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 市局发布

11月10日宁德市举行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

2017-11-10 15:58

11月10日,宁德市举行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宁德市经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缪明华,党组成员、副主任姜奇忠,投资科科长张敬源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宁德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廖南福主持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主持人

主持人  廖南福:

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宁德市委、市政府抢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着力做大做强锂电新能源产业,宁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已分别成为全球第一的消费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动力电池的制造企业。当前,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正加快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力争在“十三五”末期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新能源千亿产业基地。今天,宁德市政府新闻办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特别邀请有关方面负责人,向大家通报我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有关情况,发布相关信息,并现场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

现在,我向各位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关负责人,他们是:宁德市经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缪明华,党组成员、副主任姜奇忠,投资科科长张敬源。参加发布会的还有中央驻闽新闻机构、省直驻宁媒体和市直媒体的朋友们,以及市直有关单位的同志。

首先,请缪明华副主任通报1-9月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并发布相关信息。

缪明华

缪明华: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宁德市经信委,向莅临会议的各位新闻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适应新常态,认真落实新理念,扎实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培育、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精准服务,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平稳。特别是抢抓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产业发展思路,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一、锂电新能源产业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有力支持下,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变强。从2008年3月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至今,锂电新能源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均增长达144%,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新引擎”。今年1-9月,锂电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257.52亿元、增加值108.93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1%、增长51.9%,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349%,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7个百分点,是宁德市增长最快的产业,是宁德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目前,宁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TL)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ATL)两家龙头企业已分别成为全球第一的消费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和全球第二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企业。2017年,两大龙头企业产值将超过350亿元。

二、我市扶持培育锂电新能源产业主要措施

1、深化驻点服务。成立宁德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指挥部,市政府郭锡文市长亲任总指挥,市经信委牵头会同蕉城区、东侨开发区抽调干部驻企开展协调服务,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实行每日一报告,每周一协调、每月一小结,做到企业发展问题发现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召开现场会议研究解决,对重大问题由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市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协调,精准调度,优先保障,确保各项工程项目按计划实施。仅今年,就召开现场会50场,形成专题会议纪要29份,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0多项。

2、着力要素服务。对龙头项目建设中所需的用地、资金、用电等要素,依据项目建设规模和进度,摆出“盘子”、列出“清单”,提前谋划运作、主动作为。在用地方面,优先协调、优先调度、优先保障,已累计为宁德新能源一、二、三期项目提供建设用地2600多亩,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在资金方面,为进一步降低两家龙头企业融资成本,多方协调金融银行机构加强融资贷款,同时强化基金扶持,累计争取各类融资贷款20多亿元;在用电方面,积极帮助争取电力直接交易政策,已累计降低用电成本1.1亿元。

3、突出政策服务。实施龙头企业“一企一策”,出台《宁德市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发展七条措施》,从用地优惠、设备补助、增产增效、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招才引智、设备补助等七个方面给予专项扶持。建立完善新能源项目政策服务首问责任制,市经信委会同市直其他各有关部门及时帮助、指导两家龙头企业申报对接中央、省、市各项扶持政策,推荐时代新能源列入国家工信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一批),推荐两家龙头列入国家工信部《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已累计争取项目技改、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等各类补助资金6亿多元,

4、实施人才战略。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市里先后出台“三都澳人才计划”“天湖人才评价认定办法”“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八条措施”等政策措施,在落户、科研、所得税、购房、就医、子女就学等多方位助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招才引智,打造锂电产业“人才高地”。两家龙头企业共引进博士180多人,硕士1600多人,国家“千

人计划”专家2名,福建省“百人计划”专家6名,福建省创业创新团队1个,人才科研实力已跻身全球先进行列。

5、鼓励加大研发。支持加大研发创新,鼓励争创国家、省级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对获评国家、省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分别给予相应奖励,同时落实好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补助有关办法,进一步增强锂电新能源产业产品和技术开发能力。目前,两家龙头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不低于营业收入的6%,已建成院士工作站、“福建省动力与储能锂电池及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和“福建省锂电池管理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累计获得专利超过1000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40多项,部分科研成果全球领先。

6、完善功能配套。积极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产城融合发展,以锂电新能源产业为依托,环绕蕉城区西陂公园,串联棉桃山生活配套区及北山西林校区,形成一个景观环境优越、产业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生态系统,打造集锂电池生产研发、展示体验、观光旅游、体育休闲、文化教育、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宁德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宁德“全球最大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上升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把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宁德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三五”重点发展的产业来抓,举全市之力建设“全球最大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市经信委作为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综合性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真诚的欢迎媒体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宁德的发展,多多宣传报道宁德的经济发展成果和产业发展亮点。谢谢大家!

主持人  廖南福:

感谢缪明华副主任的介绍与发布!

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应邀提问时自报身份。现场提问现在开始。

闽东日报记者:宁德锂电新能源的重点在建项目情况?

