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国际性节日春节还要走多少路
金鸡报新春,天涯共此时。从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的文艺表演,到美国纽约哈德逊河上空的新春焰火;从菲律宾怡朗美食节上的中国味道,到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点亮的“中国红”……全球各地都能感受到“中国年”的浓厚气息。
伴随着中国国家形象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文化部、国务院侨办组织的“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各项海外庆春节活动也越办越红火,不仅为海外华侨华人带去浓浓的年味儿,更让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领略到中华文化的迷人气质。
盛况空前的海外“中国年”
“中国年”在世界各地越办越火,体现在活动水平越来越高,参与者越来越广,关注度越来越高。春节在世界各国的律动已从首都和大都会扩散到四面八方,从华侨华人传播到其他族裔和全社会。
在菲律宾怡朗市,一年一度的中国新年庆典是大马尼拉华人区外的最大规模活动,今年的主题是“一个社会一个方向及一个目标”,强调菲华人民的团结与融洽。数以万计的怡朗各族民众与华人一起观赏中国文化表演,狂欢者们还在IZNART街举行的美食节上享受中国的各种美食。
菲律宾春节气氛浓厚,与世代居住生活在此的华人华侨影响密切相关。虽然菲纯华人仅占2%,但有华人血统的多达四分之一。由于华人多经商且经营商场,聚集了旺盛人气,因此华人庆祝春节的习俗逐渐被菲律宾社会所接受并成为菲文化的一部分。
近年来,春节的影响力已经超出闽粤先民“下南洋”的足迹,呈现出四海同春的空前盛况。鸡年春节,悉尼市市长摩尔表示,悉尼的农历新年庆典是中国本土以外全球规模最为庞大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悉尼的春节庆典从起初仅限于唐人街社区,已延伸至悉尼海港,每年有超过100万民众参与其中,已成为悉尼第三大年度盛事。2017年的农历新年庆典在市内各处为大家准备了包括文艺演出、美食节、艺术展览、龙舟竞渡等80多场精彩活动,整座悉尼城都为鸡年新岁而律动。
在澳大利亚,每个州的首府城市都在市中心举行春节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都要从大年三十持续到元宵节。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民众开始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美国,春节的气息也已从纽约、华盛顿扩散开来。据了解,农历鸡年春节期间,有10多个国内艺术团体在旧金山湾区、萨克拉门托、波特兰、西雅图等地陆续开展60多场文化活动。
大年初一,位于伦敦东南郊格林尼治的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内充满浓浓的中国年味儿。这家博物馆近年来已经“养成过春节的习惯”,但是把馆内的“大地图厅”腾出来给中国艺术团当舞台,还是第一次。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与广东音乐曲艺团给英国观众带来了三项源自广东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木偶、广东音乐、粤剧,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木偶大师崔克勤、粤剧名伶梁玉嵘也随团参加此次演出,代表了这些项目的最高水平。
春节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春节在世界眼中,正如中国在世界眼中。中国日益增强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把春节的影响力推向新的高度。
特拉法加广场春节庆祝活动,已成为伦敦每年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与诺丁山狂欢节一样受到重视。
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让中英文化交流越发成熟,全英“欢乐春节”交流活动已实现“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春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全方位影响英国各个阶层。“欢乐春节”已经变成英国人主动期待的活动。英国很多商场、超市乃至网店,都进行春节促销活动,主流媒体均对春节进行报道。BBC专门播出了介绍饺子制作过程的短片,《经济学人》发表了关于春节国际化趋势的报道等等。
英国的春节活动经过多年培育已经非常成熟,今年又呈现出商业运作的新特点。比如,以前只在伦敦有灯展,今年巴斯、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很多城市都开始办灯展。今年,英国国家交响乐团也看准市场,开始做起新春音乐会。
春节庆祝活动已在许多国家成为越来越本土化的节日。目前,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10多个国家把中国春节定为本国的法定假日,各国政要对中国农历新年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今年的悉尼中国农历新年灯会上,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出席开幕式,并特意用普通话向大家拜年:“鸡年大吉,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特恩布尔表示,去年的G20杭州峰会令他印象深刻,当地的龙井茶也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中澳两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华人在建设澳多元文化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也发表了春节贺词,向中国人民拜年,并热情阐述了发展英中友好关系的政治立场。
如何让春节成为世界的节日
春节是一种具有包容性与亲和力的中国文化,它蕴含的和谐、团圆、欢乐等美好寓意超越了国界,易于被海外民众接受。
中国驻美国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李鸿认为,中国赴海外旅游的游客和留学生人数与日俱增,对当地的文化、经济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春节逐渐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和经济热点。此外,海外的“春节热”与我国近年来文艺团体大规模“走出去”关系密切。每逢春节,不少中央和地方文艺组织纷纷到海外演出,这直接扩大了春节在世界各地的影响。
中国春节越来越红火,但要在文化多元、国情各异的全球成为世界性节日,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中国驻英国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项晓炜表示,中国春节要成为全球性节日还面临以下主要问题:第一,海外华人不是所在国家的主体,我们无法仅依靠移民把春节带出来,更主要的是要通过文化感染力把春节变成各国人民的生活习俗,这需要一个过程。第二,我们赋予了春节家庭价值、共享、庆祝等意义,以及敬天敬地等第二层民俗内容。外国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些精神元素还不得而知。第三,随着国家强大、文化兴盛,中国春节会产生一种榜样的感召力。中国社会成为全球楷模后,春节会逐步流行起来,这也需要一个过程。第四,仅从娱乐层面或者文化感召力层面推动春节国际化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要学会将春节消费习惯、市场价值结合起来,这样春节国际化才能走得更快。
李鸿公参强调,只有把“春节故事”演绎得生动好听,才能让春节文化根植于异乡的社会沃土中。这就需要文化交流工作者夯实基层工作,尊重各国国情和政治文化生态,积极与当地主流文化机构合作,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和传播平台,着重挖掘春节文化内涵,共同推出符合当地民众喜好的春节节目,让当地民众在互动中感受春节的欢乐喜庆,并能进一步了解更多的中国春节故事,看懂中国春节文化,让“春节故事”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传播。
(记者林卫光、李佳彬、王传军、赵中文)
责任编辑:叶著
(原标题:成为国际性节日春节还要走多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