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张高谦烈士陵园
2017-06-20 11:00

图2 张高谦雕塑副本

图2 张高谦雕塑副本

1961年2月,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大韩小学四年级少先队员张高谦,为保护集体羊群,与偷羊的坏分子搏斗,英勇牺牲,年仅14岁。张高谦牺牲之后,他的英雄事迹广为传诵,被誉为“闽东山上小青松”,其事迹文章入编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小学语文课本,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宋庆龄亲笔题词“学习张高谦,做毛主席的好孩子”。张高谦烈士陵园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1995年8月被命名为福建省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回眸

1960年秋天,生产队羊群没人放,张高谦主动提出一边读书一边放羊。由于他精心饲养,到年底,8只羊变成了14只。乡亲们赞扬他把集体财产看得比自家还重。在学校里,他当了中队长,品学兼优,受到同学的敬佩。1961年2月6日晚,他担心大风吹坏羊栏,冒着风雪去检查,发现有人偷羊,他一边上去抢羊,一边高喊:“有人偷羊了!”风太大,高谦的喊声谁也没有听到。偷羊的人吓坏了,先是软劝,高谦不听,偷羊的人接着两眼冒出凶光,拿起柴刀威胁道:“你是要命,还是要羊?”在锋利的柴刀前,高谦毫不畏惧,一边与偷羊贼搏斗,一边高喊,终因年幼体力不支倒在血泊中。他为了保卫集体财产,光荣地献出了生命。

北路戏少年张高谦剧照

北路戏少年张高谦剧照

张高谦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广为传诵,被誉为“闽东山上小青松”。国家民政部批准其为革命烈士,被团中央追认为“红色少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宋庆龄亲笔题词“学习张高谦,做毛主席的好孩子”,郭沫若为张高谦写下了《雷锋式的红色少年》的诗篇,叶飞等领导也先后题词,高度评价了张高谦的英勇行为和优秀品质,号召全国青少年向他学习。反映“红色少年”张高谦英雄事迹的文章还被收录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小学语文课本,连同《张高谦》连环画及戏剧《红色少年》、歌剧《护羊曲》等,教育鼓舞了几代人。

宋庆龄为张高谦题词

宋庆龄为张高谦题词

附图7连环画《张高谦》

附图7连环画《张高谦》

主要展点

1.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建有先锋亭、张高谦塑像、领导题词壁、烈士纪念碑等,先后被省教委、团省委命名为“福建省学校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福建省首批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95年,被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团中央命名为第三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群众在张高谦烈士陵园组织纪念活动

群众在张高谦烈士陵园组织纪念活动

2.烈士纪念室   张高谦烈士纪念室位于大韩村委楼,面积80平方米,内设有铜铸张高谦半身塑像,陈列张高谦生前的部分学习、生活用品。纪念室四周墙面为展板,版面内容为张高谦生前事迹、护羊壮举、后人缅怀高谦精神重大活动、高谦故乡改革开放的变化以及各级领导对张高谦的题词原作等,图文并茂、生动翔实地记录了张高谦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附图9:群众参观张高谦烈士纪念室

附图9:群众参观张高谦烈士纪念室

3.张高谦小学   为缅怀少年英雄,经县政府同意,英雄生前就读的大韩小学易名为张高谦小学。多年来,张高谦小学师生义不容辞地肩负起陵园保护与管理的重任,在校内坚持开展创“高谦班”和争坐班级“高谦光荣位”活动;在校外,积极与县内外、省内外十几所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使高谦精神得到弘扬光大。几年来,学校少先队先后获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少工委“创造杯”活动奖、“省教育先进单位”、“省双文明建设先进中队”、“省优秀中队”等荣誉称号。

附图10:张高谦小学

附图10:张高谦小学

交通联络

地址: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

乘车路线:在寿宁汽车站乘坐“寿宁——福安”班车,途经大韩村桥头下车步行。

开放时间:全天候

联系电话:13859678923

联系人:卢少霞

宁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