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糖塔”:奢侈的回忆
吴师傅制作“糖塔”。
吴师傅的“糖塔”印模。
制作“糖塔”。
宁德网消息(蔡榆 文/图)“糖塔”是霞浦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每当临近中秋,当地的街面上总能见到各种色彩艳丽、造型各异的“糖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塔”已逐渐从主街道中“隐退”,甚至“躲到”了路边小摊。
多年来,笔者在此寻觅“糖塔”艺人,了解这个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
霞浦位于我省东北部,东濒东海,西接福安,北邻福鼎、柘荣,西南与宁德、罗源、连江隔海相望,素有“海疆重镇,闽东门户”之称,是闽东最古老的县,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有着悠久的民间文化。
据《霞浦县志》载,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建温麻县,隋开皇九年撤并于原丰县。唐武德六年复县,改名长溪(一作复置温麻县),不久迁治连江,改称连江县。长安二年,与连江分治,复置长溪县。唐开成年间分设感德场(后升为宁德县),宋淳祐五年分置福安县。清雍正十二年升为福宁府至清末,素为闽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中华民国2年(1913年)废府留县。
“糖塔”的传说
关于“糖塔”的历史起源,在当地是这样传说的:
明嘉靖年间的一个中秋夜,倭寇围攻松城(即现在的霞浦城关),由于当时增援力量尚未到达,戚家军便组织当地青年,用绳绑起石头在路上拖曳,以石头的碰撞响声、人们的呐喊声给城外的倭寇一种迷惑,让他们误以为城内兵马众多。当地民众制作“光饼”作为抗倭将士的食物,但光饼毕竟干硬,于是又制作糖块以作佐餐。后来,倭寇退去,松城保住了。直到现在,当地在中秋节时,尚有曳石过街的传统。当然,用于佐餐光饼的糖块也被人们视为吉祥物流传下来,只是后来逐渐演变成“糖塔”。
笔者走访时,在一册名为《芳草缘》(孔庆荣先生编著。孔先生时系《霞浦文史资料》主编)的集子上,见到的相关说法也不外乎如上文所述,只是孔庆荣先生认为:倭寇败退后,当地人认为这种糖块是吉利平安的象征,后来经过艺人的加工,演变为儿女婚娶纳聘的吉祥物,文中称,起先也只有造型简单的“鸳鸯”“公鸡”及福、禄、寿、喜等,年轻人订婚时,男方要送给女方各色小糖人100个,谓之“百喜”。这些小糖人仅两三寸高,这就是“糖塔”的前身。
孔先生称,由于年代的演变、艺术形式的更新,这个小糖人就逐渐演变为独特的糖制工艺品,其形式也逐渐从小糖人变化飞禽走兽以及七层塔、八角亭、独角桌等,其中以七层塔最美观。由于宝塔历来在民间有镇邪、纳吉、除妖的作用,象铁塔天王、雷峰塔,所以后世就将这些糖制工艺品统称为“糖塔”。每逢中秋,长辈都要购几个“糖塔”送给晚辈,以求吉祥平安。
尽管这样,孔先生称,这应该是清朝时期兴起的,与抗倭一事相关联,仅是传说而已。关于糖塔的起源,在当地的方志上尚未找到相关记载。资料显示,霞浦唐、宋、元、明等朝代,当地的砖瓦、制盐、炼铸、纺织、造纸、制糖工业逐渐得到发展,到了明代,当地的熟铁、青绢、砂糖曾一度列为贡品。
最后的“糖塔”艺人
近日,我们三顾霞浦县城关下弄街某号,见到了年届古稀的吴树旺师傅。
吴师傅身板硬郎精神矍烁,是当地惟一健在的一位既会制作“糖塔”又能雕刻印模的艺人,但他的一子四女都未继承他的手艺。
吴树旺祖籍福安后垅村,祖父迁居霞浦城关后,以制作糕饼为生,其父亲自然子承父业。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响应公私合营时,他父亲把拼铸“糖塔”的铜锅等工具也都贡献出去。
自小在家耳濡目染这些工艺的他,对“糖塔”的制作心存好奇,特别是当地雕刻“糖塔”印模的老艺人虞贵荣(已故)的绝妙手艺,令他非常羡慕。当然当年他们家就是靠租用这些印模来制作“糖塔”的,要是租不到印模,就会错过一季的销售黄金期。
吴树旺13岁那年进入当地的木器厂当学徒。一段时间后,他也有了一些木工基础。善于动脑的他,看到当时出租“糖塔”印模的可观收入,遂暗地把一些印模切开,琢磨雕刻技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逐渐摆脱了对别人模板的模仿,后来就自己创意进行雕刻。
“糖塔”的制作过程
吴师傅说,煮糖是整个工艺流程中的关键一环。煮糖必须用铜锅,因为铜锅比较厚,受热均匀,这样可以避免砂糖被烧焦。一旦糖浆焦了,不但色彩不好看,更会导致其粘性的下降,会影响糖塔长久保存。铝锅也可以,最好是铸铝,相对厚一点,但铁锅不行,容易生锈,会影响“糖塔”的美观度。
据吴师傅的说法,煮糖还必须用木炭火,不能用柴木生火。因木炭主要是出于无灰、火力恒定持久的考虑,这有利于砂糖熬制后保持纯正的色泽。
他将约1500克砂糖倒入铝制直筒锅,加入适量水,放在煤气灶上烧煮,并加以搅拌。不到一根烟的工夫,锅内砂糖就沸腾成液体状了。吴师傅舀取一点锅里的糖浆,放入一旁装有清水的碗中,然后用手指在其中捻捉,以观是否达到类似生桂圆肉状,如果呈现出就意味着到火候了。整个过程约半个小时。时机成熟时,吴师傅便端起铝锅,迅速往准备好的各式印模里注入糖浆。
糖浆注入后20分钟,即可拆去印模上的箍圈,打开印模各瓣,小心取出里面的糖塔。一个成品就出来了。
前后两个多小时,包括刘海钓金钱、狮子、公鸡等糖塔逐个展现在笔者眼前,个个色泽纯白,晶莹剔透,形象栩栩如生。他称,煮糖技术好的,制作出的糖塔,可放置一年不会融化。
糖塔做工精美与否,除了煮糖是关键外,印模雕刻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令人遗憾的是,如今在当地,懂得雕刻“糖塔”印模的人屈指可数。
吴树旺搬出自己年轻时雕刻的一些印模,这些模版均由上等樟木为材料雕刻而成。其中有塔模、鹰模、鸳鸯模、公鸡模等。那对鸳鸯模,拆开来是三瓣刻板,其中有一瓣系双面雕刻,另两瓣分开。水牛的印模,一个印模竟多达10余瓣,各部分所处位置不同,形神均不一样。他遗憾的告诉笔者,当年父亲留下的那些老版的印模,现在都不见了。
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吴树旺说,每当中秋临近,当地也会有师傅制作“糖塔”,但销量远不如从前。文革前的那几年,他做一季糖塔的收入,可以生活半年。他说,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孩子们的零食也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所以销量自然就多了。孩子拿到“糖塔”,如果玩腻了,可以将它敲下来食用。而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塔”已不再为人所重视,地位逐渐从主街道中“隐退”,沦落到路边小摊。
社会在发展,类似“糖塔”这样的手艺走向没落。随着时光的流逝,不知“糖塔”是否也成为一种奢侈的回忆?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