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德文艺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风创作 山海见证

蓝大娘家的开心事

2021-03-12 16:12

◎ 何奕敏

呀,今天村里来了好多人啊!虽然平时来村里游玩的人也不少,但今天特别多。好,人来得越多越好,儿子媳妇开的民宿和特产店就不愁没有生意咯。哎,老头子啊,你别光坐在门口傻乐呵啊,帮着看看门口的白茶铺,有人要买茶叶帮忙喊一下隔壁的侄儿啊,我去河边把几件脏衣服洗了。

瞧,那几个穿着很时尚的女人,一看就知道是城里人,看啥都新鲜,像是没见过咱们农村的花花草草似的,揪着家门口水渠边的几棵野花野草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又拍照又惊呼的,笑得那叫一个开心呐,瞧她们那开心样儿,老婆子我也觉得好开心啊。

嗯,家里老头子现在不用再去田里干活了,瞧他坐在门口的竹椅上,一边帮着侄儿看店铺,还不忘跟城里来的这一群人聊天呐。我今天去山上采了一天茶青,赚了不少钱,累是累了点,虽然老胳膊老腿的,劳动一天腰酸腿疼的,儿子媳妇一再交代不要再去山上,别再那么辛苦了,可身子骨还硬朗着。他们如今在村里开起了民宿、餐馆、特产店,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如今城里人就喜欢往我们农村跑,瞧着农田啊、瓜果啊、青山啊、绿水啊,反正我看着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在这些城里人眼里,可就成了宝贝咯。随着来村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店铺生意眼看着一天好过一天,渐渐红火起来了。特别是2015年以来,市里来了1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吃住在村里,帮助村里理清思路、出谋献策。他们发现赤溪村耕地面积少,但气候、山地和土壤条件却特别适合种植白茶,便开始推广。现在我们村形成了种茶、制茶、茶叶加工的产业链。小小的茶叶,已经成了我们赤溪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叶子”啦。仅种白茶这一项目,带动我们村民年人均增收达到了7000元。2019年,我们赤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了21600元。像这种发展产业的“造血”式扶贫,让我们老百姓都尝到了甜头。现如今啊,村里每家每户的壮劳力整天忙得脚不点地,忙进货、忙民宿装修升级、忙白茶等当地土特产的生产、包装,忙云顶山那玻璃栈道的修筑,忙农家乐经营等等,看着村里人做事干劲十足,每家每户都盖起了楼房,村委会门口还建了篮球场和村民娱乐健身场,如今空闲时间里,大伙儿不再像以前那样扎堆打牌赌博了,白天忙着干活,晚饭后不是埋头学习,就是去打篮球、跳广场舞、健身,真好啊!你们看,新街这里,每家每户都住上花园洋房了,一栋栋三至四层的徽派建筑民居从街头延伸至街尾,村民们在家门口开起吃住购商铺。瞧,现在我们村的街道多干净整洁啊,我洗衣服的这条溪,水很清澈。能过上如今这样的好日子,像我们原来过惯了苦日子的老年人,真是做梦都不敢梦到的。

想起老头子跟我年轻时,那苦日子真是不堪回首啊。那时候,我们家还住在下山溪畲族自然村里,那里称为“穷山恶水”一点都不过分,路无三尺宽,地无三分平,整个村子就建在半山腰上,屋子背后就是山,门口就是山坡,晚上摸黑出门要特别小心,要不,一脚踩空就掉到山崖底下去了。当年村里的李二狗因为家里穷,跟老婆吵架心情不好,一天晚上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一个不小心,就失足滚到山坡底下去了,摔成了重伤,折断了一条腿,幸好留了一条性命,伤腿就留下病根,瘸了,如今村里人都喊他“李二拐”啦。

提起30多年前的往事,蓝大娘连声叹息着,还给我们唱了一首下山溪村群众自创的民谣:

路无三尺宽,地无三尺平;

门前万丈深,后门万丈壁;

对门喊会面,登门过半天;

出门路十里,起身五更天;

半壁挂草厝,三代苦相依;

遇天作大雨,全家无所避;

三餐食番薯,遮体破衣裳;

婆媳一条裤,做客轮体面;

长天下山溪,日头照半边;

种薯山猪吃,种豆无粮收;

终年砍毛竹,不足换油盐;

野菜加笋干,难度半年荒。

呀,民间的智慧真是惊人呐!瞧,就这样了了几句顺口溜,就栩栩如生地描述出了当年下山溪村的恶劣生活条件和村民们的贫穷困苦。可见当年下山溪村山陡、坡险、溪弯、地狭……耕地面积被山与山挤压到了最低限度。曾经,村民们住的是破烂不堪的木瓦房和茅草房,有些村民穷得连衣服都轮流穿,长期以野菜和笋干果腹……听着民谣,我们这些从未去过下山溪村,更没有体验过这种生活的人,感同身受,内心感到无比震惊,从而产生强烈的同情心。提起30多年前生活的艰辛和活着的不易,蓝大娘的眼角湿润了。

蓝大娘告诉我们,她今年81岁了,家里祖祖辈辈生活在下山溪村,是土生土长的畲族土著居民。1995年,下山溪村22户畲族群众成为福建省第一批整村搬迁的农户,搬到了赤溪主村的新居。此后20余年间,当地12个自然村的350户群众全部迁到了赤溪行政村所在地。提起自己家的新房,家里开的特产店、民宿、餐饮店,蓝大娘有说不完的话。

蓝大娘不停地跟我们聊天,手里洗衣服的活计也不耽误,年纪一大把了还这样勤快,做事麻利,可见她年轻时一定是个能干的家庭主妇。

蓝大娘说,她这一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有幸跟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提起这件事,她兴奋地两眼发光,满面笑容,跟我们细细提起那一天的经过。那还是2016年2月19日,村支书挨家挨户通知全村村民,总书记要跟大家视频连线了。那一天,村里就跟过节一样,全体村民不分男女老幼,全都高高兴兴地穿上自己觉得最体面最漂亮的衣衫,坐在村委会大厅里。那天村里来了不少人,有很多拿着相机的记者。当屏幕上出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慈祥亲切的笑脸时,蓝大娘说:“真像是在做梦啊!总书记居然真的跟我们面对面通话了。”在与赤溪村村民视频连线时,习总书记对赤溪村的脱贫工作进行了肯定。总书记说:“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而且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从那天开始,村两委工作更务实了,他们带领有文化、有闯劲的村民动脑子、想办法,争取资金,改善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村民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村容村貌变化更大了。

蓝大娘问我们去过云顶玻璃栈道游玩了没有?她极力推荐我们过去玩玩。

赤溪云顶玻璃栈道如今是赤溪村的网红打卡地之一。背靠太姥山的赤溪村,依托生态资源,把整个村庄变成旅游景区,年旅游人数已经达到了27万人次。

绿水青山,如今已经真正成为赤溪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了。赤溪村30余年的脱贫历程,正是中国政府反贫困、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的一个小小缩影。蓝大娘家从无到有,从贫穷到小康的家庭发展变化史,正是下山溪村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年,脱贫攻坚工作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晴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