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资讯速递

政协委员冯骥才:有官员把非遗保护当“政绩”

2017-03-06 15:13 来源:人民网

有官员把非遗保护当“政绩”

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

“有的官员把非遗保护作为‘政绩’,能和政绩挂钩的就保护,跟政绩无关的就不管。”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作家冯骥才尖锐地指出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的问题。他表示,保护非遗,不要只保护那些“看得见”的,“能开博览会的”。

“看不见”的非遗被忽视

冯骥才说,现在,很多政府官员把非遗保护作为“政绩”,不明白文化遗产的意义,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根本无法真正承担起保护之责。“他们考量的是这件事是否对他的政绩有帮助。也就是保护非遗如果能跟他政绩挂钩的,那就做。跟政绩无关的,就无所谓。而保护非遗恰恰是要从文化本身来考虑。”

现在一谈起“非遗”的话题可谓炙手可热。冯骥才指出,最受到关注的非遗项目是什么?是民间工艺,“因为民间工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开博览会。”还有就是在各个景点可以表演的非遗,包括可以表演的民俗,除了这些以外,很多都是没人管的。”他举例说,比如皮影,一提起保护,就只是对雕刻皮影技艺有保护,而对于皮影艺术的本身却没有人重视,“现在的现状就是大部分皮影剧团都解散了。”

古村落旅游被盲目开发

古村落保护一直是冯骥才所关心的。他认为,当这些村落被列入国家名录之后,就立刻拥有了旅游价值。很多传统村落已经把旅游当做唯一的脱贫甚至致富之路。于是,快速上马和粗鄙化的旅游开发使得一些在城市中找不到土地的开发商涌入进来,把传统村落打造成为一种旅游商品。

“因为有了古村落的身份,就被人当成了商品,一旦成为了商品,带来的就是盲目开发。”冯骥才说,“很多经典的历史建筑立刻被改为民宿,而很多民宿不到一年就完全荒废。那么多人在一个小村子里能玩多久?”

冯骥才说,他并不是不主张人们到古村落旅游,而是希望不要单纯只按照旅游的目的和旅游的效益来看待古村落。“可以开展旅游,但前提是不能破坏它。”他认为,从旅游本身的利益来讲,越保持原真性、越保持原来的历史财富,得到的旅游价值越高,保持的时间就越长。“这些积淀了千百年的古村落,不能让我们一二十年就给糟蹋了。”

文化产业园比文化产业大

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冯骥才说,现在出现了不少“文化产业园比文化产业大,动漫基地比动漫作品多”的现象,很多城市都留下了文化产业园的“遗址”。

冯骥才表示,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上个世纪初西方的学者提出来的,提出以后文化产业实际是一个市场的文化,而且是一个大工业背景下的文化。我国文化产业的问题在于相当一些地方并不懂得文化产业还有文化的性质,太急切地和他们的政绩结合起来。“这是我们需要改正的问题,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北京晨报记者 王萍

责任编辑:叶著

(原标题:政协委员冯骥才:有官员把非遗保护当“政绩”)

关键词

冯骥才 政绩 政协委员 官员 保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