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德文艺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风创作 山海见证

阳光照在湖畔

———古田县城利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陆开强精准扶贫纪实

2021-03-12 16:15

◎ 张良远

2018年12月8日,县扶贫办的小姚建议我采访城东街道利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陆开强。我和陆书记在电话上约好第二天上午9点在村委会见面。距城关8公里的路途,不算远,我骑着摩托车去。但见一路上拉石子和混凝土的卡车穿梭不停,扬起一路灰尘。

刚到村委会门前,一缕明亮的阳光穿透密密的云层照耀在头顶。不一会儿,云层逐渐扩散,金黄色的亮光逐渐扩展,而后把整个村庄照亮。于是,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排列整齐的古村古宅,顷刻间沐浴在阳光的温暖之中,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2016年,利洋村响应上级扶贫攻坚号召,依靠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开始对村里的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他们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精准扶贫,攻坚拔寨,为消除贫困,各项工作稳扎稳打,有序推进,成效十分显著。2018年底,实现全村脱贫摘帽。

现在贫困户是什么情况呢?我想入户去看看。

12月13日下午,我又一次去村里,是支委兼秘书林晓清带我去的。

村里贫困户7户19人,其中有两户长期不在家。

我们走访的第一户是林寿利家。他不在家,到山上给水果施基肥去了,他50多岁的妻子谢群枝在家,我发现他们的居住条件还不错,住的是连排的农村土木结构房子,收拾得也干净,说明是一户勤劳俭朴人家。

她说:前年儿媳妇刚生完孩子,得了鼻癌住院花20多万,家庭经济一下陷入窘境,好在村、街道以及上级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除了经济上的支持,还安排了家庭医生,小病小痛医生随时来看。去年4月还给我们小额贷款5万,放在晟农合作社半年分红2800元,村里安排我们务工也赚了2000多元,今年水果收入也不错,卖了四五万。

第二户林寿榕,他就一个人,也不在家,也是因病致贫。

我们又来到林寿榕家,听说他卖草药去了,他68岁的妻子林春金在门口赶鸭子,看到我们的到来,打开房门,立即有一幅习近平总书记的年画扑入眼帘,给我印象深刻,她说这幅年画是她小儿子专门去城关买回来的,一家人很感激他。

她有两个儿子,一个1981年出生,一个1983年出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智障,小儿子还能干些活,大儿子什么活也干不了,老两口农闲时大部分时间去采草药卖钱,采两三天,去城关卖一天,收入100多块钱,除去来回车费所剩无几。家里养了12只番鸭、5只鸡,芙蓉李和柿子有100多棵,现在政府的扶贫政策好,别人享受的她也有。村里安排小儿子为村里做保洁工作,每月有1500元的固定收入。

看到的和听到的这些人家,之所以被列为贫困户,情况大致是: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缺技术缺劳力。到了2018年底,这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都超过4000元,已经全部脱贫,一个也没有掉队。这和村、街道两级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个成绩的取得,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陆开强,功不可没。

责任在肩上

12月8日上午9点,当我第一次来到村委会二楼,一个壮实的青年人自我介绍:我就是陆开强。

坐在我身边的村党支部书记林寿敬介绍:他来自省委政法委,从2017年12月被选派到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把党的温暖带给贫困户,也带给全村人。

陆书记接着介绍村里的情况:利洋村坐落在美丽的翠屏湖畔西南角,系老区基点村、移民库区村,建村65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较为深厚,是国家级传统村落,有明清时期古民居27栋,总面积达24000平方米,其中以“花厝”“松庐”保存最为完好。全村1343人口就集中在一个自然村里,16个村民小组。全村面积7.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73亩,山地8793亩。

我看到陆书记办公桌对面悬挂着一幅利洋村行政版图,这个版图活像一只母鸡在孵化一群小鸡,幅员狭小,可利用的资源实在不多。

利洋村是翠屏湖沿湖村庄,由于1958年支持库区建设,土地无偿被国家征用,大部分山地划归林场所有,造成村民土地稀少,改革开放多年,2016年之前,这里的村民收入仍然较低。

这个村的一大半收入主要靠几千亩山地种植水果芙蓉李和柿子,水田耕地种出来的水稻也只能自给自足,少部分种植食用菌银耳、海鲜菇,真正成规模的不多。因此,许多壮劳力只好出外打工。

