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摆脱贫困》用典系列前言
《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一本个人著作,收录了他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书中引经据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极具启迪意义。所用典故寓意深远,生动传神,闪耀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体现了习近平坚定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对该书引用典故追根溯源,就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摆脱贫困》一书,正确把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理解总书记的思想精髓,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中华典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今日起,宁德网、宁德24小时、宁德网微信将同步推出习近平《摆脱贫困》用典系列。
习近平《摆脱贫困》用典之敬民篇①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 1990年4月,《把心贴近人民》,《摆脱贫困》第60页
出处:
圣人不利己。
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
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
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
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
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
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
矜智道逾昏。
——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九
释义:
本句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感遇诗》之十九。元元:指百姓。忧济:关心、救助。意思是,圣人不追求一己之利,他所要关心、救助的,是普天下的老百姓。习近平认为,对封建王朝的中央大员来说,有此番见解确乎难能可贵,只是这些官员依然视自己为“圣人”、救世主,依然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在信访中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汲取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关心、济助”每一个需要关心济助的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李颖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