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 历次新闻发布会

2021年9月24日宁德市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

2021-09-24 19:48 来源:宁德网

全景

2021年9月24日,宁德市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宁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乃意,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教育工会主席颜昭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叶振华,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申年,蕉城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坚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郑峰主持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郑峰

主持人 郑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大家下午好!

当前,宁德市党史学习教育已经进入了新阶段。一段时间以来,宁德市各级各部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科学统筹、稳妥推进、狠抓落实,切实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宁德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对前一阶段宁德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进行通报。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宁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乃意,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教育工会主席颜昭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叶振华,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申年,蕉城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坚。参加发布会的有中央、省直驻宁新闻单位记者,市直各新闻单位记者。

首先,请宁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乃意介绍宁德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

吴乃意

吴乃意(宁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宁德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向与会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宁德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

找准群众“急难愁盼”,聚焦民生痛点难点,通过调查研究、分类施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全市累计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5962项,已完成3892项,完成率达65.28%。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宁德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

一、我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

(一)高站位,远谋划,周密部署促实事实办

宁德市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落脚点,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宁德实际情况,制定《宁德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建立项目动态调整、领导干部领办项目、巡回督促指导等机制,推动为民服务长效化、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一体化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的强大合力。

(二)问需求,寻症结,“问题清单”变“履职清单”

深入群众,问需于民,把准群众关切,才能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宁德市坚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第一步,通过会议部署、实地走访、民意调查、现场办公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梳理查摆问题,把“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开设线上线下意见征集渠道105个,其中依托“12345”平台受理群众诉求12.31万件,办结12.11万件,满意率达98%以上。

(三)办实事,聚民心,惠民工程为幸福“加码”

为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宁德市聚焦民生民利,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完善便民便企服务等方面,确定第一批70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一批惠民工程落地见效。

一是聚焦乡村振兴:为巩固拓展民族乡村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出台了《关于支持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的五条措施》《关于支持老区基点行政村乡村振兴七条措施》;先后下派420名乡村振兴指导员、303名科技特派员和137名金融助理员开展驻乡联村服务,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基本辐射1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和306个产业薄弱村,累计筹措各类帮扶资金4.56多亿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2600多个,解决群众困难问题3100多个;通过开展“农业专家团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组建9个农业专家团,开展“三服务”,累计服务农民180余人次,为102个村庄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拓宽引资渠道,目前已引进项目25个,吸引63名在外人士带头回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

二是优化政务服务:创新推出全国首个“事难办”反映窗口,协调解决企业群众在政务服务方面遇到的“复杂事、困难事、难办事,办不成的事”;持续深化“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目前已超额完成13项,共完成103个“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事项;实现87个事项“跨省通办”,36个部门“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达到75%以上;全市已建设完成5G基站395个,完成全省既定任务;创新“互联网+民生警务”模式,实现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推行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121”机制,现已设立专项窗口9个,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5330余件。

三是补足民生短板: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95%以上,治欠保支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开展“无欠薪项目部”亮牌行动,已有187家项目部完成亮牌工作;推广“金钟罩”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程序及“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展反诈宣传1054次,关注、安装小程序人数超88万人,成功预警劝阻17752人次,帮助群众止损超2110万元;排查低收入对象26083人,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993人,特困人员供养44人,孤儿保障4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36人;探索推进“互助孝老食堂”养老新模式,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困难老人“吃饭难”问题,新建“互助孝老食堂”185个,在建172个,服务对象5000多人;调整增补384个药品纳入宁德片区药品目录供医疗机构采购使用。

四是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全市新建和改造市政主次污水管网71.49公里;加强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出动作业人员31868人次,作业船只5427航次,打捞海漂垃圾约20.37万立方米(1.12万吨);检查各类噪声污染源2062家(处),处理投诉555件,有力解决夜间噪声扰民问题;实施“三沿一环”、“两带一窗口”景观带及农村“四旁”绿化建设9532亩;制定出台《宁德市“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方案》,共创建863户“美丽庭院”。

