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十年——记警营画家陈秋光
陈秋光的画室四处皆有竹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文/图)一年百幅墨竹画,十载画废万张纸。
自2008年重拾画笔,陈秋光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他欣赏竹的刚正不阿,也享受与宋代的文同、元朝的赵孟頫、清朝的郑板桥、晚清的吴昌硕等画竹大师,通过墨竹,穿过千载清风相聚。11月14日,陈秋光的墨竹作品《潇潇春雨江南岸》,进入“千载清风:中国当代墨竹大展”的精品展区,并悬挂在仅装有12幅作品的玻璃橱窗中。
据主办方介绍,这次展览从今年7月就开始征集,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墨竹画家的500余件作品,评出入选作品292件,其中入展作品220件。展览的整体面貌丰富,大小写意、摹古、工笔等形式多样,反映了当代墨竹画的发展状态和实际水平。
展览期间,陈秋光特地到杭州观展,当发现自己的作品悬挂在精品区,他有些激动,“能够进入精品展区,说明自己的画技得到权威的认可,这对我而言是一个肯定。”
警营画家陈秋光,画如职业,更像竹子,宁折不弯。自幼喜爱画画的陈秋光,先后在华峰先生和林秋先生的精心指导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入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后,师从我国著名国画名家宋省予先生高足——著名花鸟画家林金定先生学习写意花鸟,为其日后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4年,他从集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当了6年美术老师,后改行从事公安工作。
“我想,要干一行爱一行,所以转行后就把画画这事给搁置了。”陈秋光说,直到2008年,公安部举办美术作品展,搁笔18年,并没有让画画的灵感从身上溜走,而从警的经历,更是让他的画作有了独特的精气神。最终,在那场展览中,陈秋光以一幅代表当代民警风度的《威风八面》水墨画获得三等奖。陈秋光在家人的鼓励下重拾画笔,如今他已是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
一个偶然的机缘,在一位好心人的举荐下,投拜了我国国画名家宋省予先生之子——著名花鸟画家宋展生先生,专研写意墨竹,在陈秋光的画室“自在轩”里,墙上、地上、桌上、窗户上……目之所及皆有墨竹。画竹10年间,他走遍了闽东各地的大小竹林,感受着竹的千姿百态,已然悟到胸有成竹。他作画尊重前人,努力在前人的墨竹成就中汲取营养,但又不是守着前人的笔墨一成不变,从他的画中,看得出他对郑板桥、吴镇、宋省予这些名家的墨竹手法下过功夫,然而他在创作时却更多的强调以学来的笔墨抒写自己的人生情怀。欣赏他近年来的墨竹,确实可以听到风声雨声,风过竹面,感受到了时代发展节奏的韵律之美。学习期间,老师鼓励陈秋光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一定要推陈出新,大胆突破,画出与前人不一样的面貌,要有超越前人的信心。
新竹高于旧竹枝。经过多年反复的琢磨研究,他大胆的将在院校学习的西方绘画理念与中国水墨画的审美特征融为一体,摒弃了传统“文人画”墨竹的平面感,通过墨韵层次节奏的变化来体现竹林的光影之美,让画面在不失传统笔墨的基础上更有层次空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种高妙的技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赋予更高的审美情趣。“写意墨竹,包含了中锋、侧锋、逆锋、点、线、面,几乎所有的花鸟画用笔。”陈秋光说,平时工作繁忙,他择墨竹专攻,一方面是画好墨竹能够提升绘画技巧,另一方面是欣赏墨竹挺拔的节气,与从警生涯有如此之相似,从他的墨竹作品中,确实能感受到笔墨的雄浑之美和不屈向上的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朝破土耀长空。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举办的“首届师生作品展览”,陈秋光获得了全国前十名的优异成绩;2013年荣获“全国百名最具收藏潜力艺术家”称号。
年过半百的陈秋光,画竹、爱竹、品竹,已然和竹子融为一体,清高、有节。身为民警,他横眉冷对不法分子,而对弱势群体,则多次义卖画作给予力所能及的帮扶。他说,改革开放四十年,宁德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这座宁和有德的城市,像他笔下的墨竹一样,年年好,节节高。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