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江湖十三载 他们从线上灌水走向城市公益
杭州早期的无轨电车(巴士之家供图)
巴士之家纪念杭州快速公交十周年
巴士之家在杭州东站义务指路
宁德网
杭州网消息 一个网络团队的力量有多大?
他们曾经守住了杭州最后一条无轨电车线路,建立起杭州首个相对完善的公交查询系统,从线上灌水到线下公益服务,义务指路十余年,他们是杭州最具人气的专业交通城建论坛——巴士之家。
轰动杭城的“保电行动” 留住了城市记忆
2004年,网络论坛(BBS)正值兴盛时期,27岁的电车发烧友周震声(Jason)领衔在杭州网论坛创办了“巴士之家”版块。一时间,这个版块让杭州巴士爱好者们找到了共鸣,很快成为了杭州最具人气的专业交通城建论坛。
其实,让巴士之家真正打响知名度的是“保电”行动。1961年,1路以杭州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的身份投入运营,无轨电车开始载入史册,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然而,2006年那个炎热夏天,电车因为城市发展与道路建设几近濒临“灭绝”。
巴士之家在网络上发起了“留住杭州电车”的倡议,“保电行动”获得了媒体的持续报道与关注。期间,省、市各级媒体及东方早报、新浪网、凤凰网等知名媒体均报道了该行动。
最终,“保电”派获得了胜利,杭州决定保无轨电车。不过,2007年,因道路整治,155路、159路、290路电车均被迫停驶,只剩下了从拱北小区开往雄镇楼的151路,它的前身正是1路电车。
“保电”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无轨电车从兴盛、衰落再到复兴,在所有喜爱电车、崇尚环保人士的努力之下,如今,杭州拥有了151路、153路、K155路、188路四条电车线路,延续着杭州人挥之不去的电车情节和环保意识。
用脚丈量出公交查询系统 惊动了百度地图
时下,杭州公交四通八达,从东到西,从南至北,如果不熟悉线路,最为方便的就是查询百度地图。百度公交作为一个城市公交出行查询工具,被千家万户熟知,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杭州百度公交这座“高楼”最初是在巴士之家的协助下而建立的。
十年前,杭州公交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线路逐渐覆盖了主城区道路。不过,偌大的杭州还是会让人迷失方向,从武林门到拱宸桥该坐哪路公交?如何查找就近站点并实现快速换乘?网络上的咨询消息日渐增加。
2009年,以周震声为代表的巴士迷们花了3个月的时间捣鼓出了公交查询系统,推出移步换乘、邻近站点、站点精确选择等个性化功能,随后,根据网友的使用反馈,又推出了地图查询功能,扩大了线路查询范围,试推出了手机版……
公交查询系统在当时的杭州堪称首创,每天有数千人使用,后来被国内很多公交查询系统模仿。2013年,正在各个城市拓展公交功能的百度地图找到了巴士之家。随后,巴士之家网友担任起数据维护和更新的任务。
这个系统的建立是一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为使查询信息更为准确,负责更改信息的网友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实地定位站点、考察线路。两年来,公交新增线路的站点,都是他们一步一步用脚丈量出来的。
“只要是有线路新开,我们必须第一时间从头坐到尾,实地标注每一个站点。”负责人之一的崔璀(keentwi)说,这些站点就是现在大家在百度公交线路上看见的蓝色圆圈。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
巴士之家车迷探访中国南车
从网络论坛到线下服务 他们义务指路十余年
多年的积累,巴士之家这个小家庭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大团队,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巴士之家团队不再局限于网络江湖,他们从线上灌水走到了城市公益服务中,发挥了他们作为城市“活地图”的优势。
2007年起,义务指路活动成为了巴士之家每年的保留活动,网友们已连续义务指路十余年,足迹遍及城站火车站、火车东站、火车南站、汽车西站、延安新村、拱北小区、三里亭小区及地铁站等地。
为方便市民游客出行,2011年起,巴士之家开始制作快速公交导乘手册,供乘客取阅。目前,巴士之家已推出了快速公交导乘手册、电车导乘手册、55路导乘手册、28路导乘手册、7路导乘手册和火车东站导乘手册等6个不同系列的便民手册。
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城市的交通规划
2010年,一度繁荣的网络论坛逐渐衰落,巴士之家团队却越来越年轻,周震声的接力棒传递到了施宇杰(子青)、张鑫(~Xin)这群90后手中。在他们的推动下,巴士之家衍生出微博、微信,吸引了更多的年轻力量。
巴士之家的版主之一张鑫18岁进入巴士之家,因喜爱拍照被老版主周震声发掘,参与了当时的新车型图集的工作。张鑫说,巴士之家不仅为城市交通爱好者提供了讨论、分享、学习的平台,也为大家提供了发声平台。
“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这个城市的交通规划蓝图。”张鑫说,登陆巴士之家论坛,常常会看见各种讨论贴,网友们会探讨各大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并为杭州本地公交、地铁相关部门建言献策。
巴士之家的眼界不仅仅局限在杭州,他们关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其他城市的交通。甚至去旅游,可能就是因为想要亲自去看看那个国家、城市新开的轨道交通线路、新到的公交车型。
有评论说:在城市中遇到这样一群人,我们是幸福的。这个不是团队的团队,以专业精神协助缓解公共难题,他们以公众利益提升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座城市因此更有向心力,他们也更为旨趣相投。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