五是提升生活品质: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建立弹性离校制度,推出“三托”服务,目前各县(市、区)城区和宁德市中心城区125所中小学校均已开展课后服务,共计28.6万名学生受益;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计划投资940万元,受益人口7.8万,现已完成投资862万元,占总投资91.7%;大力推进街头运动场、口袋公园、路段无障碍设施提升、城市充电站、路段花化彩化立体绿化、路口优化改造、公厕、城市综合体、立体停车楼、老旧小区改善等“十个十”民生项目建设;新建公共充电桩391个,占年度500个目标任务78.2% ,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1363个;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0.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7.1%,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

二、下一步实践活动工作重点

近日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就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出明确要求。我市将认真贯彻相关精神,不断提高执行质效,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用实际效果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一是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与落实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整体推进。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步,深入工作一线、工作服务对象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精准对接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民心所向。

二是继续围绕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解决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助残等方面的突出民生问题,出实招办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抓住用好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推出一批惠民利民的政策措施,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实践活动效果。

三是定期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回头看”,及时总结经验,梳理研究问题,加强动态管理,着力构建“倾听民意确定项目、完善举措推进实施、办结完成绩效评估”的工作闭环,形成高效为民办实事工作态势,全力确保重点民生项目按序时进度保质保量完成。

过去的时间里一件件实事办在了群众心坎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加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责任在肩上,人民在心上,我市将继续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为人民服务的脚步永不停歇。

感谢吴乃意主任的发布,下面请市教育工会主席颜昭明介绍我市教育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

颜昭明

颜昭明(宁德市市教育工会主席)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今年以来,宁德市教育局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师生为中心,聚焦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堵点问题,全市教育系统共设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民生项目135项,其他惠民利民实事199项;市教育局把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实施教育补短板、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等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进一步增进教育服务能力,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现在,我重点介绍我市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情况。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市教育局党组强化课后服务工作领导,科学谋划。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意愿进行摸底,召开全市课后服务工作座谈会;组织专班人员牵头拟写并以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关于落实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职能部门职责,并将服务项目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将课后服务扩面提质纳入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开展了全市课后服务工作调研督导。指导各县(市、区)出台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意见》。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始后,局党组又将“课后服务工作”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确保课后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二、多措并举,广泛宣传。2021年4月15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人做客宁德市政府网“在线访谈”,介绍我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政策,与网友互动交流、现场解答、征集意见和建议。市教育局还利用网络媒体发布宣传信息100多条,对课后服务政策进行解读。全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发放调查问卷39万份,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访、家长会等方式,让学生家长充分了解我市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

三、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各地中小学校根据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整合学校人员、场地、设施、管理等方面资源,发挥教师特长,打破班级教学模式,在开展家校协商的基础上,制订课后服务的“一校一案”。目前,全市中小学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设置了素质培养类、运动技能类、主题阅读类、社会实践类、课业辅导类等服务项目,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共有28.6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占比74.5%。

四、全面推进,加快建设。“中央厨房”统一配餐服务是“午托”“晚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满足学生用餐需求,开发出营养均衡的定制学生餐,保障学生食品安全,确保学生健康饮食,是广大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市教育局要求各地依法依规开展学生集体配餐工作,加强科学规范管理。目前,霞浦、寿宁已实施“中央厨房”集体配餐;福安市启动过渡性供餐,中心城区学生过渡性用餐已挂网招标。

五、示范带动,彰显师德。教师是推行课后服务的主力军。课后服务开展以来,涌现出一批率先垂范的教师。他们克服了教育教学和照顾家庭的压力,将年幼孩子和家庭交由年迈的父母照顾,天亮出门、天黑回家,毅然承担起课后服务工作,彰显了乐于奉献、敬业爱生的师德精神,赢来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一项惠民工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子女和课后看护困难等问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和托管机构。截止目前,各县(市、区)城区和宁德市中心城区125所中小学开展“四点半托”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午托”54所,占比43.2%; 提供“晚托”服务的中学36所,占比83.7%。

下一段,我们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创新课后服务模式,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把课后服务这一件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不断提升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政府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受益、学校支持、社会拥护。

感谢颜昭明主席的介绍。下面,请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叶振华介绍市公安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

