立”哲学。然而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大工厂的流水线、飞机的出现……机器的轰鸣之下,人类创造了无数的不可能。就在一个个不可能被打破之后,人类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头顶上的星空。文中对于月亮无节制的索取,便是人类社会对宇宙失去敬畏之心的一大缩影。

作者笔下,月亮位于“中天”,不近不远,恰到好处,表面上似乎还维持住她作为崇拜之物时的美感与神秘。但是人类的贪婪与自大,将这一层神秘的面纱一点点打破,同时也打破了人类在蒙昧社会时对于月亮的敬畏。纵然我们依旧对宗教怀有信仰,可就在文中,敬佛者口中说“吃下供月的饼会有好运”,表面上似乎在崇拜月亮,实则似乎将月亮作为了商品交易的对象:我向你顶礼膜拜,你给予我好处。

当原本的敬畏崇拜变味成了“商品交易”时,宗教似乎只是变成了贪婪的外壳;当原本对月亮那发自内心的崇敬变成了打包供月的饼时,宗教似乎只是变成了索取的借口;当原本作为女神崇拜象征的月亮,已经变成了人类企图移民与开发的“矿产资源”,“天狗吃月亮”的神话,也许许久之后便会沦为子孙后代彻头彻尾的笑话,因为也许他们会“科学”地认为,月球是天体,是地球的卫星,天狗怎么吃?

也许神话时代的结束,开启的是人类的理性时代。可当启蒙运动之后,人类对于宇宙万物抱着“唯我独尊”的自大之时,我们究竟是回到了蒙昧时代,还是继承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人文遗产?

评论员:桑子,90后文科女,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本科,即将攻读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学系硕士研究生学位。学的是英语,研究的是语言学,却始终不改对文学的热爱。喜欢句法学的数学思维,也喜欢《红楼梦》的千回百转;喜欢语义学的逻辑推理,也喜欢《老人与海》的勇者悲壮。

责任编辑:孙伏明

关键词

月亮 宇宙 暗喻 隐喻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