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文化名家 文学 何钊 作品

宋仁宗:宽容是治世的根本

2017-04-11 09:42

宋仁宗一朝,名士备出,大腕云集,几乎让人目不暇接。著名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包拯、苏轼、苏辙、宴殊、欧阳修、文彦博、狄青,等等,连宋仁宗自己也是著名的“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里的小主角。翻看资料,几乎都是颂扬宋仁宗的文章,大部分的评价认为他基本上无愧于他的庙号,当得起一个“仁”字,堪称名符其实。元代宰相脱脱编的官方宋史里就这样评价:“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宋徽宗时代的邵博写了一部《邵氏闻见后录》,里面收录了仁宗的一则逸闻,说仁宗死时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的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痛哭曰:“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这个故事十分神奇。不管是邵博杜撰的还是根据一些线索添油加醋写成的,我觉得,对于前几代的已经做古了的皇帝,如果这个皇帝实在很糟糕,根本没什么理由去这样吹捧。在专制制度下,为尊者讳的事情当然有,违心地高喊万岁也是难免,但是隔了几代以后,如果硬要把一个平庸的皇帝,甚至是一个坏皇帝说成有多好多好,这实在没有任何意义,何况宋仁宗与宋徽宗还隔了四五辈之多,邵博如果靠这个溜须拍马,真是愚蠢到家了。再说邵博这本书多是记载文人逸事,纯属自娱之类,我估计他无非想留个名罢了。因此,我认为,这种事情虽不可全信,但是它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宋仁宗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不坏。

在我看来,宋仁宗是个挺不错的皇帝。他的不错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个是他有所惧。宋史里仁宗本纪的“赞”里这么说:“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一遇水旱,或密祷禁庭,或跣立殿下。”至于遇上岁星犯南斗、太白昼现、地震、灾害等等自然异象,仁宗都会虚心征求臣子的意见,大张言路,大赦天下。“朕未尝詈人以死,况敢滥用辟乎!”仁宗的这句话,多少交代了他对于上天的敬畏。有所惧就有所不为,在我国的封建时代,帝王重视天象是很普遍的事情,即使象宋徽宗这样的浪荡皇帝,对于上天的示警还是有所惧,比之于我们现代人的无法无天,“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时代似乎还有点亮色。这些是离题的话了。除了敬畏老天,仁宗还担忧谏事官的批评,还担心史官对他的评价。这里面不能排除他性格懦弱的因素,但恰恰是这种性格,帮助他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有的甚至是很尖锐的意见。比如有一个故事说大臣王德用送了美女给他,他一见就大为喜欢,正想留着,却被宰相王旦的儿子王素罗罗嗦嗦了一通大道理,仁宗听完后居然咬咬牙同意不要了。王素看仁宗这样子,便又讨价还价地讨好说:“皇上知道错就行了,这女的既然已经进宫,您老人家就受用几天,过几天再送出去吧。”结果仁宗流着眼泪说:“朕虽然是皇帝,人情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日久生情,到时候朕也舍不得赶她啊,不如现在就不要吧。”呵呵,被大臣训得哭鼻子,你看这个仁宗是不是很可爱?至于其他关于类似的故事还不少,不管是不是后人的附会,至少说明这个皇帝还是守点规矩的。

一个是他重感情。人与畜生的区别,无非就是在于感情。畜生是不是有感情,这件事情不在这本书研究的范围,但是看很多史书,最遗憾的事情就是看到往往无情的才是真丈夫、真豪杰,而那些心不狠手不辣的经常是可悲的失败者。还好,在宋仁宗的故事里,他还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比之赵匡胤还更多些。从他对养母刘太后、杨太妃和生母李宸妃的态度,至少表面上看出了他既重情又重义。即使是对待他很不喜欢的骄横老婆郭皇后,他无非也是令其出家了事,她死后仁宗仍然想念旧情,还她一个皇后的名分。至于他所宠爱的张美人死的时候,作为一向重视谏事官的他,却非要为她争一个生前无法给她的皇后名分,以至于有一个活着的曹皇后和死了的张皇后同时并在,在对这件事的处理上,与他一向对言官的话不甚违抗的作风完全两样。在给武将狄青的待遇上,他也是力排众议,甚至冒着违背祖宗家法的骂名,任命了一个枢密副史。这些事情多少告诉我们,他对待自己所喜爱的人,是动了真感情的。

