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识平:净化政治生态要抓住“关键少数”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题:净化政治生态要抓住“关键少数”
辛识平
【学习进行时】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以来,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引发多方面思考。文艺作品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专栏今天推出“辛识平”融媒体评论,与您一同深入探讨电视剧折射的政治生态问题。
“汉东这潭水真深啊!”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反贪局局长侯亮平一句话,道出了对当地混乱政治生态的无尽感慨。
艺术是现实的反映。日前,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杨崇勇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此前,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等4名省委常委也因严重违纪相继落马。班子出问题,“班长”难辞其咎。河北政坛的这场“地震”,再次以“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塌方”的现实案例警示人们:领导干部是一方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其身不正,风气必坏。
从不少已查处的案例看,某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有权就任性”,把自己所在地方和分管领域当作“独立王国”“私人领地”,罔顾党纪国法恣意妄为,成为“毒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污染源”。比如,苏荣在江西任省委书记时,就大搞“小圈子”,大肆卖官鬻爵,不仅自身腐、全家腐,更带坏了干部队伍,给当地政治生态造成巨大损害,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规矩讲面子,“不琢磨事、尽琢磨人”的官迷、“官油子”就会投其所好、投怀送抱,“圈子文化”等所谓的“潜规则”就会大行其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净化政治生态,要害还在“关键少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之所以气象一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强大势能。
自然生态的修复需要长期过程,净化政治生态也非一日之功。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从我做起、勇于担当,做净化政治生态的“领头羊”。
近年来,党中央一再要求领导干部严格自律,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为的是增强其自身免疫力,为各级干部立好标、打好样;要求领导干部履行好主体责任,敢于立“明规矩”、破“潜规则”,为的是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起来,让正确用人导向树立起来,从而发挥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关键作用,不断推动政治生态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00多人。仅2016年,纪检监察机关就处分省部级干部76人、厅局级干部2700余人、县处级干部1.8万人。老百姓纷纷点赞的正风反腐成绩单,道出了人心所向,也警示着为政之道:越是位高权重,越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只有这样,才能不忘初心、永葆本色,也才能在一方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责任编辑: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