姜奇忠 

姜奇忠: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截至目前,锂电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共四期。新能源一期项目于2008年3月启动,项目用地550亩,包括厂房、研究中心、测试实验室等,主要生产消费类锂离子电池,2014年7月全部建成投产。新能源二期项目于2014年底开始建设,由动力电池和电池模组两部分组成,项目用地500亩,项目产值140亿元,2017年已全面建成投产。新能源三期项目于2016年开始建设,项目用地1125亩,包括两个项目区:(1)ATL401项目,即新能源湖西产业园数码项目,建设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厂房3座,达产后年新增产值150亿元。目前1号厂房已建成投产;2号厂房主体结构已完成,计划年底开始试产;3号厂房基础施工已完成,计划2018年12月前全面建成投产。(2)CATL724项目,即新能源湖西产业园EV项目,建设4座厂房,达产后年新增产值320亿元以上。目前,1号、2号厂房完成主体工程;3号厂房基础施工已完成;4号厂房计划2018年动工,计划2020年底前全面建成投产。新能源四期项目,即ATL消费类锂离子电池扩能项目,用地已确定选址三屿片区,总投资10亿美元,项目用地1000亩,计划2018年10月开始动工,计划2020年底前全面建成投产,年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

宁德晚报记者: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链项目建设情况?  

姜奇忠:谢谢这位记者朋友。2月18日,我市成功举办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招商活动以来,截至目前累计对接产业链项目36个,总投资247.24亿元。项目涵盖锂离子电池隔离膜涂层材料和铝塑材料,正负极材料,隔离膜、铝箔、铜箔、电解液、锂电池构件、电芯壳盖、模具等产业链产品。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的锂电新能源企业,如杉杉科技、厦门钨业等,充分显现了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在业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截至11月9日,36个产业链项目中,屏南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杉杉科技负极材料、厦钨正极材料、卓高隔离膜、龙榕包装等5个项目正在建设,预计明年上半年陆续投产;东莞阿李、思客琦装备等10个项目已摘牌,正在开展前期总评、安评、环评、围墙建设等前期有关工作;国泰新材料、青山三元材料等4个项目正在选址;时代电机、侨云电子等10个项目已暂时租赁厂房生产;其余7个项目正进一步细化对接中,争取早日落地建设。1-10月,卓高、侨云电子、时代电机等已开始生产的9家产业链企业,合计实现产值7.5亿元。 

中新社记者:目前国家、省、市都有那些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我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将起到一个怎么样的作用?

张敬源

张敬源:谢谢这位记者朋友。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家、省里、市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日前,国家工信部等5部委共同发布了第44号令《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闽政〔2017〕36 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7〕110 号)。“电池、电机、电控”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占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50%左右。以上这些政策都有利于我们发挥动力电池、动力电机及电控产品领先优势,为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提供“三电”系统成套解决方案,迅速抢占市场。同时,为抢抓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今年以来,我市相继配套出台了《宁德市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七条措施》,《宁德市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发展规划(2016-2020)》,《宁德市加快全市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目前正在草拟《关于加快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措施都将进一步推进我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宁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宁德市锂电新能源产业的产品、技术优势? 

张敬源:谢谢这位记者朋友。ATL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产品拥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快充、异形、安全等技术优势,质量处于全球领军地位;高能量密度、快充等新技术,引领了市场的发展,最出名的一条手机广告语“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就是来源于ATL电池产品;同时可向客户提供定制设计、样品制作、系统整合、安全认可、大量生产等一条龙服务,是苹果、华为、小米、OPPO、魅族、大疆等知名品牌的电池供应商。CATL动力电池拥有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动力电池产品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动力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可高达250Wh/kg  (量产可达210,研发可达300),可为电动乘用车电池包及系统承诺不低于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和在-30℃-60℃温度范围内使用,不仅是国内唯一量产配套宝马、大众等国际著名车企的动力电池企业,还和标致、雪铁龙、日产、雷诺、奔驰、通用等联盟,产品将在2018—2019年推向市场;在国内市场,时代新能源拥有宇通、金龙、北汽、上汽、广汽、吉利等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东南网记者:请介绍下宁德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及未来的规划目标? 

缪明华: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结合宁德市北部新城规划建设,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内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公寓等配套项目加快建设、完善,周边教育、医疗、商业、金融、物流等生产生活公共配套逐步齐全,紧邻衢宁铁路、沈海高速复线、104国道和漳湾码头,区域后续发展三屿围垦储备用地7000多亩,产业基地区位优势愈发明显。目前,依托北部新城打造全球最大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的载体和平台已经形成,“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效应正逐步凸显。宁德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立足于我市现有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基础、发展条件和区位优势,打造以ATL、CATL为龙头带动,以锂电池及PACK(成组)制造为核心,以材料和设备为支撑,以集约发展前瞻配套布局为重点,以国际化视野为导向,以技术和人才为动力的锂电池产业链集群。通过做强锂电池产业链,突破发展新能源整车产业,带动发展高端装备、电机电控、管理系统、检测认证等关联产业。建成龙头带动明显,产业链上中下游协调发展,以东侨、蕉城为核心,辐射带动福安、福鼎、古田、屏南等周边县域,全球最大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预计至“十三五”末,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总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其中电池产业产值达700亿元,配套材料和设备产业产值规模超过300亿元。

主持人  廖南福: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领导的详尽回答!会后,记者朋友还可以继续采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

尊敬的各位来宾、记者朋友,全面贯彻发展新理念,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培育壮大锂电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是我市“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新一轮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希望各媒体、各位记者朋友,多多宣传宁德工业产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为宁德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加油鼓劲。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责任编辑:孙伏明

关键词

锂电 新能源 产业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