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登基三部曲
宋朝的开国皇帝名叫赵匡胤,说起他的来历,要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说起。赵匡胤在年轻的时候投靠后汉枢密史郭威的帐下,无非就是想混个官儿当当,说他那时候就胸怀大志,那就是扯淡。一般来说,一个人要从平民走上皇位,这机会少之又少,所以尽管中国三千年历史以来,虽然很多开国皇帝都是从平民爬起来,但是他们决不是从小就立志要当皇帝的。比如买彩票,想中五百万是每个正常人都可以想想的,但是一个人如果立志一定要中个五百万,这人的脑筋估计就有些问题了。做皇帝的几率比中五百万更小了不知道几倍,因此这种事情实在没有什么好打算。
五代时期,大权在握的军事首脑更迭为帝,有了这些先例,郭威也不客气了。赵匡胤在当初投奔郭威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有这么样的结果;但是人的欲望是一步步变化的,随着主子当了皇帝,重权自然就到了近臣手里,赵匡胤的当官才能渐渐地就显示出来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一步步爬成九五之尊的:
首先是他广交朋友。广交朋友的人向来是比较吃得开的,干什么事都有熟人朋友,自然一切顺风得意。在这方面,我们这个时代其实和那时候没什么两样。虽然交朋友是所有生物具备的功能,街上溜达的野猫野狗都还有几个谈得来的对象,但是他的能力就表现在,他交的可不是普通的朋友,并且也不是平常意义的普通朋友。郭威当了皇帝后,他任东西班行首,是禁卫军军官,他的朋友们也没有一个是小官。最铁的哥们就是史上有名的“义社十兄弟”,我们来看一下名单:
赵匡胤 东西班行首
杨光义 保静军节度使
石守信 天平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
李继勋 昭义军节度使兼侍中
王审琦 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书令、秦王
刘庆义 忠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
刘守忠 左骁卫上将军
刘廷让 右骁卫上将军
韩重赟 彰德军节度使
王政忠 解州刺史
这十个人结拜成兄弟,里面没有一个是小喽罗。我们现在是不兴结拜这回事了,但在过去的年代里,结拜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是要同生死,共休戚的,这与普通的结党营私自然不一样。尽管不知道是谁发起了这么个结拜,但这帮兄弟的存在,为今后他的举事奠定了很好的人际基础。
其次是善于押宝。现在描写官场,有这么一句话:“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光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在我看了宋史以后,我相信这句话就是从那时候传下来。赵匡胤不仅跑,还跑得巧,他一跑就跑进了郭太祖的阵营,而且很巧妙地和郭威的养子柴荣套上了近乎。这一点聪明劲,倒是不可小觑。你想啊,那时侯郭威的儿子都被后汉的皇帝杀了,柴荣在军中很有威望,虽是养子,但是有姑母(郭威的妻子)撑着,显然是一支潜力股。因此,尽管今后郭威自己可能还会有亲生儿子,但那是期货,显然不如目前的这支股票。赵匡胤这一宝押得实在是太对了,换了是一般人,只懂得抱紧郭威的腿,哪有他这样的远见卓识呢。
第三个,就是工于心计。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没有心机、与人为善的人肯定是大吃其亏,在我看来,这也是五代十国和宋朝留给我们的大礼包。每一本历史书都标榜自己注重客观,力图公允,可惜得很,这世上有很多事,本身就不是公允的,也无法公允。对郭威和柴荣来说,五代时期的皇位更迭是很好的例子,因此他们担心身后的变故自然在情在理。赵匡胤那时候官当得够大了,可是前面还有人压着他,怎么把这家伙搞掉,他的心计就帮了大忙。虽然历史书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张永德当殿前都点检的时候,那个“点检为天子”的布条儿是怎么来的,可是我们从张永德下台后受惠的赵匡胤身上,多少也会琢磨出点东西。对柴荣来说,用自己的下属赵匡胤,替代与自己一样同是郭威亲信的张永德,在管理上明显是少了很多压力。柴荣对赵匡胤的信任是显而易见的,以我个人猜想,只要他健在,赵匡胤是不会背叛的。但是对柴荣的儿子这么一个小角色,在前朝那么多榜样的示范下,重权在握的赵匡胤显然就动了坏念头。所以在柴荣死后那个著名的“陈桥兵变”里,那个“点检为天子”的布条再次出现,这种熟门熟道的把戏再次说明,这些东西是秃子头上的苍蝇,明摆着就是一场阴谋:一场有鼻子有眼的外族入侵的战事预报,在赵匡胤看似不情愿地黄袍加身以后,竟然就没了下文。可见,皇帝这东西不仅能避邪,还能把战争消弭于无形,厉害不厉害,这就是奥妙所在了。
平心而论,赵匡胤不是个坏人。尽管他用了权谋,不大体面地把皇权从孤儿寡妇的手中夺来,但对于柴家和郭家,他并没有赶尽杀绝,他赐予柴家“誓书铁券”,也就是说,今后柴家的后人犯了错误,有了这个就可以赦免。这种东西虽然是很狗屁不通的假惺惺,是做给天下人看的一种姿态,但毕竟比把柴家满门抄斩好得多。终他的一世,柴家的后人没有受到什么虐待,北宋前期也一直是优礼有加。在对待功臣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也透露了赵匡胤重情的一面。然而,光从重感情这一点看来,他最后的吃亏也是免不了的了。
从他的治世之功来看,赵匡胤也不是个坏皇帝。他夺兵权、改兵制,确保了皇位的稳固,攻南汉、灭后蜀、平南唐,消除藩镇之祸,强化中央集权,对于统一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用人不疑,听得进不同意见,不贵难得之货,提倡节俭,痛惩贪污,是五代以来少有的明君,比起后来耍阴谋弄掉他的赵匡义,他在当皇帝这件事上,比他的弟弟强得多了。
诗曰:
兵行既定陈桥醉,咏日初窥点检天。
怒目愁眉真喜色,哭腔噎嗓假悲颜。
心存一日三千里,梦握九州八百年。
可叹斧声烛影夜,豆箕煎豆尽成烟。
责任编辑:孙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