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从苏州到甘肃 “绿丝带”公益团成员筑起3000平方米“防沙墙”
苏大“绿丝带”公益团连续五年在甘肃民勤县开展防沙固林公益活动,在沙漠中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苏大林”。图为志愿者们在压制麦草格制作沙障。□刘金光摄
苏报记者 崔阳阳 苏报通讯员 刘金光
火车颠簸30多个小时,长途跋涉2000多公里,近日,苏州大学“绿丝带”公益团70余人终于到达“沙漠绿洲”甘肃省民勤县。今年,已是他们第五个年头在此开展防沙固林活动。种植浇灌梭梭树、搬运草垛子、压制草格子、填埋老鼠洞……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这群年轻人凭着顽强的意志与必胜的信念,将“绿丝带”防沙林面积逐步扩大。至今,他们在这片荒漠中已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苏大林”。
准备四五个月,只为每年暑期防沙固林
甘肃省民勤县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在两大沙漠的夹击下,面积1.6万平方公里的民勤绿洲,一直面临着被沙漠吞噬的危险。
2013年春天,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学生傅裕在甘肃省民勤县参加完植树公益活动后,萌发了成立公益社团的想法。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下,“绿丝带”公益团就此诞生。
“绿丝带”公益团通常利用暑期赶赴民勤县开展防沙固林活动。今年为了准备此次远行,公益团的成员们已经忙了四五个月。从3月份“植树节”开始,“绿丝带”公益团就举办了义卖义捐活动,筹得款项全部捐给“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用于购买梭梭树苗,并由协会成员前往沙漠进行种植和浇灌;4月,团队制定方案,举办宣讲会,招募志愿者;5月,开展户外生存训练、志愿活动培训;6月,购买物资用品和出行保险,做好最后的出行准备;7、8月份,奔赴民勤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在民勤县沙漠地区,搬运草垛子、压制草格子、填埋老鼠洞是志愿者每天主要的工作。“沙漠天气异常炎热,风沙肆虐,住宿和饮食不便,条件非常艰苦。”砍柴生火、烧水做饭、帐篷露营也成了他们每天的必修课。凭借着出发前的精心准备和顽强的意志,志愿者克服了种种困难。五年来,绿化面积逐年扩大,至今已达到3000多平方米。
“以前,我们这儿很多居民忍受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举家迁徙,没想到这些大学生们能坚持连续五年来这里帮忙,谢谢他们的付出,创造了一片片沙漠绿洲。”提到“绿丝带”,民勤县当地的居民都竖起大拇指。
孩子们扛着比自己高好多的铁锹植树
“绿丝带”公益团成立之初,仅有7名成员,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100余名成员的大团队。在这个大团队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自发参与到此项活动中的“亲子家庭团”。
今年共有7批“亲子家庭团”以志愿接力的形式前往沙漠,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做实践,填填鼠洞、铺铺草垛。“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孩子们或许也只觉得新奇有趣,但这个过程可以让他们逐渐形成环保意识,磨炼意志,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公益团学生负责人之一赵健宇说。
穿着各色防晒服的孩子们学习搭帐篷。填鼠洞时,孩子们扛着比自己高好多的铁锹,虽然干起来很吃力,但他们依旧开心得咧开了嘴,摇摇晃晃地穿梭在梭梭林之间,寻找着老鼠洞。
“沙漠之旅,不仅仅有风暴,还可以有公益行动,希望孩子回到江南水乡时,能珍惜每一滴水,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
“亲子家庭团”王阿姨带着女儿一起参加了劳动,其间也经历了多场沙漠风暴。她说,这是一次既美好又发人深省的旅行。
“‘绿丝带’的含义,不仅仅是防沙固林,守护一方水土,更是延续一种情怀,传承一份挚爱。”赵健宇说,他们将继续前进,用信念一点一点地影响、一点一点地改变,将一个个希望和祈愿扎根地下,将深浅不一的脚印烙在西北这片土地上。在不远的将来,终会走出一条“绿丝路”。
责任编辑:雀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