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畲服里的岁月浮沉
宁德网(黄璐)千年山哈,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别具一格的服饰,衣物上的精致刺绣是畲族传统服饰的灵魂所在。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畲族元素被编成舞蹈带上舞台,畲族传统服饰也愈发光彩夺目。
画线、量尺寸、裁剪、缝纫……在闽东畲族传统服饰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林章明的眼里,畲服的每一个制作步骤都包含着灵魂交流,每一件服饰都是鲜活的代名词,具有深刻含义。
积学储“宝” 秀工为采
近日,笔者来到林章明的工作室时,他正在赶制一批舞台装,这些舞台装根据场地的特点和舞蹈的需要增添了相应的元素设计,且需要经过反复修改以达到最佳效果。
林章明告诉笔者,在众多畲服中,最有特色的要属凤凰装。过去人们崇拜祖先,在衣裳围裙上绣出各种彩色花边,象征凤凰的颈部、腰上美丽的羽毛,还有金黄色的编织腰带,如同凤凰浴火的尾巴。畲族传统图案来自于日常生活,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或是传统的云勾、浮龙纹、叶纹等,靠的是畲族人民灵巧的心思和双手,更重视实用性。
提及制作畲族传统服饰的技艺,林章明表示,做好一件传统畲服,包含许多细节工作,如量体、备料、选款、裁剪等,每个环节都是重点,都要反复确认,不仅需要经验,还要足够熟练。一套畲服做下来,往往需要半个月甚至更久。
据林章明回忆,1994年,十八岁的他便到霞浦拜师学艺,师从畲服制作技艺传承人钟李发。从最开始的缝裤脚学徒,到现在的畲服制作技艺传承人,林章明在学习畲服制作的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二十六年。
“刚开始就只能缝制一些边边角角的布料、裤脚,学了两三年才能独立制作一件畲族传统服饰。”讲起学徒时的经历,林章明表示,刺绣是学做畲服最难的一个部分,第一次练习刺绣,稍不留神就会绣错花样,一针一线都是对刺绣者的挑战,唯有耐心和孜孜不倦地练习,才能提升刺绣手艺。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林章明每天加紧练习,他的刺绣功夫也突飞猛进。虽为男子,他刺绣的活计却一点不输心灵手巧的女子。这也为林章明自主开店奠定了基础。1998年,出师后的林章明回到宁德,便在蕉城开设服装裁缝店。
如今,这个容量不大的空间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畲族传统服饰,金丝银线彩色花边精美非常,还有一台完好的织布机从创业初始就陪伴至今。服装裁缝店开设初期,店内仅三个人,生意也受到限制,但是林章明没有放弃,他相信畲族传统服饰会因其特色而重新被重视。正是因为这份热爱,他在畲服制作的路上越走越坚定。
精理为“文” 研阅之致
今年十一月林章明参加第十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工艺优秀作品《畲华》。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畲族传统服饰受到现代化影响,许多畲族群众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转变。“我在当学徒的时候就经常遇见门庭冷落的情况,客人少,制作周期又长,大家更爱穿各式各样的现代流行服装,”谈起畲服的没落,林章明摇摇头。
生活方式的转变,加之畲族传统服饰多是黑、蓝两色,不受年轻人的青睐,畲族传统服饰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而制作技艺更是无人问津,想要出师需要3至4年,还会遭遇市场不景气的状况,很多匠人面临后继无人、技艺流失的境遇。
“着右衽花边衣,尚青、蓝色”,历史上称畲族为 ‘菁客’。”
如今时代发展带来了染色工艺的进步,色彩斑斓、颜色丰富的畲族服饰早已成为更受年轻人欢迎的对象,但仅仅是色彩的多变还不够。
“不改变不行,人工成本太高了,一件纯手工制作的畲族传统服饰花费周期长,并且价格昂贵、绣花不易护理,而机器绣花周期非常短,价格实惠,加上一些镶金丝银线的复杂花纹只有机器能做出来。”林章明翻出一卷机器绣好的外接花边,上面的图样清晰精致,只需要在服饰基本打样出来后缝上即可。
“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比如这个凤凰装,是结合了旗袍收腰、开叉的元素设计的。”提起设计的灵感,林章明表示,很多东西都是从过去沉淀下来,再慢慢积累成自己的风格。
在众多畲服款式中,林章明认为飞鸾式的畲族传统服饰改良得最为成功,它保留了最原始的款式,衣领的自然花纹不断往外增扩一道又一道花边,如今呈现大面积的纹样,颜色鲜艳美观,对比起清朝时期的样式,观赏性大大提高。
从业二十多年,林章明的眼睛依然和当年一样明亮有神,但是提到刺绣这门传统的复杂手工艺,他略显遗憾,“现在机器绣花很多时候代替了人工刺绣,久不练习手法有些生疏了。”手工绣出的花纹一针一线皆是心血,比起机器绣花多了份庄重的立体感。
“也多亏了近些年民间的宣传和努力,让更多人看到了畲族传统服饰的出彩之处,如今舞台装和日常装的需求都在增加。” 据了解,每逢三月三,林章明的团队总会接到很多任务,大家紧锣密鼓地赶制一批又一批畲族传统服饰。
巧运匠“功” 余心有寄
2012年,林章明设计的作品《飞龙在天》《火蓝畲鸣》《凤凰之歌》均入围首届中国畲族服饰设计大赛决赛,获得单套常规实用型服装优秀奖,使他成为福建省唯一入围总决赛的设计师。今年11月,他的《畲华》更获得第十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工艺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我现在的徒弟都是有裁缝基础的,没有耐心和兴趣做不来这一行。”畲族传统服饰的传承一直是林章明记挂在心的事情,在不断前行的时代面前,畲族传统服饰做出了改变,而人们的内心也和当初不同了。
林章明说,现代生活节奏太快,人们不再追求服饰的特殊含义和制作技巧,背后的文化也逐渐随之流失,成衣可以批量生产,但很少有人思考这些花纹图样和款式代表了什么,过去有什么传说。“快餐”式生活带来了方便,也忘却了一些富有民族风格的特色。
关于让畲族传统服饰发扬光大的想法,林章明认为,必须先扩大市场,打出属于自己的名号,才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让这个传统服饰得以保留,也要将传统服饰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做到优化改良,贴合现代人的审美。
“我们有自己的服装注册商标,也在努力推广畲族的文化,想让大家看到,畲族传统服饰可以很精美、很耐穿,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林章明说,服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勤劳智慧的畲族人民用双手创造出来,将它留给子子孙孙。
如今,林章明和他的团队要面临的任务依然富有挑战,据闻已有许多畲服制作公司已倒闭,而他们因为存在时间更久而得以保留,小小的门店,见证了力量的发展。
“接下来,我计划在市区开办畲族传统服饰传习所,整合四县区主要畲族乡及畲族文化产业(公司)力量,将畲族子弟中有兴趣志向者集中起来,传习畲族传统服装技艺。”谈到自己对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的规划,林章明显得踌躇满志。 (图片由小林提供)
林章明制作的凤凰装
林章明正在赶制畲服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