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之光 古田金翼——马蹄笋
黄田马蹄笋 黄谷上 摄
□ 黄祖樑
古田是个山城,气候温暖,雨水丰富。一年四季,鲜笋总是一道餐桌上很受欢迎的美食,是男女老少都甚为喜爱的天然珍品。
马蹄笋是丛生型的竹种。因其笋形似马蹄,故称“马蹄笋”。上市时间为每年6月至10月。夏季时分,天气炎热,人们普遍胃口不佳。而马蹄笋口味清爽、营养丰富,并有利于去除油腻和减肥。拿来清炒,或者炖上鸭肉,都让人喜欢。它特别的清甜,翠嫩,吃完让人口齿留甘。
每年的6月至10月份,在闽江中游地区,雾气升腾,空气湿润,这些气候特点对马蹄笋的生长很有利。闽江之水加上黄黏土富含的物质,促成古田黄田镇马蹄笋的优质生产。黄田镇双坑村成立了双坑马蹄笋基地。基地位于南平和古田交界处,内有316国道贯穿,外福铁路古田火车站和千吨水运码头。由于交通便利,现已建成闽江中游唯一的马蹄笋批发交易市场。经过几年的市场开发,鲜笋与笋干已进入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并远销东南亚等地。“黄田马蹄笋”于2007年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马蹄笋商标注册证。年产量从2008年初的3万吨提高到近4万吨,产品符合优质保鲜笋加工要求由52%提高到60%,亩产量0.8吨提高到1.2吨。马蹄笋平均亩产增收500元以上,产品商品化率达到100%,产值达1.2亿元。
在黄田镇还留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乾隆年间,因为马蹄笋长在山麓之间,当时名叫“麓笋”。乾隆皇帝下江南期间骑马路过黄田境内的一岗岭,因劳累饥饿过度摔下马背,被一笋农发现。好心的笋农便挖笋给乾隆充饥,乾隆帝从未吃过如此鲜美的食品,便问此为何物?笋农答曰:“麓笋”。此时乾隆的坐骑引颈长鸣,马蹄朝笋农方向踢来踢去,乾隆一看此笋与马蹄极为相似,就赐名为“马蹄笋”,一岗岭也赐名为“马蹄岭”,从此马蹄笋便成了皇宫贡品。
民以食为天。马蹄笋从餐桌的食物,进而成为黄田人民的重要经济作物。市场不停开发,也出现了许多马蹄笋深加工的产品。一年四季,也都可以买到马蹄笋的各种产品。民众爱马蹄笋,这是市场的指挥棒。靠山吃山,古田马蹄笋这一山珍属于健康原生态的食品。夏季天热,人们的胃口欠佳,相对于油腻的鱼肉等,马蹄笋有刮油搜脂的功效,像是一股清流,守护你的健康。
一道“黄田马蹄笋素炒双耳”,让人回味。食材用到新鲜的黄田马蹄笋,新鲜的黑木耳和古田银耳。准备一个马蹄笋剥去外皮,洗净切成薄片。此处要考验刀功,越薄越完整,口感和形状都更好。黑木耳和银耳分别浸泡洗净撕成小片。食材处理好后,就是翻炒的功夫了,翻炒熟透加少许水,放入味精盐巴,最后淋少许淀粉汁勾芡出锅。马蹄笋白净,黑木耳黑油油的,银耳金黄金黄,口感脆嫩清爽。正可谓色香味俱全,一道养生佳品哦。
而黄田马蹄笋,因为品牌的标识,已摆上大江南北的餐桌。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