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文化名家 文学 何钊 作品

书生宰相王安石

2017-04-11 09:42

说起王安石,我们几乎都知道他是一个改革派人物,读过他文章的更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而且,他做为一名从基层到中央的文官,他的经历和他的所做所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一章里,我觉得不妨收起油腔滑调,认真地探讨一下他的成功和失败的根源。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为文学家的王安石。他写过不少传世的经典。如《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等。他的诗歌,对他的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他的词存世约二十余首,语言朴实,以气势取胜,一改五代的浮华柔靡习气。比如他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大气磅礴,被誉为咏古绝唱: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从文学的角度看,王安石是成功的,他在诗、文、词上都有杰出的成就,有力推动了诗文革新运动,对扫除五代和宋初的浮华余风,他的贡献不可小视。古人说过,文如其人。王安石的传世文章,多是政论,即使是抒发情感的诗词、散文,也被他加上浓浓的哲理,从而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刻板、严谨的古代官僚形象。应该说,纵观王安石的一生,他是一个真正的长者,政治抱负十分远大,是一位值得我们现在的许多政治家敬重的历史人物。

再来看一下王安石在政治上的表现。他留名千古的原因,除了诗文,更重要的是他的变法。王安石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他因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因此,我们就从他的变法说开始吧。

王安石变法的的内容,概括地说,无非是富国强兵两项。我们先分析富国。方田均税法、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等,归根到底,只是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利益调整问题。其实我们用最简单的道理分析,在相对静止的时间内,财富都是守恒的,所以,通过实行一些政策在短期内产生的所谓“富国”的结果,也就是财富从民间、从地主阶级部分转移到中央政府而已。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富是可以被创造的,但是新创造财富离不开原始的资本,要充分各方面的利益均衡,才能调动积极性,而变法过程中在这方面的考虑恰恰十分稀缺,短期行为较多,造成了许多消极的不良后果。再说强兵。变法对涉及强兵的条款有保甲法和保马法等。在宋一朝,武将的地位低下,士兵的素质也是差劲得很,不仅差,而且数量多,每年的军晌花费还很可观。保甲法的推行,对于节约军费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归根到底还是从钱的方面考虑,保马法也大致如此。至于兵的素质,该怎样还怎样,仍然没什么改观。因此,少年皇帝宋神宗和宰相王安石合伙搞的这个变法,由于没有长远的思考,宣传不足、对困难考虑足,太急于见成效、方法太简单,被认为仅仅是为了敛财,客观上说,也不无道理。

当然,王安石并不是一个和绅一样的人物,史书中对他的清廉也是推许的。王安石做为一个正统的儒教传人,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道在手在心,他本人的人品,即便是当时反对新法的政敌也觉得值得推崇。新法之所以失败,从王安石本人的原因考虑,我以为,主要有三点。

一是败在太急。苏轼《上皇帝书》里就说过,“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速,进人太锐,听言太广。”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就是为了充实国库,宋神宗和王安石一个是年少冲动,急于求成,一个是因为反对者林立,急于拿出成果堵住他们的嘴,因此一个法令接着一个法令地颁发,根本就没有搞过试验区,一下子就大面积地铺开,结果当然是利与弊同时并行。其实,如果真象苏轼建议的“徐徐图之”,一件一件成熟了再办,我想变法不会那么快失败。在中国的政治制度下,所有的既得利益者,都是实权在握的人群,相互纠缠勾结,只靠改革不仅没办法撼动他们的利益基石,而且还有可能危及改革者自身。这么多违背他们利益的法令一古脑儿端出来,这些人当然象炸了窝的马蜂,非蛰死你不可。但是很遗憾,王安石没有看到这一点。

二是败在太直。王安石不是个政客,至少不能算是个阴谋家。在他当政的时代,他并没有用手腕拉拢亲信打击异己,以为大家都象他那么简单,只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共事。因此他虽然大权在握,但是任凭台谏官自由议论,大有“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自负。相比于比晚他若干年的秦桧,在操纵言官这回事上,他显得太坦荡。俗话说,谎言说了一百次便是真理,当一个人有太多反对声音的时候,一次两次也许可以被忽略,但一直不绝于耳的反对声浪,众口烁金在所难免。变法直接损害了当权王公贵族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的愤懑可想而知,由于变法实际上是宋神宗支持并促成的,对于皇帝,这些人不好责难,王安石这么一个学术派的官员自然成了最好的出气筒。尽管他名义上是宰执,但是他在并不掌握话语权,这是一个十分致命的问题。遗憾的是,他也没有看到这一点。

三是败在太轻信。王安石其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他来说,不是对就是错,是非似乎是黑白分明。而当时的环境是,老臣们几乎对他的变法有看法,他赖以执行命令的,唯有亲近他、支持他变法的大臣,而这些人,成分实在复杂。其实我们并不难想象,对于宋神宗的意图,大臣们几乎是心知肚明,之所以反对王安石,也就是对宋神宗“变祖宗之法度”行为的隔山打牛,换句话说,这些老臣们认为小伙子皇帝的所为有悖于宋朝的“祖宗家法”,他们有意见了。但是相当一部份投机分子,尤其是一些性喜“揣摩圣意”的家伙,他们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纷纷表态支持。这种积极效忠、紧跟路线的人物,很多根本就没有深入了解过新法,只是因为它是皇帝所推崇的,所以就支持,醉翁之意并不在酒。可惜的是,王安石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以为支持他的人都是因为新法有利才支持,这有点象是骑在大象身上,误以为是自己变得很高。这些投机分子当然是骑墙派,根本不会是变法的中坚力量,见风使舵是他们的拿手绝活,王安石重用这样的人,败数已经定了七成。

从客观的原因分析,变法在贯彻的过程中,由于条款本身的不完善和官僚机制的漏洞,造成贪官污吏上下其手,这样一来,即使是好好的一本经也要被这些歪嘴和尚念得支离破碎,更何况这部“经”本身就没有被仔细推敲过。更要命的是,到了最后,王安石和他的反对派把变法这个政治问题与人品挂上沟,这已经搀杂了不理智的情绪因素,对于向来标榜自己是君子的中国文人来说,这是上纲上线的阶级斗争,你死我活在所必然,也为秋后算帐的元佑更化埋下了伏笔。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我只是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对那些具体的条款并无深入的研究,因此,对于王安石最后的失败,我想,有这些原因已经能够解释了。王安石的失败,是理想主义者的失败,是学究式的改革者的失败,是不善实践的理论家的失败,是情绪化的政治人物的失败,是温和地触及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必然失败。总之,这样的改革,失败是唯一的结果。当然,关键是我读完历史,发现他最后失败了,然后才能斩钉截铁地这么说。

责任编辑:孙伏明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