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寿宁县下党乡脱贫攻坚展陈基地
2017-06-13 23:52 来源:宁德网

下党乡脱贫攻坚展陈基地正门全景图

下党乡脱贫攻坚展陈基地正门全景图

下党乡脱贫攻坚展陈基地内部1

下党乡脱贫攻坚展陈基地内部

基地简介:

一、下党乡基本情况

下党乡于1988年建乡,下辖10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8071人,位于寿宁县西部,地处两省三县交际(西与福建政和县相邻,北与浙江省庆元县接壤),素有寿宁“西伯利亚”之称,是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建乡之初,农业总产值186万元,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0元,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处于“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状况。当年下党乡的贫穷落后在全地区出名。1989年初,宁德地委工作会议期间,时任下党乡党委书记杨奕周(已故)起来“放炮”说,下党太贫困了,对贫困地区上级要关心、要扶贫。时任地委书记习近平当场就跟杨奕周订了“协议”,一定要到下党一趟。后来就有了习近平同志三进下党的感人事迹。

二、“三进下党”故事

第一次徒步到下党乡现场办公。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怀着对贫困老区人民的深情厚爱,带领相关部门领导到下党乡破解发展难题。习近平一行从寿宁县城坐了近2小时车程到达平溪镇,从该镇上屏峰村出发,戴着草帽,披着汗巾,拄着木杖,顶着炎炎烈日,沿着崎岖山路,历经2个多小时,徒步跋涉10多公里来到下党乡。在鸾峰桥头召开现场会,认真听取了乡党委的工作汇报后,对下党乡的发展方向与策略进行指导,并要求地、县陪同领导及相关部门优先考虑下党乡的发展,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解决实际困难。现场会决定支持下党乡建设资金72万元,其中40多万元用于支持下党乡水电建设,尽快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第二次奔赴下党乡下屏峰村慰问灾民。1989年7月21日,下党乡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其中下屏峰村5个村民遇难,62户332人受灾。7月26日,习近平陪同时任省长王兆国赶到下党乡察看灾情,慰问灾民。在溪源村召开办公会后,省、地领导随即步行约3公里山路,赶到下屏峰村察看灾情,部署灾后重建工作。在下屏峰村,习近平当即决定给予重点受灾的32户群众每户1500元的重建补助,协调帮助解决公路、防洪堤坝、学校修建资金15万元,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重树抗灾重建的信心。第三次深入下党帮助排忧解难。1996年8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带领省交通、财政、民政、老区、扶贫等部门负责人,再次来到了下党乡调研。习近平在详细了解和深入察看下屏峰村灾后重建情况后,当即决定给予下党乡100多万元的资金帮助(其中开通上党村的机耕路80多万元,发展生产项目10多万元,下屏峰村修桥10万元);还帮助协调建设通往浙江庆元县的公路(1998年修成通车)。

主要展点

下党乡脱贫攻坚展陈基地内部

下党乡脱贫攻坚展陈基地内部

1、展厅(之前是寿宁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现为福建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教育教学基地)。位于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鸾峰桥头对面,2013年开始建设,面积约120平方米。基地主要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任职期间三次到下党扶贫开发情况及各级领导到下党、寿宁调研情况。基地以图文并茂形式向参观者较客观、全面展示了下党乡在习近平总书记等上级领导的关心、扶持下,由建乡之初的“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到现在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全乡面貌焕然一新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党员干部“滴水穿石”的奋斗精神、“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和“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

下党鸾峰桥 (卓仕尉摄)

下党鸾峰桥 (卓仕尉摄)

2、鸾峰桥位于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南面水尾,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五年(1800)正月重建。1964年郑惠福、郑多金等曾修缮此桥。桥呈南北走向,长47.6米,面宽4.9米,拱跨37.2米,桥面板距水面17.2米。北面桥台利用河岸悬崖凿成,南面桥台为块石砌筑,用3组(各9根)圆木与2根横串梁木构成拱架,再用5组(各8根)圆木和4根横串梁木交叠于其上,交叉成拱。桥上廊屋为四柱九檩抬梁式构架(正中用五步梁,左右用单步梁),17开间,72柱,上覆双坡顶。桥身两旁加雨披。廊屋中央设神龛,主祀观音。桥所处地势十分险峻,桥前溪石峥嵘、环境优美,有一巨石状如小金字塔。下党村《王氏家谱》[民国18年(1929)]内记载“嘉庆五年元月中盛公揭历情深为首建立水尾桥……。”《下党乡志》也有同样的记载。2006年,鸾峰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闽浙二省联手申报廊桥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寿宁共有三座廊桥入围,下党鸾峰桥便是其中之一,也是全国单拱跨度最长的贯木拱廊桥。