自从陆开强书记第一天踏进利洋村,就开始进行逐户详细的调查摸底,走访老党员、老村干、致富能手、种养殖大户和部分乡贤,看望和慰问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掌握第一手社情民意材料,同时,还先后召开多场村两委和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寻找致富出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编制《利洋村三年发展规划》,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几易其稿后,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街道办事处批准,发布实施。

利洋的父老乡亲,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努力耕作,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养儿育女,直至在自己的家园终老,他们没有一天不在殷殷期盼着过上好日子。他们勤劳,却没有更多收入;他们吃苦,却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怎么也不能让人接受的现实。作为村第一书记,能不能带领他们走上富裕,多少个不眠之夜陆开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终于明白了只有拿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贴近现实,埋头苦干,从脚下趟出一条路来,除此之外,没有捷径可走。

陆开强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了,村庄虽小,但有1000多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的态度和作为。他想他只有刻苦工作,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他几乎没有固定的休息日,大部分时间吃住在村里,不是在访贫问苦,苦苦寻找致富门路,就是直接盯紧在每个建设工地现场上。

而他自己家里有一个中风后半身不遂的70岁高龄的老父亲,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24小时照料,他被下派挂职后,这副担子全部落在老母亲身上,他内心总感到对家人的愧疚。可他是党员,在这个岗位,责任重如山,村里的事务一件接着一件,他没法分心。

根据三年规划,目标有了。于是,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计划投资180万元建成一条长1.88公里,宽4.5米,按照农村四级公路标准施工的环村公路,连通9条生产机耕路,同时,预留1.5米,准备做木栈道,一条美丽的环村长廊即将呼之欲出。投资38万元建成一座700多平方米的集篮球场、羽毛球场为一体的多功能运动场,目前已经建成。投资180万建成一座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三年内,投资300万元开展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投资300万元,进行立面改造、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和厕所革命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投资20万元将占地700多平方米的老村委会改造成村史馆。投资20万元建成一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投资30万元建成一个视频监控系统,链接综治视联网。还要改造提升一个新型农村服务中心。此外,县里还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长1100米、宽7.5米的翠屏湖旅游公路利洋连接线。他带领全体村民致力打造环翠屏湖休闲农业旅游村庄,争取最终实现优美幸福、宜居宜业新利洋的目标。

目前,所有项目都已破土动工,有的已经交付使用。

当我第三次去时,是12月13日,也是星期天,小寒刚过几天,阴雨天气。以陆开强为代表的村干部们没有休息,都在忙碌。

我听说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明天封顶,工程施工人员正商量着准备第二天庆祝一下,去城里买点鞭炮、糍粑讨个吉利。

翠屏湖旅游公路利洋连接线双幅水泥路已经完成单幅硬化,工人们在铺路面吸水布,好多村民在围观。

村巷里有几个人正在清理废弃水池,排洪沟上有人在捆扎钢筋。

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环村路新挖的黄色路基。

多功能运动场已经建好,道路和卫生设施正在完善,陆书记细心地交代建厕所的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要求建成无障碍卫生间。

陆开强说:阴雨天气持续很久了,挖掘机无法作业,不然,环村路的路基和涵洞早好了,村里计划路基和涵洞在春节前完工,春节后完成路面硬化。

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当这些项目全部建成,一个集文化体育、旅游观光多功能宜居的美丽乡村就展现在乡亲们面前。

道路在脚下

真正要干事业,困难是明摆着的。村务工作千头万绪,从何入手,步骤如何安排,办法如何实施,都需要智慧和策略。陆开强想,再难走的路,都得靠一步一步走出来。

这个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5年4月1日福建省第一个共青团组织福州支部成立,从利洋古宅“松庐”走出的有志青年林大鸣,是早期组织者之一。还有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古田解放那天第一个打开旧城城门迎接解放军进城的林寿铿。

他们的献身共产主义精神和先知先觉的智慧,给了他不少的启发和激励,也是他吸取攻坚克难的力量的源泉。

其实,道路就在脚下。

陆开强深知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他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目标,重点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的管理,利用村级换届选举的机会,配全、配齐两委班子,形成了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目前支委4人、村委3人,基本都围绕村庄建设忙碌个不停。村两委班子面貌焕然一新,奋发有为,也感染和团结全村党员加入到村庄发展建设中来。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要做好扶贫这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让集体经济壮大起来,然后才能辐射到贫困群众,如果村集体都没有远离穷困,拿什么来扶贫?

