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 内蒙古篇】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市场拉动——“库布其治沙模式”调查
几千亩沙柳筑成一道绿色屏障,挡住了风沙南进的脚步。今年,高二云一家仅出售沙柳苗条就收入约7万元,加上用沙柳养羊、出售平茬枝条、林业补贴,每年沙柳林为他家贡献近15万元的收入。
这里是库布其沙漠南缘的风口,54岁的高二云是内蒙古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的治沙大户,种植沙柳3000亩。
近20年来,政府强力主导引领,企业商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研机构提供科技支撑,众力齐发,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终于发生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产业发展的梦想。
政府主导政策引领
蒙语库布其意为“弓上的弦”,而库布其沙漠恰如一把弓弦把黄河拉成“几”字形,横亘在鄂尔多斯市北部,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七大沙漠。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受过度放牧、乱垦滥伐影响,沙进人退,威胁“塞外粮仓”河套平原和黄河安澜。
上世纪90年代,鄂尔多斯市和相关旗区明确“植被建设是最大的基本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生态重点工程的主导引领作用,开发推广各种治沙技术。
深受风沙之害的达拉特旗1998年以来,政府性投入约占全旗生态投入的70%,企业和村集体、个人投入分别达到近15%。多元化投入加快了治沙进程,库布其沙漠达拉特段的500多万亩沙漠、沙地,现已治理125万亩,实现了治理面积大于沙化面积。
沙漠腹地中的杭锦旗鼓励企业和个人以承包“五荒”、入股、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生态工程。对成绩突出的企业和造林大户,优先纳入工程范围。仅2009年以来,企业和农牧民的生态建设投入就达到30多亿元,有效缓解了政府投入压力。
允许先造林后纳入生态重点工程范围、鼓励种经济林、培育林沙产业……政策引导之下,农牧民、企业纷纷包地治沙、投资林沙产业,涌现出王果香、乌日更达赖等一批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和以亿利、伊泰、东达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
目前,库布其沙漠的治理率达到25%,扩展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仅过去5年间,流动沙丘就减少了49万亩,中度、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114万多亩。
产业投入点沙成“金”
生态建设投入大,没有产业和效益驱动,难以持久。多年来,一批企业在政策支持下,投资参与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发展林沙产业,探索出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之路。
甘草既是药材又能固沙、改良土质。20多年来,亿利集团在沙地里种甘草5万多亩,还以“公司+农牧户”的方式建设甘草种植基地,为旗下的中蒙药厂提供了优质原料,并出口日、韩、德等国,现已在建设黑枸杞、肉苁蓉等沙地药材种植项目。
开发柠条、沙柳等灌木资源,建设万吨级发酵饲料厂;开发湖泊、沙漠等景观资源,在沙漠腹地建设七星湖景区。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说,20多年来,集团投入30多亿元,将大片沙漠改造为绿洲,构筑起特色农牧业、旅游、药材种植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为沙漠增绿的同时,实现了企业发展、地方兴业。
东达集团从1997年起在达拉特旗承包沙地,现已投资20多亿元,治沙30万亩。库布其沙漠北缘的风水梁一带曾是漫漫沙海,无一户人家,如今成了“生态小镇”,53平方公里的治理区内草木葱茏。
伊泰百万亩碳汇林工程、源丰生物质热电项目、天骄沙棘饮料、高原杏仁露等产业项目,响沙湾、银肯塔拉等沙漠生态旅游项目……大批企业治沙、开发林沙资源,带动了库布其沙区由单纯治沙向生态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态产业体系。
增收惠民绿富同兴
杭锦旗巴音乌素嘎查54岁的牧民吉仁门肯,家里的3100多亩草场沙化严重,2009年被列为禁牧区,一家4口人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近几年,在亿利集团提供甘草苗和技术指导下,他已种植甘草1000多亩。
“一亩能产鲜品200来公斤,好的一斤能卖12元。”吉仁门肯说,近几年,他卖甘草和甘草籽的收入平均每年在5万元左右,比养羊还划算。
在政府引导和龙头企业带动下,库布其沙区的大批农牧民通过造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务工等渠道,融入治沙和生态产业链条,实现了脱贫致富。
东达集团董事长赵永亮说,目前东达已发展养殖户3060户,每年出栏獭兔500多万只;饲料、人造板等加工厂辐射带动灌木林近300万亩,惠及上万户农牧民;旗下工厂直接吸纳1100多人就业。每年,向农牧民发放獭兔、沙柳等收购款近6亿元。
高二云一家依靠种植出售沙柳致富,昔日穷得叮当响的官井村民都靠着这种沙漠中最顽强的植物改变了生产生活环境,脱掉了贫困帽子,近几年仅出售沙柳苗条一项收入就有100万元左右。
当地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库布其沙漠及周边治理区范围内的10多万农牧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记者 李仁虎、任会斌、王靖)
责任编辑:雀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