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2016专题管理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媒体聚焦

现存56处革命遗址的“红军乡”:红军精神薪火相传

2016-09-18 10:46 来源:新华社

宁德网

新华社消息 “打草鞋,打草鞋,家家户户打草鞋。打草鞋,打草鞋,贺龙带起部队来。打草鞋,打草鞋,打死土匪冉老财……”在渝黔交界的重庆酉阳县南腰界乡一带,老百姓至今传唱着记述红军往事的民谣。红色文化在当地百姓中代代相承,红军精神更如一面旗帜,引领着老区群众向绿色发展、脱贫致富的新征途前进。

走进南腰界的余家桶子,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这里还保留着当年风貌。桐油灯、旧草鞋、长刀、步枪和军旗……一件件斑驳旧物娓娓述说。1934年6月,贺龙率领红三军进驻南腰界,创建革命根据地。当年10月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会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师后的二、六军团统一行动,从南腰界出发挺进湘西,及时支援了中央红军湘江战役。在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和扩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红二、六军团自身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逐步成长为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

南腰界革命历史遗迹共有56处,“共产党十大政纲”宣传标语、红军大学、红三军医院、红三军宣传队、油印办公室、红二六军团会师大会会址、红二六军团办公处、红军剿匪战斗遗址、红军墓等等,保存完好,而且相对集中。

南腰界乡党政办公室主任甘红光说:“这些遗址经过80多年还能系统地、完整地保留下来,跟当地百姓与红军的鱼水深情分不开。”

红军主力撤离后,白色恐怖反扑,老百姓用稻草盖住红军留下的标语,再敷上厚厚的泥巴,今天的我们才有幸看到那些斗志昂扬的字迹。后来随着生活越过越好,百姓要盖新房时,也舍不得拆掉曾让给红军使用的那些老宅。大多数红军机构遗迹集中在杨家寨的石板街上,不少人家都在老宅背后另起新房,让石板街保留了原貌,来此寻访红色文化根源的我们才能真真切切地感知那个年代。

岁月流转,本色不改,老百姓精心保护下来的革命火种照耀着今天的南腰界,引领着老区人民在绿色发展、脱贫致富的新征途上砥砺前行。

“革命精神凝聚人心,红色文化聚集人气,绿色产业推动发展。”在谈到南腰界的发展思路时,乡党委书记冉海波说。

目前,南腰界乡以富硒稻米、青花椒和有机贡菊种植加工为龙头的绿色产业已颇具规模,去年实现388户、1638人越线增收脱贫和一个特困村整村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8174元。今年,在武陵山区做得有声有色的养蜂专业合作社进驻南腰界,对口帮扶贫困户,成本低、效益高、增收快的蜂产业将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冉海波介绍说,南腰界乡正在制定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着力将红色旅游打造成新经济增长点。南腰界革命根据地展陈馆现已开工建设,众多历史遗迹即将得到全面修复和开发。同时,乡党委还准备申办市委党校教学点,让南腰界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红军遗址群成为红色文化寻根之处,发挥更大的革命历史教育价值。

关键词

南腰界 红军 南腰界乡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