建乡之初,时任宁德地委习近平书记即亲自步行三个多小时到乡调研,指导建乡工作,当时因乡政府无办公场所,固接待地点就设在鸾峰桥上,习书记一行在桥上午餐、午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相片。

王氏祠堂内部

王氏祠堂内部

3、王氏祠堂位于下党古村中间 清道光年间,下党村人王国桢生有十一子,至玄孙五代100口人全部健在。福宁知府郑家麟于道光丙戌年亲自到下党核查。郑知府感念王氏治家的智慧,遂申报朝廷,奉旨旌裱,赐匾建坊,匾曰:“百口同居”“五世同堂”。民国31年(1942年),下党群众为了争取抗战早日胜利,在王氏家族主事的倡导发动下,全村王氏宗亲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家家户户捐款捐物,还以王氏宗亲的名义,把用于祭墓守墓的3年的田租-----稻谷300担,折价600银元一次性收回来,总共720多元,捐送到寿宁县政府,作为抗日经费。县长郭振华感动于王氏家族献金救国的精神,赐予“功在家国”牌匾一块,作为抗日救国纪念,彰显王氏家族爱国主义情怀。建乡初期,乡无办公场所,借用王氏祠堂为乡政府临时办公点,习总书记第一次进下党村时,参观了当时乡政府所在地王氏宗祠,还深入农户家中访贫问苦。

下党建乡以来的发展变化

下党乡位于寿宁西部,距县城45公里,东近托溪、芹洋,南连平溪,西邻政和,北接浙江省庆元县,总面积64.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全乡耕地面积7808亩,森林面积8.2万亩,覆盖率为81%,是寿宁三大林区之一。境内山峦叠嶂,溪流纵横,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鸾峰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下党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碑坑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1988年建乡时为宁德市四大特困乡之一,也是省定贫困乡,农林牧渔总产值186万元,总人口约7500人,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0元,贫困率达70%。

20多年来,下党乡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下,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全乡面貌已焕然一新,基本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程控电话,建起了学校、医疗站等基础设施。2016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国地税财政收入21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05元,总人口8071人中贫困人口183人。

四、下党扶贫开发新路子

下党乡立足实际,在深入实践习总书记摆脱贫困重要思想中,探索总结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一是党建扶贫。选准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建强扶贫一线核心力量,实现所有建制村驻村任职、蹲点干部“全覆盖”,有效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能力。例如,下屏峰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群众种植脐橙1500 亩、创办茶叶企业2家、农家乐2家、民宿1家,引导村民投资超市,2015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多元。

二是旅游扶贫。以下党村被列为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为契机,新一届县委提出了下党“135”思路定位,以承接省、市委党校学员入驻培训为突破口,量身定作“五个一”的学习内容:走一段连心路、重温一段历史、上好一堂党课、举办一个仪式、夜谈一次心得,并策划生成实施了30个建设项目,致力将下党乡打造成为中国红色旅游新地标。

三品牌扶贫。创建了“下乡的味道”品牌。在省委组织部的挂钩推动、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大力支持下,成功推出了全国第一个“扶贫定制茶园”,创造了“互联网+TV”党媒精准扶贫的“福广模式”,利用“互联网+TV”平台,实现茶叶管理加工与全程视频监控结合、生态农副产品线上销售与农超对接相结合、“下乡的味道”品牌打造与媒体推广结合,为进一步畅通农副产品流通渠道,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四是金融扶贫。成立专门扶贫发展基金会用于精准扶贫户兜底保障。力推相关金融部门为全乡的农户提供惠农贷、信用贷等贷款优惠政策,发行为贫困户量身打造的集储蓄、结算、授信等功能为一体的精准扶贫卡,同时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资金和产加销一体化平台,较好发挥了金融造血功能。

馆内陈设:

1、展厅 珍贵历史照片 文字解说 下党乡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

2、廊桥 鸾峰桥简介石碑 国家、省、市、县重点文物保护的标牌

3、王氏祠堂 “百口同居”“五世同堂”“功在家国”的牌匾

地址及开放时间:

1、展厅 位于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鸾峰桥头对面 8:00-18:00

2、廊桥 位于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南面水尾 全天开放

3、王氏祠堂 位于下党古村中间 8:00-18:00(需提前联系)

宁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