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德文艺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风创作 作家笔下的虎贝

儒 士 风 流 (外一篇)

2021-03-12 11:22

◎ 林立志

一座山峰述说一段历史。

虎贝石堂有座狮子峰,秀拔尖耸,被乡人称为文笔峰。

相传南宋朱熹赴屏南讲学,路经石堂(现梅鹤、文峰一带),口渴便到路下山泉饮水。朱子惊奇地发现,泉水中竟然有淡淡的墨香,于是,朱子告诉乡人一个秘密:此地出文人。明朝宁德县督学闵文振在《石堂先生传》中是这样记载:“晦庵过石堂,异其风俗,语人曰:‘此中出儒者,当读天下书十八九’。”他还接着写道:“理宗淳祐甲辰(1244年)寔生先生,有鹧鸪百数绕屋之祥。”

走出乡塾,丰神秀异、性资英特的陈普便不远千里,负笈走会稽,投朱熹再传弟子名儒韩翼甫门下,致志于理学。这种现代人认为枯燥的理学,却激发了陈普内心无限的力量,他说:“聆韩先生夜旦诵四书如奏九诏令人不知肉味。”

名师的耳提面命让陈普成长。澄静神明的格物致知让陈普成长。陈普真知实践,崇雅黜浮,自六经外,星历、堪舆、律算以及百家之书,靡所不究。

学成归来,陈普就开门收徒,在石堂创办书院,一时学者不绝于途,达到了仁峰僧舍无法接纳求学者的地步。随后到江西德兴初庵书院讲学,后又聘礼于勿轩云庄书院主讲。“晚在莆中十有八年,造就益众,出其门以正学显者踵相接。”

终于,先生登上了福州的讲坛,开始传授他主攻了半辈子的理学,由《四书》而六经,先生的“粉丝”们多时达三百多人。如果当时的先生也登上“百家讲坛”,那坛“石堂”老酒该令人如醉如痴了吧。这个讲坛,无疑也是当时全国最高学术交流场所。宋末元初,长期的战乱使学术中心南移,理学成了全国的主流文化。作为朱熹三传弟子的陈普在这特殊时期,对理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清代著名学者黄宗羲亦做了如下评述:“(清庵)先生之学,入闽者熊匆轩(熊禾)、陈石堂(陈普)其尤也。”

陈普力倡朱熹理学,他格物,他也格人,“人位三才之中,为天地之心。人道得则天道成地道平,亦犹心正而身修也” 。我暗自揣摩,700多年前石堂的乡音恐怕无法悦耳动听,但他充满智慧的提醒,于地在陷天在升的年代,通过“正心修人道”或许还可以找到一条通往“诺亚方舟”的道路吧。

我佩服先生的倒不全是他的理学成就,相形之下,先生制成准确记时“纤毫无爽”的铜铸刻漏壶,更让我由衷叹服。当时福建布政司下令府城依此铸造,放在福州谯楼报时,先生可称当时世界一流的钟表行业的高手了。蕉城的一口小井至今还留存着永恒的记忆。城西的白岩壁脚下那个叫“定泉”的泉水还汩汩地流着。先生曾遍尝小城四方之水曰:此泉独重,用之于漏壶流注。

南宋灭亡后,元世祖的谋士刘秉忠三次奏请授陈普为福建教授,先生三不赴诏。这刘秉忠可是位旷世奇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六壬无所不精,元朝的大都建设就是他作为总策划。先生能得刘秉忠的力荐,也足证先生之学包罗万象。

就在刘秉忠吞吐山河、施展绝学、布局大都的时候,先生也在小城巧布机关。先生筹划在城西郊莲峰书院处挖一西湖,长二十四丈,宽十二丈,总长七十二丈。移星换斗,将火形的白岩壁峰倒影投入了水中,从此小城“惑星不显”。然而,前些年建设,将此古迹连根铲尽。前人的心血总在后人的不经意中流失。

陈普的薪火得到了传承,韩信同是仁丰书院陈普门下数百弟子中的杰出人物。韩信同家在漳湾中村,距石堂山迢迢百里。八百年前,古树遮蔽的山道通往高山之上的学堂,求学的路上走着一个个背负书囊的青年学子,学问远在天边,梦想却藏在心间,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图啊。韩信同后来也成了一位大学问家。

这位出身贫寒的学生饱读经典,对宋代濂学、洛学、关学、闽学诸典籍搜览殆遍。对许多古籍重加考订注释,发前人所未发,后人评价曰:“发明礼学,典得核要”“援据明通,为元一代所寡有”。陈普对这位弟子倍加赞赏,感叹道:“吾老矣,得斯人饮水俟命,复何憾哉!”

或许他没有老师的那一份故国情结,他曾应江浙乡试。但是,历史的诡异在他身上重演,这位大学问家落选了。于是他在家乡设帐开馆,以老师的教学程式和方法传道解惑,刊刻理学辅导教材《落华藻》,成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韩信同后来成为著名的建州云庄书院的山长,其门下如张以宁、林文拱、郑义学等皆成名家,他的著作《四书标注》《书经讲义》《书集解》《史类纂》《易经三礼旁证》等在世时都已传世,其理学大家的地位也由此奠定。

陈普逝后三百年,宁德县训导闵文振恐陈普之学失传,“始取先生诸著述于其子孙”刊刻行世,才有今天的《石堂先生遗集》。又辑《韩氏遗书》二卷,但不幸的是,韩信同著作皆散佚。

惜哉,往日风流。

责任编辑:晴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