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2016专题管理 宁德市2016年度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他山之石

奎文区以志愿服务“六项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爱满奎文”志愿服务品牌

2016-12-06 16:57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健全管理体系。整合区内外资源,发挥各种志愿服务队伍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两微一端”新媒体,搭建“需求+专长”、供需有效对接的志愿服务平台,使志愿服务项目能够与基层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如樱园社区的O2O智慧社区服务,通过手机应用提供“个性化服务菜单”,可为居民提供政府信息推送、物业上门服务、网络虚拟商城、在线家政服务、社区居家养老等“互联网+”智慧服务。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基础。将全区志愿服务力量整合为1个区大队、75个街道和部门分队、100多个社区和学校小队以及10余个专业分队。志愿服务大队负责志愿者的统一注册和认证编号,各分队、小队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好自身队伍的招募、管理、组织等工作。重视发挥志愿服务骨干的作用,积极培养骨干志愿者,加强骨干队伍建设,以谭瑞霞志愿服务队、“雷锋党支部”、“和谐车队”等志愿服务队为“龙头”,带动全区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壮大。截止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已到达4万人。

三是强化项目建设,推动工作落实。将经济建设领域项目化管理的先进理念引入志愿服务工作,在街道、部门分队、社区小队开展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创评活动,广泛开展了“志愿巴士”进社区、“奎星微志愿”、“争当小雷锋”、“四进社区”、“绿植换图书”、“蓝丝带爱心助艺考”、“文艺志愿服务周”等各类志愿服务项目150余个,受益群众近2万人,形成了天天有雷锋、周周有服务、月月有项目的浓厚氛围。从5月份开始,开展志愿服务 “志愿巴士”为民服务进社区活动,志愿服务巴士定期开进社区,为群众提供志愿者招募、健康查体、社区义卖、免费图书馆、律师服务、便民服务等12类服务项目,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四是强化阵地建设,搭建服务载体。按照队伍、项目、时间等“九个有”的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和指导督促,建成首批星级社区志愿服务广场13处,实现时间、地点、队伍“三固定”,有效解决志愿服务供求对接不协调的问题。整合团委、妇联、教育、卫生、科协等资源,在社区、商场、公园、学校等公共场所建设高标准志愿服务站260余处,成为承载志愿服务功能的主平台。如金都社区志愿服务站推出的“四点半学校”,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等人员的作用,提供课程辅导、学后照料等服务,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五是强化“需求库”建设,实现供需对接。坚持“由民做主”的理念,按照“把握基层需求→设置服务项目→开展优质服务”的流程,有针对性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年初对对不同群体1800余人进行了摸底调查,研究确定了12大项、48小类志愿者服务项目。制作了《志愿服务需求“菜单”》,在奎文电视台、《潍坊日报·奎文新闻》和《奎文社区报》、数字奎文网站同步发布,社区群众可根据自身需求,对照“菜单”点选志愿服务项目。今年以来,持续开展文艺服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医疗护理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实现了志愿者、服务项目和服务对象的有效衔接。

六是强化机制建设,促进工作常态化。把评价激励机制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关键环节,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实行志愿服务星级评定制度,对服务时间、内容、效果进行星级量化评价,服务时间累计达到100小时的志愿者,可评定为不同星级的志愿者。奎文区五星级志愿者代表谭瑞霞作为山东省5名典型之一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志愿者。探索建立“时间银行”储蓄,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后,可以享受同等时间的志愿服务。建立表彰激励机制,每年评选表彰最美志愿者和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特别优秀的,推荐为感动奎文先模人物、道德模范、市级优秀志愿者。定期为优秀志愿者进行健康查体,赠阅图书报刊,邀请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有荣誉、受尊重、得实惠、添动力。

关键词

志愿 志愿者 服务 服务项目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