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 答记者问

11月14日宁德市举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

2017-11-14 16:09

东南网记者请介绍一下宁德市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展情况。

钟亮

钟亮我市共56座木拱廊桥,其中11座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闽浙两省22座木拱廊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我市有9座木拱廊桥列入,包括屏南县5座,寿宁县3座,周宁县1座。

今年7月19日,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推进会我市寿宁县举行。我省寿宁、屏南、周宁、政和和浙江省泰顺、庆元、景宁七县商讨通过了“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联盟章程”和“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联盟协定”,商议了“中国闽浙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意见”。在会上,七县签署了申遗联盟协定,就共同设立廊桥保护七县联盟,推进廊桥保护、申遗工作达成共识。根据七县所达成的共识,联盟将成立专门的申遗协调组织机构,统筹各申报地的工作进度与质量,动员相关部门为申遗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并做好廊桥周边环境整改及宣传科普等相关工作,争取在2021年获得推荐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

围绕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下一阶段我们将结合本地实际,明确目标,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申遗时间节点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木拱廊桥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安全防护、宣传推介等各项工作,确保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工作顺利推进。

令人欣喜的是我市领导赴京取得北京大学的支持,未来将依托北京大学传统文化智库研究中心,借助其平台优势和区域优势有力推动木拱廊桥的申遗,将其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去看待,使之更好更快地向世界遗产迈进。

 

宁德晚报:请介绍一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情况。

兰孟洪

兰孟洪:多年来,我市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资源,充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名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方面,共有3镇、6村被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镇、23村被评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居全省前列。传统村落申报方面,共有63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数全省第一;共有70个村庄入选省级传统村落,数量全省第二。

保护资金方面,我市整合各类项目,积极争取上级保护资金,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的投入。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的31个村庄,目前已各获得300万元中央扶持资金,共计9300万元。自2014年起我省每年选取10个乡镇(村)给予450-500万元奖补进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整治工作,我市积极争取省重点扶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整治项目,有蕉城区霍童镇、福安市溪潭镇廉村等2镇3村被列入名单获得奖补,获得补助资金2450万元。

闽东日报记者:请介绍一下宁德市畲族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林华锋近年来,我市逐步健全畲族文化保护工作的组织机构,大力抢救保护畲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心打造畲族歌舞品牌,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畲族文化活动,不断推进畲族文化生态整体保护,这些都有利于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的畲族文化。2017年7月1日,我市出台首部地方戏实体法《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将从立法层面开启我市畲族文化保护发展的新篇章。

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我市将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单个的、分散的项目保护提升到与其依存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目前我市有15个畲族村落被评为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随着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群众保护意识不断提升,蕉城区上金贝、猴盾,福安市溪塔、虎头,霞浦县半月里等村已成为市民周末特色文化乡村休闲游的热门景点。我市还着力打造畲族歌舞、畲族文化活动和畲族文化产业等畲族文化品牌。《凤冠银光》《山哈魂》等一批畲族歌舞获得各类奖项;“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歌会歌节等少数民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进一步打响;“畲族银饰”“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畲族医药”、“畲族木艺”、“畲族服饰制作技艺” 等生产性非遗项目开发力度加大,这些举措将宁德畲族文化成果,进一步推向品牌化、精品化。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族银器制作技艺”的保护单位福安市珍华堂工艺品有限公司、福建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畲族银器)分别被评为第四批和第六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珍华堂”银雕成为全省“国家级非遗名录”首个中国驰名商标。

宁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请介绍一下宁德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成果。

钟亮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我市文物部门对全市85家机关单位、141家事业单位、34家国有企业,共计260家国有单位进行了详细的普查,共登记有可移动文物11523件/套,分别为博物馆(纪念馆)11127件/套,图书馆3件/套,档案馆15件/套,其他文物收藏单位378件/套,收藏的藏品基本上以文博系统为主,占总数97%。

在全市共登记的11523件/套藏品中,瓷器、钱币、竹木雕、陶器、档案文书占的比例较多,皮革、牙骨角器、玻璃器、邮品、交通运输工具、漆器、音像制品等方面缺乏。在全市共登记的11523件/套藏品中,76%以上保存较完整。

通过文物普查,全面掌握了宁德市国有单位收藏文物的基本情况,为提高各级政府文物管理和文物保护水平奠定良好基础。普查期间,部分县人民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文物部门的保护条件和保存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文物经费也得到基本的保障。同时,全市文物干部队伍规模状大也有所扩大,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形成一支业务能力较强,工作作风扎实的文物队伍。

宁德网记者:请介绍一下我市近年来非遗项目获得补助的情况。

兰孟洪2008年至2017年,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共计得到国家非遗补助资金合计4054万元。其中累计得到400万以上补助资金的项目有:宁德霍童线狮1020万、屏南县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536万、寿宁县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497万、蕉城区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465万。

另外,2016年至2017年,我市省级和重点市级的非遗项目得到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合计308万元,其中2016年157万、2017年151万。

这些补助经费,使我市非遗保护单位能更好开展非遗项目的挖掘展示和保护宣传工作。

责任编辑:孙伏明

关键词

畲族 木拱 廊桥 保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