叶振华

叶振华(宁德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

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开展以来,宁德市公安局党委严格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省委“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立足公安主责主业,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强化问题导向,聚焦民生实事,确保实践活动精准对接。一是严厉打击网络电信诈骗。推广“金钟罩”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程序及“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展反诈宣传1054次,关注、安装小程序、APP人数超88万人,成功预警劝阻17752人次,帮助群众止损超2110万元。二是加强社会安防管理。选定蕉城区九都镇九仙花苑安置小区作为智慧安防小区试点,通过开发建设一套智能精细化治理系统,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打造了农村社会治理的“样板”。三是跟进服务企业发展。走访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市重点企业,积极助力企业海外园区疫情期间的复工复产,为企业外派员工开通“绿色通道”办理护照586人次。四是优化窗口业务服务。创新“互联网+民生警务”模式,推广运用福建公安网上服务中心、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闽政通APP,开通警务微信预约、查询、办证服务,推动从网上咨询申报到网上预审办理。宁德交警部门依托“交管12123” APP平台全面受理户籍与车辆业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

二、强化举措创新,突出工作实效,确保实践活动亮点纷呈。一是推行“四无”社区创建。指导周宁县局立足“县小、涉毒案件少”的县域实情,以七步镇宅头村、礼门乡为试点,在全省创新性推出“无制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吸毒”的“无毒示范社区(村)”创建。《人民日报》以《全民齐参与 织密防毒网》为题报道,被“中国禁毒”微信公众号转发,阅读量达3.5万人次。二是推行“闽浙通办”户籍业务办理。福鼎市局创新推行“闽浙通办”户籍业务,提出业务标准“一区通”、数据共享“直达通”、业务宽泛“全盘通”、平台优化“全汇通”、优质服务“绿色通”疑难户口“专办通”等“六通”服务标准,实现福鼎、苍南两地户籍业务办理由“跨省跑三次”变为“本地跑一次”,目前已为两地群众办理户籍业务268件。三是推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险”改革模式。结合“四下基层”工作制度,霞浦县局创新推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险”改革模式,帮助全县56万群众购买霞浦县社会治安综合保险,涉及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未能及时挽回、信访保险、海上保险等5类保险9个项目,该做法入选第六届社会治理创新博鳌论坛第二批案例,获评“2020平安创建优秀奖”。

三、强化机制建设,立足抓常抓长,确保实践活动常态落实。一是建立“小案快侦”机制。树牢“小案、大民生”理念,在侦办过程中,坚持第一时间调查走访、第一时间研判分析、第一时间联动抓捕。截至目前,我市“小案”快侦率达到94.34%,与2020年快侦率相比上升28个百分点,发案量同比去年下降27.84%。二是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121”机制。平均快处时间12分钟,最快一起5分钟,已设立专项窗口9个,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5330余件,既为群众节省时间,又增加道路通行率。三是建立社区警务与“互联网+”防控机制。设立微信警务室,推出社区“五微工作模式”(“微服务、微宣传、微防范、微管理、微调解”),打造“指尖上的派出所”。目前,已建立各类微信群740个,覆盖率达87%,利用微信群反馈信息成功抓获在逃人员2人,查处赌博案件5起。四是建立“平安580”枫桥警务机制。推行“五员”强基、“八联”共创、“零距离”工作,帮助调解宅基地问题、农民工讨薪等化解矛盾纠纷1220余件,救(帮)助群众1440余人。

下一步,宁德市公安局将严格按照市委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牵动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质量、践行初心使命,着力办好民生实事,持续群众解决反映最强烈、期盼最热烈、关心最集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公安改革再深化、队伍形象再提升、平安环境再巩固。

感谢叶振华主任的介绍。下面,请市住建局副局长高申年介绍市住建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

高申年

高申年(宁德市住建局副局长)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事关城市发展,处处连着百姓民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市住建局党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工作,强化领导责任、科学统筹调度、加强督查指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凝心聚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重点聚焦三个方面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

一、聚焦城乡品质提升办实事。一是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全市10个老旧小区改造。截止目前,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动工建设,1个小区正处于施工招标中,已完成投资3415.01万元。蕉城区继光花苑、福安市阳春社区安居小区、屏南县麓山园南区老旧小区等的改造相继完工后,获得了居民群众的点赞肯定;二是推进城市公共停车泊位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全力推进,截止目前已完工1363个,预计全市可全面完成今年2000个停车泊位建设任务;三是推进市政污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市2021年度9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改造任务数,已完成新建改造市政主次污水管网71.49公里,完成投资约1亿元;四是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2021年我局以重点改善提升项目为抓手,推动福安市阳头历史文化街区和蕉城区虎贝镇黄家村等8个村庄实施重点改善提升项目,打造历史保护示范,截止目前正在实施古建筑修缮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完成投资9328万元,重点改善提升项目取得初步成效。

