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德文艺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风创作 山海见证

那里,藏着大海

2021-03-12 16:14

◎ 许陈颖

福建滨海小县霞浦的南部,有一个被海风吹拂的小村庄,叫“长沙”,与湖南省会“长沙”的名字一模一样。

小小的乡村,名字却爬过省际,过目难忘。

如今,这个巴掌大的地方,却拥有大海的格局与胸怀,它改变,接纳,然后,焕然一新。

现实之海

走进村中,惊到你的,必先是一棵榕树。它的根部游离、蔓延至山脚,续接着大地的烟火,却让自己成长于山顶,见证着这里曾经的变化。沿着它拾级而上,每个石阶上,居然都长出海藻类“叶子”的花纹,像极了远古的海洋化石。专家否认它的化石身份,并告知它是因水渗入地下石层并长期停驻形成。在长沙村,渗入地下的,应该是海水。

早年间,海水容易漫入乡村,特别是台风天,狂风巨浪排铺入村,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挂在村民的头上。筑堤修坝、安居乐业成为长沙村居民的生存向往。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们也曾努力,他们依靠自发组织,修堤筑坝,想拦住海水,但常常被大海打败,那把剑刺痛了他们的生存。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到长沙村前的福宁湾围垦工程调研,心怀百姓,感民所感,殷切希望省、市、县各级痛民所痛,解民所需,一任接着一任干,为霞浦未来、为垦区周边百姓、为长沙村民建好生命之堤,筑好希望之堤。十年磨一剑,2012年,投资5亿、全长5.4公里的长堤终于建成。入侵的海水终于被长长的堤坝赶出了村子,并收缴了一份战利品———弹涂鱼养殖。长沙村支部书记俞云灿在海水的涨落之间,惊喜地发现弹涂鱼能够在稻田中生存,他带领村民开垦滩涂2000多亩,成立专业合作社养殖弹涂鱼,长沙村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弹涂鱼科技推广示范村。

因为有心,因为用心,因为齐心,长沙村终于从大海的受害者变成了大海的受惠者。

诗歌之海

在长沙村里,沿着大榕树向前走,绿荫环绕,鲜花遍地。一座三层小楼醒目、崭新,那就是网红打卡地“霞浦诗歌馆”。长沙村把凶猛的海水赶出家园,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大海对家园的哺育之恩,那些书写家园的诗歌又被长沙村民请回村里。山顶的大榕树作证,那是长沙村民对故乡精神家园一片赤诚之心。

霞浦是福建古县之一,漫长的海岸线赋予这座小城钟灵毓秀的基因,融入地方文化形成集体无意识,形成家园海域的诗歌传统,唐代的林嵩、宋代的谢翱、元代陈天锡、明代林遂、清代钟学吉……从遥远的古代一直漫溯到今天的“闽东诗群”,霞浦诗人在他们笔下构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诗意世界,传达着古老海域迷人的日常神韵。

在霞浦诗歌馆,坐下,翻看,感受。历朝历代的大海,从指间滑过。

唐代的陈蓬说霞浦的海是“东去无边海,西来万顷田”。(《谶诗》),到了宋代,谢邦彦笔下这里则是“十里湾环一浦烟”。风光秀美的海域景观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这片大海还赋予霞浦子民们,世世代代,鱼米丰足。清代张光孝的《咏官井》里说“四月群鳞取次来,罾艚对对一齐开。千帆蔽日天飞雾,万桨翻江地动雷。征鼓喧阗鱼藏发,灯光闪烁夜潮回。买鱼酌酒年年例,吩咐家人备玉醅。”这样的丰收场景,在当代霞浦籍诗人汤养宗的《水上吉普赛》、叶玉琳的《海边书》、谢宜兴的“官井黄花鱼”系列、刘伟雄的“西洋岛”系列……都有着深情的呈现。大海以家园的姿态拥抱了诗人,使一代又一代霞浦诗人在自己构建的诗歌殿堂中倾听大海的呼唤。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朝代更迭间,一切仿佛都被时光改变。然而,大海是居于时光之上的,潮涨潮落的吐纳之间,它滋养着这方海域民众永不破败的日常肉身和精神家园。闽东海域的诗人从不需过多的虚构大海,因为海就在身边,触手可及,教会他们什么叫“悠久的历史”,什么叫“无限的生命力”,什么叫“丰富的可能”。

心灵之海

一场“乡约长沙”的文化艺术节,汇聚了绘画、音乐、诗歌、摄影……这个弹丸之地,把艺术种植到老老少少的心海,使他们从内而外,焕然一新。

在诗歌馆边,是油画馆。墙上挂着许多质朴、有趣且充满着浓厚生活气息的油画。你相信吗,它们竟是出自捕鱼或耕种的村民之手。因为“文化脱贫工程”项目的启动,长村的村民们得到了专业的油画公益培训,优秀艺术家的到来,打开了村民们看世界的另一双眼,让埋头生存的他们学会仰望星空。日常劳作之后的艺术学习既能怡养情性,又可以习得一门技能。村民吴延针夫妻,疾病导致失业,家庭贫困。培训之后,他们用心学画,两人每天骑车几公里,往返教学点与家庭之间。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们的画叫好又卖座,仅扶贫日当天,他们就收到了卖画款1400元。那个叫詹庆生的低保户,因为身体的残疾曾经嗜酒如命,学画之后,他不仅戒了酒,而且画出了颇具特色的田园风光。学习油画不仅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同时洗去了他们心头曾有的阴影与自卑,带来了生命的成长与自足的喜悦。

长沙村的孩子们是有幸的,生活的苦难尚未来得及遮蔽他们的双眼,优秀的艺术家已经把美传递到他们的身边,并种下希望的种子。在长沙村举办的“乡村音乐节”,这些孩子感受到了三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的作曲家章绍同所带领团队的风采,那些动人的音符和美妙的歌声打开了他们的视与听;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汤养宗带着他的诗集来到长沙村,与孩子们面对面朗诵诗歌,又是一次语言的解放与美的启迪;在著名摄影人郑德雄举办的摄影展,孩子们看到了作品中的自己,那么精彩又那么欢乐……文化艺术,或许不能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但是,如果从小就注意艺术的熏陶,把美植入童心,怡养出来必是健旺、生发、快乐的心灵。

长沙村是有眼光的,他们成立霞浦诗歌创作吟诵基地、霞浦摄影创作基地、福建音乐推广协会乡村音乐传习所、福建海峡油画院文化交流基地,同时,还把交流触角伸向省外,陆续与山东、浙江等艺术基地建立合作关系。他们把艺术的心灵引入村子,由一个心灵出发,去感动无数的心灵,去启发无数的心灵的创造。

坐在长沙村“大往”咖啡屋里,汤养宗的《大往》犹在耳侧,“你正置身大往/除了大势所趋的大/来来往往的往/你已脱离其他任何问题”。所有生命的潮汐来来往往,藏着希望,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晴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