2017年之前,村里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就靠一口65亩的池塘承包费3万元和一座冷冻库租金1.6万来维持村里运转开支。2018年,翠屏湖旅游公路开工建设,要征用部分鱼塘,工程指挥部虽然答应给予一笔青苗补偿款,但这无异于釜底抽薪,本来捉襟见肘的村财政,变得更加拮据。

为了摆脱困境,2018年初,陆开强带领村两委筹集各类扶贫专项资金65万元,建成1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6月底并网发电,就这一项,预计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10多万元。同时,他计划在翠屏湖旅游公路修通后,争取渔业部门的资金支持,对鱼塘进行标准化改造,提高租金,增加村财收入。

下一步,他说他将带领大家向产业的方向发展,争取找到有力的突破口,真正让贫困群众自己产生内生动力。

那一会,陆开强不在,年轻党员防弟主动带我熟悉情况。一个满脸微笑的青年人,他很健谈,一直在夸第一书记。他悄悄告诉我他的文化程度就初中,前几天写了一个东西要给我看,于是我们加了微信,他把影印件发给我,写了有三页,是排比句,有几句写到:第一书记———一个温暖的名字,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百姓心中共同的名字,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们敬重你。

他一再声明写得不好,但这是他真实的心声。

陆开强是个肯干事,能办事的人。近一年来,他四处奔波,一心扑在扶贫工作当中,费尽心机累计争取到各类资金470万元。

按照规划的内容,资金还有很大的缺口。陆开强说,他将继续竭尽全力去争取,一定要把村庄建设得更好。

人民在心中

陆开强心中时时刻刻装着人民群众,群众的心中也没有忘记他。

在写本文前,陆开强一再交代,不要写他个人,写他们集体,工作成绩是靠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他说,他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大,他只是履行自己的职责,责任心驱使,做了本应该做的事。他说,他能投入到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来,感到很光荣。

他在建立健全村里各种制度外,还建立了一个微信村务公开平台,群员是每一位本村村民。把每一季度的村里收支情况予以公布,让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监督,谁都可以发表意见和建议。

在环村路建设过程,1.88公里影响涉及60户村民的承包土地,在他苦口婆心的耐心说服下,在他一心为公的精神感召下,59户群众主动放弃补偿,大力支持他的工作,只有1户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后来把设计做了微调,没有耽误工程进展。

有一户主叫郑巧霖的60多岁老人,她的土地被占用了半亩,村主任林寿锦主动把自己承包的土地划半亩给她。

在改造15吨污水处理池时,占用83岁老党员林世斌的土地,村里正在研究补偿方案,老人家自己跑到村部,要求能不能把池子埋深一些,如果这样,不影响他的耕种,他就不要村里补偿了,村里同意了,也照做了。在建设50吨污水处理池时也遇到同类情况,村民林世情也没有要村里的补偿。

这些普通人做出的不普通的事,让陆开强看到了风清气正的党风,给全村带来的精神面貌的变化,也使他更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他用真心换得真心,团结凝聚了全村干部群众的一致支持。

他看到村里部分老年人喜欢吹拉弹唱,他就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健康文化活动,引导他们组织起来,丰富村里的文化娱乐生活。目前,村里已经自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腰鼓队、舞龙队、闽剧小组、二胡笛子吹拉弹唱组、广场舞等不同形式的文化娱乐队伍,去年中秋节、春节还举办了多场文艺晚会。

他提倡廉洁执政、秉公办事,以身作则,带领全村党员经常性开展义务劳动,清洁家里,整治村庄环境卫生。

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不会忘记。

陆开强在谈到扶贫工作体会时说:农村能够动用去帮扶困难群众的资源十分有限,现在实行村民自治,即使村集体经济增收了,要动用村财去帮扶困难群众,也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而且这样的帮扶,那也只是暂时的。为了防止出现返贫、新贫,持之以恒的办法,一是靠困难群众将致富愿望转化为致富动力,二是要靠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来托底。

这几天,村里在迎接市精准扶贫考评组的到来,大部分村民正赶在大好的阳光下,在来年开春前,上山为芙蓉李和柿子深翻、施基肥。他们正在勤劳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辛勤耕作,怀着善良淳朴,怀着满心希望。

温暖的阳光普照在湖畔大地,大地回报以辽阔无边的绒绒绿色。

责任编辑:晴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