一个是他心胸宽。宋史对他的评价有这么一句:“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虽不乏溢美之词,但也不会完全脱离实际。我查了几个小故事,不妨在这里罗嗦一下。

南宋时候,婺源的一个书生朱弁写的《曲洧旧闻》里说到,有一次,因为仁宗心爱的张贵妃的嘱托,仁宗准备为她的伯父张尧佐弄个宣徽史的虚衔,包拯上殿直谏,“反复数百言,言吐愤疾”,喷了仁宗皇帝一脸唾沫星子,直到皇帝将错误任命“罢之”为止。这样不礼貌地干涉皇帝家事,换了是别个皇帝,只怕要龙颜大怒,即使不是立斩不赦,也要把包拯大逆不道的发言印发成册交由大会讨论了。

明朝时候的郑瑄《昨非庵日纂》也有个逸闻,说是仁宗时四川有个读书人,献了一首诗给成都太守,其中有这么两句:“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成都太守一看,呀,这不是反诗吗?遂将他五花大绑,交给皇帝邀功请赏去了。可是仁宗的反应却很平淡,说:“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写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官做做吧。”然后就任命了这个老秀才为司户参军的小官儿。

明朝的冯梦龙写的《情天宝鉴》里的故事更神奇,他说当时一个词人叫做子京的,和他哥哥并称大宋、小宋,很有名气,就好比我们现在的影视明星一样牛逼。有一回子京经过御街,刚好有一队宫中的轿子经过,其中一个轿子里一声娇滴滴的低声欢呼:“啊,是子京!”这与我们现在的女人们见到歌星后发出快乐的尖叫很相似。这个子京看到连皇宫里的女人都成了自己的粉丝,不禁脑袋发热,回来以后,写了一首《鹧鸪天》:

 

宝毂雕轮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帏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你看看,满纸不成体统,分明连皇帝的女人也想调戏调戏。宋仁宗看到这首词,花了好大力气找到这个粉丝宫女,然后把子京唤了来,笑着说:“唔,这个蓬山不远。”把这个害怕极了的宫女送给了这个“惶惧无地”的多情词星。这个老皇帝也是够有意思的,只不知这个子京到了蓬山是不是后悔得一塌涂地?

呵呵,闲话少说。总之,我认为,这些后世人们写的故事有时候半真半假,不能完全当作真实。不过,对于历史这件事,即使是当时的人写当时的事情,我看也是大部分做不得数,这里头的水分又有天知道呢?对这些故事,我的观点是,因为毕竟这些已经是许多朝代以前的故事了,不是作者被逼着昧着良心写下来的,所以,即使是附会虚构的,也是善意的,多少说明仁宗的性格还是满慈祥的,心胸还是满宽广的,不然的话,为什么不编成是其他皇帝?

宋仁宗性格随和,为政宽松,他的一朝,文士们如鱼得水,据说连近代的文学家林语堂先生也十分羡慕。不过,宋仁宗性格造成的问题也很多,比如他乐善好施,对于宋朝的国库就不是件好事;他提拔官员、选拔读书人很卖力,由此也造成了大量的冗官;他在与西夏的战事中没什么建树,负担了不少的岁贡;他的一朝,士兵和农民的起事不见得比其他皇帝少,可见群众的生活仍然是苦难的多。等等。尽管如此,他的所为多少契合了儒家关于治国于“仁”的理想,被后世冠以很高的荣誉也是无可厚非的。

事实上,我认为,一方面是他的性格,一方面也是赵宋立国时代建立了良好的监督制度,这二者的互相推进,才能使仁宗的宽容治世成为可能。否则的话,君权膨胀,一枝独大,什么善恶是非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还有什么故事可说?当然除了山呼万岁,别无选择了。

责任编辑:孙伏明

关键词

仁宗 皇帝 宋仁宗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