二、聚焦织密住房保障体系办实事。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2021年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已开工金涵三期限价房项目,1-8月份完成投资9475万元,全市5933套棚改安置房和保障房续建项目序时推进完成投资7430万元,完成投资率84.53%;截止8月底,全市按季度发放租赁住房补贴307户、195839元,发放完成率78.92%,较好的完成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节点任务。

三、聚焦居住品质提升办实事。重点推进10个街头运动场、10个公厕、10个路段无障碍设施提升,10个路段花化彩化, 10个口袋公园建设。目前全市10处街头运动场已全面铺开建设,已建成2座公厕,其余正在招标,预计10月底可完成建设。10个路段进行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已完成。口袋公园已经完成3个。启动东湖明月公园、东湖南岸公园二期、南港北侧木栈道修建工程及街头绿地、重点路段花化彩化立体绿化。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加快“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调度、督查和回访,确保项目落地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群众有切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感谢高申年副局长的介绍。接下来请蕉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坚介绍蕉城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

陈坚

陈坚(蕉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蕉城区作为宁德市中心城区,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集中梳理了186件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项目,区四套班子领导领办重难点项目78项,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目前已完成131件。下面,我重点介绍我区农村互助孝老食堂项目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的进展情况。

一、蕉城区农村互助孝老食堂项目进展情况

为解决农村困难老人“吃饭难”问题,蕉城区在短短1个月内建成投用42个互助孝老食堂,用餐位达1000个,现已经为600多名老人提供用餐服务。并全力推进第二批20个建设任务,努力让农村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安度一个“舌尖上的幸福晚年”。强化资源整合。利用原农村幸福院、五保幸福园、居家服务站、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办“互助孝老食堂”,统一配备餐厨基本用品,并在消防安全、监控设施和适老化改造等方面做足功夫,切实保障老人的安全。规范运营管理。食堂建设和管理以村(居)委会为主,村(居)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履行监管职责。在村委会账户专门设立会计科目核算,做到一月一公示,公开费用收支、物品捐赠、收费标准,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加大政策扶持。蕉城区政府制定互助孝老食堂的财务制度、文明单位挂钩制度、公益性岗位开发方案、慈善一日捐助力等一系列举措助力食堂运营。其中,区财政给予每个通过验收的食堂建设补助资金8万元,每年给予每个互助孝老食堂运营经费补助6万元,目前区财政已投入336万元资金用于补助互助孝老食堂建设。

二、蕉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的进展情况

蕉城区现有鹏程、城隍庙两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今年以来,我区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急后缓、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原则,全力以赴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开发工作。广开言路,制定规划。聘请顾问,组建志愿者队伍,通过人民网等媒体发布“英雄帖”,万元征集“金点子”,征集点子84条。制定了蕉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阶段性任务清单与保护和开发初步方案,区政府落实前期专项经费2000万元,编制完成可研报告。强化治理,保障安全。启动微型消防站建设、智慧消防项目智能安全用电、历史建筑线路改造、公共消防栓建设项目,开展消防安全联合执法检查、街区环境整治等工作。目前,完成了鹏程街区40户房屋智慧消防项目和37栋房屋智能安全用电项目,城隍庙街区智慧消防扩容项目预计10月上旬完工。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着手历史建筑和文物的普查挂牌工作,已完成21栋已公布历史建筑挂牌工作和6处文保挂牌工作。启动抢救性保护项目,其中群众比较关心的县级文保明代绣花楼修缮工程也已启动,计划9月份底完工。

今后,蕉城区将持续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切实兑现对群众的庄重承诺,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大幸福感。

感谢陈坚部长的介绍。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会后,记者朋友还可以继续采访有关负责同志。

各位记者朋友,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必然要求。在这里,我们希望媒体朋友们跟进关注采访,大力宣传报道好我市实践活动全过程、各环节,特别是基层经验做法和实际成效,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凝心聚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良好氛围。也请各地各部门根据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通知精神,以更加有力的举措问民所需、解民所忧、纾民所困,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持续推动我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孙伏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