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平台 学习讲话

网民的关切,就是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2017-03-13 10: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记者 黄玥 王子晖

【学习进行时】一年一度的两会,网民都关心什么?新华网每年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会告诉你答案。今年的调查结果“如期而至”,从答案中我们发现:网民的关切,就是总书记心中的牵挂。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带您一看究竟。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这些民生关切,事关全面小康

“收入分配”“环境保护”“房价调控”以高票位列新华网“两会热点调查”榜单前三名,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两会话题。同时,“社会保障”“脱贫攻坚”“教育公平”等民生领域“关键词”也占据了榜单的“半壁江山”。

可见老百姓对民生的关切之集中,改善生活的愿望之急切。“民生无小事”,一个个民生诉求连接着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习近平用十个“更”对老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予以回应,具体而明确地描绘了未来生活的幸福模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为民服务的情怀,不仅体现在一次次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也流露在两会期间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的进程中。

2013年在辽宁代表团,习近平提出要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2015年在吉林代表团,强调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一遍遍重申,就是要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2016年3月8日,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对十八洞村的脱贫进展,习近平连续发问;2015年在广西代表团,他同代表们算脱贫细账、商议扶贫大计……“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是他的庄严承诺。

两会之外,习近平时时刻刻惦记民生疾苦。面对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习近平提出“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面对老百姓盼望美丽蓝天的愿望,他制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规划;面对持续走高的房价,他严肃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补民生“短板”,习近平一诺千金。

  全面从严治党,铁腕反腐标本兼治

网民的诉求,不仅体现在“钱袋子”“米袋子”上,也体现在对公权力的约束上。调查显示,“反腐倡廉”和“从严治党”进入榜单前十。

从严治党怎么深入?反腐有哪些新举措?这是老百姓对两会的期待之一,也是两会常议之题。

想百姓之所想,应百姓之所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成绩斐然。

在同代表委员交流时,习近平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2013年,在辽宁代表团强调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014年在安徽代表团首提“三严三实”,推进作风建设;2015年在吉林代表团重申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性;2016年在黑龙江代表团对领导干部提出“作风正派”的要求。

2015年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听到代表们谈到江西省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全线飘红,反腐倡廉和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也取得明显成效,习近平十分高兴:“可见,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两会之外,从破除积弊到固本培元、从“关键少数”到广大党员、从学习教育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布局,步步推进。铁腕反腐标本兼治,“打虎拍蝇”深得民心。

习近平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从严治党在“路上”步步延伸。

建设法治中国,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

此次调查的25个“热词”中,“依法治国”排名第七,关注度高居前列。

人民的意志就是党的意志。习近平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十八大以来,在大大小小的会议和场合,习近平不厌其烦地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根本路径和努力方向。

2012年12月,首都各界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当选国家主席后庄重表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四个全面”的重要内容。

近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同代表委员一起审议讨论时都十分重视法治建设问题。他多次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增强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坚持有法必依,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的要严肃问责、依法惩治。

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按下了“快进键”:2014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新的五年立法规划;2015年,又将规划中的立法项目从68件增加至102件。从立法法的修订到慈善法的出台,从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规定到最高法巡回法庭在地方挂牌,从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到推行权力清单制度……

古人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明法者强,慢法者弱”。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依法治国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回应人民期盼,凝聚全面深改共识

新华网的此次调查,“改革攻坚”“户籍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词语纷纷上榜,反映的就是百姓对改革“红利”的期盼。

梳理2013年以来习近平在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讲话,全面深化改革是他高度重视的话题。仅2014年,习近平就先后在上海代表团提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在广东代表团提出“做改革的弄潮儿”“勇于改革、善于改革”。反复强调就是要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明确改革是“关键一招”。

安徽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2014年,习近平在安徽代表团重点讲了农村改革问题,提出“把握正确方向”“尊重农民意愿”“坚持试点先行”“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等许多具体要求。

针对吉林结构单一的突出问题,习近平2015年在吉林代表团提出“做好加减乘除”的改革思路,强调要通过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性障碍。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他在湖南代表团明确指出需要把握的五大关系,理清改革的重点难点。参加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他又对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五方面的重要部署。

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频频强调改革,虽然方法、侧重有所不同,但用以指导改革的理念是一致的,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中都有所体现。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涉险滩、攻“山头”,推出一批批群众认可的举措,啃掉一根根难啃的“硬骨头”,全面深化改革踏石留印。

中南海连接五湖四海,总书记心系千家万户。人民的期待就是总书记的愿望,今年两会,相信会给百姓带来更多好消息。

责任编辑:叶著

关键词

习近平    代表团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